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球知识局
人文+地理+设计,全球视野新三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家庭育儿  ·  这么多特价款统统69元清掉!专柜品质嘎嘎好, ... ·  2 天前  
丁香妈妈  ·  宝宝睡觉总哼唧、扭动,大人要干预吗? ·  6 天前  
丁香妈妈  ·  宝宝晚上睡觉总出汗,需要担心吗?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球知识局

中国的地缘优势,被太多人忽略了

地球知识局  · 公众号  ·  · 2024-12-29 20:05

正文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人类文明的新时代


作者:温骏轩 / 编辑:Alicia / 制图:澄澈


尽管已经解体,但苏联这个曾经的超级大国向所有人表明,想要在旧大陆获得优势,控制 欧亚大陆 的心脏地带 有多么重要——因为这可以让所有与之接壤的国家变成自己的附庸。


即使分崩离析为15个国家

继承苏联衣钵的俄罗斯领土面积依然世界第一

仍是地跨欧亚大陆的重要地缘政治玩家

横屏


从这个角度看,你会发现中国独特的地缘优势在于其不仅是一个 拥有 漫长海岸线 的大陆边缘国家, 而且是一个 一半国土 深入欧亚大陆腹地的国家。


而在地球的另一边,身处新大陆的美国也会意识到, 控制海洋并不等于控制了世界。


220千字,165mm×235mm,16开


《地图里的人类史》

原价108元,官方微商城下单仅 54元


长按下方小程序码即可购买▼



中华文明的特异性


无论世界是否已经进入了新冷战, 中美对抗 时代确实已开始。让美国倍感紧张的是,这是一场来自不同文明的挑战。一旦落败,将从底层逻辑证明美国引以为傲的体制和文明,并非真的是历史终结者。


近些年的美国社会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撕裂状态

政治与经济层面的极化与不平等加剧成为其目前面临的一大挑战

也让它一直标榜的“制度优势”受到质疑

(图:shutterstock)▼


2019年,一位名叫凯润·斯金纳美国女士,毫不掩饰地发表了一番关于中美关系的讲话。这位非裔高官认定, 这是美国第一次面对“非白人与白人的竞争”,中美关系是“一场完全不同的文明和不同的意识形态的斗争”。


众所周知, 在旧大陆的诸多文明中,中国具有相对的 孤立性和特异性。 地中海周边的欧洲、北非、西亚地区,通过这片陆间海互通有无、争夺霸权;印度那不设防的开伯尔山口,向所有来自西北的入侵者敞开胸怀;只有地处欧亚最东端的中国人,关起门来发展自己的文明。


海洋是一种自然的“结界”

但它具有的开放性,又让其周边的文明能够更方便地形成某种联结又或各凭优势激烈竞争

(图:《地图里的人类史》,滑动查看)▼


更为重要的是, 无论从运行规则还是宗教信仰的角度,现在的人类世界都有如古代地中海世界的放大版,并且由西方文明设计的规则所主导。 从这个角度说,与古代地中海世界及现代西方差异最大的中国,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特异世界了。


事实上,在西方视角下,被归入东方文明的政权都显得非常异端,中国只不过是最迥然不同的那个。


西方文明始于地中海区域的希腊、罗马文明

其后经过漫长的历程传导到不同角落,并在某种程度上主导着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

而东方的文明就似乎成了与之“二元对立”的另一种形态

(图:《地图里的人类史》,滑动查看)▼


在西方文明看来,东方文明的共同点在于重 秩序 而轻视个人自由,同时这种强大的秩序感又都是通过 威权统治 造就的。 无论是印度历史上高种姓对低种姓的统治,还是被他们视为“黄祸”的亚洲游牧者,几乎都逃不出这一规律。


南亚次大陆上诞生的种姓制度

既以肤色和种族为划分标准,也是一种社会分工制度

这种社会运行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未能被打破

(图:《地图里的人类史》,滑动查看)▼


然而,中国人秩序感的建立,却与其它文明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古代中国人看来,自己所身处的这片大陆是一个四周被海洋包裹的“海中地”。虽然事实证明中国并不是真的被海洋包围,但周围却是包含蒙古高原、青藏高原、西伯利亚、中亚荒漠、东欧平原等板块在内的 “欧亚大陆腹地(心脏地带)”


这一块心脏地带,一直因为较低的农业潜力而成为阻碍中国与其它文明的“地缘结界”,只有能适应恶劣生存环境的游牧者,可以自如穿行其间。


欧亚大陆腹地仿佛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对于早期文明而言,要穿越这一地带绝非易事

