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中国抗疟经验在非洲的实践与创新
主讲人:王多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 研究员/全球卫生中心副主任
主题二:中非血吸虫病防治合作路径与展望
主讲人:杨坤,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研究员/副所长
主持人:高良敏,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讲座时间:2024年4月19日14:00-17:00(北京时间)
讲座形式:线下:清华大学科技园C座902教室线上:腾讯会议
参与方式:扫描上方海报中的二维码报名参与,报名截至北京时间4月17日24:00
讲座概要(一):
中国抗疟经验在非洲的实践与创新
王多全
疟疾是全球流行历史最久远、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经过70多年不懈努力,我国成功实现了从3000万疟疾病例到零病例的全球瞩目成就,于2021年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认证。我国从疟疾控制和消除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技术(如 “1-3-7”工作模式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写入技术指南)和产品(如青蒿素)值得与非洲同行分享。本讲座将重点分享全球及中国的疟疾形势,以中坦疟疾防控合作项目为例,讲述中国抗疟实践如何在非洲落地、并创新性地探索了适宜本地"1,7-mRCTR"策略,有效降低了项目地区疟疾负担。此外,将分享中非疟疾防控合作经验及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王多全,博士,研究员,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卫生中心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全球健康学院兼职教授,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云南省卫生科技奖等。2015年以来组织实施了中英坦疟疾控制试点项目、中坦疟疾防控合作示范项目、中非疟疾防控合作 I 期项目等系列中非疟疾合作项目。
讲座概要(二):
中非血吸虫病防治合作路径与展望
杨坤
在全球范围内,血吸虫病依然是一项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本讲座将探讨当前全球血吸虫病的现状,特别中国和非洲大陆的情况,重点介绍中国在血吸虫病防治方面的经验与成就,并分析非洲地区对血吸虫病防治的迫切需求。此外,详细介绍中国参与的援助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项目及实施效果。最后,探讨中非两国在全球血吸虫病治理中的合作路径与展望,以期为未来的合作提供思路与启示。
杨坤,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第一批卫生拔尖人才、“333”高层次人才、“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兼任中预防医学会医学寄生虫分会与全球卫生分会委员,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地方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血吸虫病专委会主任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寄生虫病控制、空间流行病学、全球卫生、人工智能应用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等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主编中英文学术专著6部;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等10余项省部级科技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