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不仅意味着五险待遇,更与你的公共服务资格息息相关。
断缴会导致多方面的影响:
医保一旦中断,次月起医保卡就会处于
统
筹冻结状态
,如果这个时候去看病,
不能使用医保报销
!
当然,属于自己个人账户的钱还是可以刷的,但是住院等费用就无法报销了。
有极少部分地区在医保断缴三个月内依然可以报销,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
将会有
待遇等待期
,国家层面规定断缴3个月以上的,可能要
连缴 6 个月才能恢复报销
(原则上待遇等待期不超过6个月)。
办理转移接续的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在转移接续前中断缴费
3个月(含)以内
的,可按转入地规定办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补缴手续,补缴后
不设待遇享受等待期
,缴费当月即可在转入地按规定享受待遇,中断期间的待遇可按规定追溯享受。
中断缴费3个月以上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按各统筹地区规定执行,原则上
待遇享受等待期不超过6个月
。
—— 国家医保局办公室、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通知(医保办发〔2021〕43号)
医保退休需到达退休年龄时
满足当地医保局规定缴费年限
后才可享受,断缴时间太长可能导致退休时达不到累计缴费年限,最终无法享受医保退休待遇。
生育险能报销产检、分娩等费用,还能领一大笔生育津贴,但各省针对生育保险待遇都有设置缴费时间的门槛。
比如,
福建省
大部分城市要求新参保人员
连续缴满4个月
(含生育当月)可享受全部的生育津贴;四川省
成都市
则要求在生娃时需要
连续缴满6个月
后就可以享受生育津贴……
万一生育保险断缴了,
连续缴纳时间就要重新计算
,那么,就可能无法报销生育费用,更会直接错过大几万元的生育津贴。
随着生育保险体系的逐渐完善,现在不少地区有
放宽待遇申领条件
,有些甚至只缴纳1个月,不管是生育医疗费用还是生育津贴都能
对半享受
,待遇享受门槛降低!
同时,有部分地区明确发文,
个人也可以缴纳生育保险
并
以灵活就业人员的形式
领取生育津贴。
建议大家在生育保险中断后,第一时间尽快进行续保,降低因为断缴带来的损失。
养老保险断缴
不会影响已获得的养老保险权益
,社保经办机构会准确记录您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并且连续计算利息,已缴的养老保险不会白缴。
但是,如果长时间中断养老缴费,到法定退休年龄时
缴费年限不够
,
那
领
取养老金的时间也要相应延后
。
同时,中断的时间越长,相应的累计缴费时间就会缩短,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也会相对较少,最后
到
手的
养老金也会相对较少
。
如今与社保挂钩的政策越来越多,尤其在一二线城市。举几个例子:
非深户居民家庭、成年单身人士(含离异)在购房之日前5年内出现社保断缴但不超过 3 个月(含3个月)的,如在购房之日前5年半内累计在我市缴纳社保满60个月且符合其他购房条件的,可以购买商品住房。连续缴纳和累计缴纳均不含补缴情形。
外地小孩想在上海上学,父母需连续缴满 6 个月社保。
由此可见,社保断缴对没有当地户口的人来说影响非常大。
总的来说,医社保断缴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换工作时,千万不能忽略医社保的接续。
不少公司规定:在15日之前离职不缴纳当月社保,15日之后离职可以缴纳当月社保。但这个规定是否合法呢?
部分地方人社部门官方微信都对这一问题有了明确的答复,如西安市人社局就曾明确发文表示: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只要员工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单位就应当为员工缴纳社保。
职工离职的当月,与用人单位仍存在劳动关系,企业应为其缴纳在职当月社保费用,否则企业可能面临
补缴风险及滞纳金风险
。
也就是说,在职一天,企业都要为职工缴纳社保,而且不能出现个人承担企业缴纳费用的情况。
最好的情况是做好社保接续,尽量不要断。
如果在离职前找到新工作了,记得了解清楚新、老东家增减员时间,避免断档;如果暂时没找到工作,就需要自己交医社保了:
可以
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
缴职工医社保,一般只能缴
职工医保和职工养老
。
也可在户籍地交
居民医保
(有些城市可在居住地办理),居民医保一年就几百元,但报销待遇会差一些;但如果要缴纳
居民养老,
就只能回户籍地缴纳。
医保补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及时补缴,可能导致
在重新参保后仍不能正常享受医保待遇
。
· 断缴 3 个月内
可由单位补缴,建议在3个月内及时找到新工作,由新东家帮你补缴上;在没有单位缴纳期间,可以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医疗保险,保证医保待遇不中断。
· 断缴超 3 个月
大多数城市无法补缴。有些城市即使补缴上,在待遇享受等待期内,待遇也会减少。
假如是单位漏缴,无论断了多久,都可以让单位补缴,否则可以走法律途径解决。
医疗和生育两险已合并,单位补缴医保时就同步也要补缴生育险。
只有
在单位就业期间
应缴未缴
的养老保险费,
才能补缴
。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如属于单位应缴而未缴的,可要求单位为其进行补缴。
相对而言,工伤、失业这两险,断缴的影响没那么大,后续接上就好了。
且工伤和失业
不存在补缴的概念
,在这里就不加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