(温骏轩制图)


荒凉的欧亚大陆腹地像一堵厚重围墙一样,保证了中国文明可以遵循自己的路径发展。 在这一封闭的地理结构下,中国人发展出了自己对秩序的认知,那就是所有生活在这个国度的人,彼此间的定性应该是“一家人”。


这种认知帮助中国人形成了独特的 “家国天下” 思维。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 既然大家都是一家人,那 彼此之间的基本关系就应该是平等的。


从原始社会到家天下、公天下

再到当下国与家难以分离的“家国天下”理念

中国人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明思维

(图:炎黄二帝塑像,图虫创意)▼


这种看起来既 封闭又平等 的秩序感,不仅让中华民族繁衍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更在推进工业化进程、拉近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时,发挥了核心作用。


所以,当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后,肩负家国使命的中国人,仅仅用了40年时间就成长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腾飞

1985-2022年人均GDP增长了超过40倍



美国的地缘特点及优势


中美两国在各方面都表现得像硬币的正反面,但解析两国的地理特点,我们又可以找到很多 共同点


首先是中美两国的国土面积旗鼓相当;其次是气候——中美两国位于亚寒带与热带之间的 温带, 是最有竞争力的区间。纵观整个北半球, 欧洲、中国和美国都处在最适合人类繁衍和文明升级的这个区间。


中美两国都有位于温带地区的大面积国土

(图:《地图里的人类史》, 横屏 )▼


另一个共同点,是 美国民族、经济、文化的形成,同样受益于它的孤立位置。 事实上,中国在地理上的孤立特征,看起来远没有受两洋保护的美国那么明显。毕竟 中国与旧大陆其它地区之间看起来似乎可以打通无数条陆路通道。


与中国的情况相仿,美国在其不到250年的历史中,大部分时间保持着孤立主义心态。


美国本土处于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

陆路邻国仅有加拿大和墨西哥

这种孤悬于亚欧大陆之外的“美洲岛”地缘特质

让其在大部分时间奉行孤立主义政策


从最初的政治属性看,美国被认定为英国的前殖民地,但复盘历史你会发现, 美国实际是是合整个欧洲之力,在新大陆最适合发展文明的温带地区所打造的一个“新欧洲”。


当下美国最大的族裔并非英格兰裔,而是人口超过5000万的 德裔。 那些不愿意在欧洲忍受旧秩序束缚的欧洲人,远赴重洋共同形成了现在美利坚民族的主体。


2022年欧洲白人仍然以59.3%占据美国主体民族地位

拉美裔超过非洲裔黑人分别位列二三位


拥有能够独立成为一个“世界”的面积和环境,加上不断从外部吸纳人才, 站在欧洲肩膀上的美国只用了一个世纪就成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引领者,并在19世纪末成长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国。


回顾历史,我们还能看到, 一直到卷入二战之前,美国人在政治上选择的都是孤立主义,并不认为自己有必要去主导建立世界新秩序。 一战后活跃在巴黎和会上的美国总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在国内遭受了冷遇,导致美国没有加入他主张的国际联盟。


威尔逊总统对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一战战后秩序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

不过他的主张却在美国国内招致不少反对意见

(图:从巴黎和会归国的威尔逊,Wiki)▼


直到跨越 二战 这个临界点,看到欧洲遭遇苏联威胁,必须予以保护,同时日本也失去了称霸西太平洋的能力,美国方才下定决心推进全球化进程,并 凭借对 全球经济秩序 的主导,击败苏联成为唯一的 超级大国。


而现在抵达临界点的,俨然是已经将潜能激发出来的中国。“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中国人是不是想称霸世界,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不过,虽然在地缘特点上有那么多相似之处,但是不得不 面对14个陆地邻国的中国 与完全不用考虑陆地威胁的美国相比, 竞逐世界主导权 时,所面对的局面还是有本质不同的。


中国拥有多达14个陆上邻国

地缘形势与偏安一隅的美国完全不同


对于美国这样的 海洋国家 来说,在进行全球化战略时,有一个大陆国家难以企及的优势,那就是可以 通过发展海洋力量,来做到攻防兼备。 只要你能控制海洋,那么竞争对手的海岸线就是你的第一道防线。


