转发微博
刷到老港剧解说,女主有自己的主见,说自己不认同男主.男主说“你认不认同都好,你现在吃我的住我的,就要接受我这一套”.女主说自己跟他结婚是因为感情,不是要成为他的附属品和傀儡,不要被他控制. 后面女主感叹,说他想要个可以被控制的老婆,但她做不到. 弹幕就在哗哗刷“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咱好像通行着一种很诡异的价值观. 一是把情感里的控制欲和经济能力绑定,好像有钱和控制是绑定销售.想保留自我就必须找个穷的.但你的伴侣有没有钱都很可能有很强的控制欲,不是说你找个穷人,穷人就没有控制欲的.你们都没当过小孩儿么?穷爹妈控制欲也很强啊
二是他们极度认同人的思想尊严人格是可以买卖的,家长也经常对未成年小孩说“你吃我的住我的就要听话,等你十八岁搬出去就不听咯”.但孩子吃住你的是你自愿繁衍下一代导致了你必须要尽抚养义务呀. 这个钱不是拿来买断控制权的. 就,有一种把奴隶制当真理的价值观. 而且很爱把这一套应用在任何关系里.
你选择了一个经济条件不如自己的伴侣,那是你自愿选择走进这样的关系,对方的思想人格尊严不是当赠品附赠过来的. 所以我见到很多女人在认同了这套奴隶制的基础上,发展出“我生孩子全是自己出钱,他们敢插手我就让婆家拿钱出来,他们一声不吭,我才活得很受尊重”,这就是认同女人不被伴侣和对方家庭尊重是因为穷,活该嘛. 就很诡异,一个要花钱买尊重的家庭,你为什么要跟他们建立关系呢?
二是他们极度认同人的思想尊严人格是可以买卖的,家长也经常对未成年小孩说“你吃我的住我的就要听话,等你十八岁搬出去就不听咯”.但孩子吃住你的是你自愿繁衍下一代导致了你必须要尽抚养义务呀. 这个钱不是拿来买断控制权的. 就,有一种把奴隶制当真理的价值观. 而且很爱把这一套应用在任何关系里.
你选择了一个经济条件不如自己的伴侣,那是你自愿选择走进这样的关系,对方的思想人格尊严不是当赠品附赠过来的. 所以我见到很多女人在认同了这套奴隶制的基础上,发展出“我生孩子全是自己出钱,他们敢插手我就让婆家拿钱出来,他们一声不吭,我才活得很受尊重”,这就是认同女人不被伴侣和对方家庭尊重是因为穷,活该嘛. 就很诡异,一个要花钱买尊重的家庭,你为什么要跟他们建立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