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非洲往事我们来聊聊一种不怎么恶心但是依然令人胆寒的寄生虫 - 疟原虫,导致疟疾的罪魁祸首。
因为之前在非洲疟疾最为肆虐的国家乍得工作了四年,我对疟疾的认识可能比一般人要深刻一些,而且当时所在公司每年都要对我们的防疟疾常识进行考试测验。
与其它很多令人作呕的寄生虫不同,人体被疟原虫侵入后(也就是得了疟疾后),一开始并没有显著特征,即便在疟疾发作后,人也只是会有发烧,腹泻等与平时感冒发烧很类似的症状,然而这才正是它的可怕之处,因为现代医学在发现及时的情况下其实是可以完全治愈疟疾的,但是如果一个患了疟疾的人以为自己感冒了,把疟疾当感冒来医治,就会不可避免地耽误治疗时间,最后导致死亡,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非洲得了疟疾,最后却并没有死在非洲,而是死在了其它的地方。
疟原虫可在血液中休眠长达半年的时间,之前我所在公司在我们每次离开非洲之前,都会安排专人检查我们的背包里是否带了“疟疾治疗套装”(Malaria Curative Kit),这个不大的铁盒子里面放置了一个额头温度计,三份疟疾验血试纸,还有一盒强力抗疟药物Coartem。在离开非洲的半年时间内,一旦发现身体有发热类似感冒的症状,首先要怀疑自己得了疟疾,并使用验血试纸进行至少两次自测,确诊后及时服用Coartem,基本可以确保治愈。
那么,疟疾到底有多可怕呢?这么说吧,每年因为疟疾死亡的人数差不多在30-40万,这比全世界每年因为暴力犯罪而死亡的人数加起来还多。还有一种说法,因为疟疾死亡的人数超过了过去人类所有因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并非危言耸听,疟原虫就是这么一种令人胆寒的冷血杀手。
回想当年我在非洲工作的时候,常常会看到路边抱着死去孩子遗体痛哭的非洲母亲们,跟我一起在油田工作的某钻井监督也是因为回国的时候把疟疾当感冒医治最后不治身亡。和其它同样在非洲肆虐的杀人疾病不一样,疟疾是没有疫苗的,防虐首先是防蚊,因为疟疾主要就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其次更保险的方式是吃药,为了保持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让疟原虫一进血液就被杀死,绝大部分的防虐药物都需要每日服用才行,效果最好的Malarone(Malanil)价格不菲,连续多日服用常常会让人产生头疼,口感,晚上做噩梦等副作用,因此能不吃最好不吃。
还记得当年我到非洲刚果的头一晚,几乎完全被对疟疾的恐惧所支配,睡觉前喷光了一整瓶杀虫喷雾,而且把自己放置蚊帐和睡袋的双重保护之下,生怕中招。值得庆幸地是,在非洲工作的前后四年后,我得以全身而退,一次疟疾都没有得,也算是一种幸运,因为常年在非洲工作和生活的人,得疟疾的概率其实是相当大的。
写下这篇文章也是想给所有在疟疾区(特别是非洲)旅行的朋友们提个醒,在非洲旅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防蚊,必要的情况下要购买Malarone等防疟按时服用,离开非洲之前请务必购买一套“疟疾防治套装”(Malaria Curative Kit)随身携带,半年内一旦发现有类似感冒的症状一定要进行自测,防患于未然。
本文系Jarod Zhang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坚持原创不易,你的打赏和转发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