正因如此, 海军陆战队 在美国属于单独军种,其在对外战争中的重要性,要高过美国陆军。


美国海军陆战队最早可以追溯至18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

而在近代历史上,其在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以及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中都有着不小的作用

(图:shutterstock)▼


除了可以打造“进可攻、退可守”的海上力量以外, 西方在大航海时代所积累的 海外殖民地, 也是美国能够称霸全球的筹码。


当下的世界可以说是处于美国为中心的“新世界岛”格局中

通过殖民时代的积 累和现 今的盟友关系

形成了如今的国家权力结构

(图:《地图里的人类史》)▼


在太平洋上, 关岛和夏威夷 这一西一东两个支点,帮助美国成为太平洋的霸主;而与欧洲组成的 北约 则将整个 大西洋 纳入了美国的势力范围。如果你再深究一点,会发现那些身处大西洋的重要岛屿,无论是更靠近非洲还是南美洲,大多都还在它们的 欧洲宗主国 控制中。


即便是在印度看来占据绝对 地理优势的 印度洋地区, 有着 英国海外领地身份的 迪戈加西亚岛, 亦能帮助美国在印度洋中心建立战略基地。


迪戈加西亚岛是英属印度洋领地的一部分

其距南亚次大陆最南端有2000公里左右的距离

处于好望角、东南亚、红海、澳大利亚等区域间多条航路的会合点

可以说,它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温骏轩制图)


如果有一天,北冰洋的冰融化到足以显露更多战略利益时,或许还会看到美国海军依托加拿大和阿拉斯加海岸线,与俄罗斯人对决的场景。


相比之下, 中国虽然在东部和南部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却因为错过大航海的红利,而无法在 第一岛链 之外拥有支点。 倘若中国想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争霸,必然会受限于这一短板。


大航海时代中的欧洲国家成为最大的获益者

其引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变革开启了人类文明的一个新纪元

(图:《地图里的人类史》, 横屏 )▼



中国的地缘优势


美国 的地缘优势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这是一个 拥有大陆体量的海洋国家 ”;反之, 中国 则是一个“ 拥有漫长海岸线的大陆国家 ”。


国拥有广阔国土面积的同时,东西被两大洋所包围

中国东部有着漫长的海岸线,西部又深入欧亚大陆腹地

两国的地缘环境可说是互为对照

(图:《地图里的人类史》 横屏 )▼


世界不再局限于旧大陆、需要通过海洋互通有无 的大背景下,身为海洋国家的美国显然会更具优势。但 中国在地缘上也存在美国所不具备的优势。


虽然世界的范围已经从“旧大陆”扩张到了整个地球表面,但 旧大陆依然是人口和重要地缘政治板块的集中地。


人口 来说, 包含欧、亚、非的旧大陆总计养活了63亿人口,占全球人口的 70%。 此外, 中国、俄罗斯、印度、欧盟 这四个有潜力与美国展开竞争的 大型政治实体 ,也都位于旧大陆。


世界人口高度集中在欧亚大陆及非洲

横屏 世界人口密度可视化图


这意味着, 旧大陆的这些政治实体即便只在欧亚大陆扩张势力范围,并与其它实体建立联盟,就有机会对冲美国的海上优势。 冷战时期的 苏联 便是典型案例。欧亚大陆心脏地带国家的身份, 使苏联在二战后几乎将所有与之接壤的国家都变成了自己的附庸。


而中国有一半国土深入欧亚大陆腹地,自汉武帝经略西域以来, 中国人用了2000多年的时间,将半个蒙古高原、半个中亚,以及几乎整个青藏高原都变成了不可分割的国土。


长达两千年的时间内,中国都将河西走廊视为自己的一个核心区域

它自古以来便是沟通中国中原地区与西域的交通要道

正是长久以来对这一地带的经营,使中国领土能够深入欧亚大陆心脏地带

(图:《地图里的人类史》 横屏 )▼


换言之, 中国在地缘上是一个 东亚+心脏地带 国家。 对比位于西欧的欧盟、纯粹南亚定位的印度和被包裹在欧亚腹地的俄罗斯,你会发现 中国是所有大型政治实体中,唯一可以同时在海陆两线突破的国家。


而当中国依托这一优势,开始通过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 亚欧铁路网 加强与旧大陆其它国家的经济合作时,身处新大陆的美国也会意识到,控制海洋并不等于控制了世界。


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贸易通道

而对其的经营也有利于在当代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并拓展海上丝绸之路

(图:《地图里的人类史》 横屏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