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弥留之际,她留下长达6万字的生命日记,被出版成书《此生未完成》。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
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于娟不是什么专业的作家,但通过她的文字,人们却能够深深感受到她对生命的渴望和热爱。
作为家中的独女,她从小备受宠爱,同时也被父母寄予厚望。
自上学后,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从未掉过年级前十。
刚上大一,她就认识了自己的未来恋人——在上海交通大学读研究生的赵斌元。
那时的她还没有大学毕业,所以赵斌元想陪她完成学业。
等到于娟大学毕业,两人便举办婚礼,组建了自己的小家。
婚后,于娟在上海一家软件公司工作,而赵斌元留在了上海交大任教。
其实,复旦大学一直都是她的梦中情校。只是一开始选了理工科,所以才去了上海交大。
对于妻子这个决定,赵斌元虽然感到意外,但也表示支持。
可谁也不会想到,这一决定,会让于娟在“卷王之路”上一去不复返。
2001年,经历了两年艰苦备考的于娟,顺利考上了复旦大学的研究生。
一边准备研究课题,一边参加各类活动,家庭的重担全都落在了赵斌元身上。
沉迷学业的于娟当时还没有收入,于是从买房到还贷,都是赵斌元在办。
但赵斌元对此没有任何怨言,反而非常心疼自己的妻子。
“在我的印象里,自从读研后,于娟几乎从未休息过。”
和很多留学期间游山玩水的同学不一样的是,于娟还想读博。
在六年的时间里,于娟拿到了两个硕士学位、一个博士学位。
之后,于娟听从丈夫的建议,留在复旦大学任教,成为了一名青年教师。
2008年9月,于娟生下了一个儿子,小名叫做土豆。
她才不过30岁,就事业爱情双丰收,可以说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可惜,天不遂人愿。
起初,她以为是自己加班过度引起的,并没有放在心上。
直到有一天,于娟在教室走廊里因为浑身疼痛倒在地上,被学生发现后紧急送到医院抢救。
经过六十个小时的抢救后,于娟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被送入重症病房。
但医生接下来的一番话,却是让赵斌元的心沉入了谷底。
从脊柱开始的骨头已经百分之八十被癌细胞侵蚀、发黑,脊椎也呈现弯曲状态,疼痛就是从脊椎这里开始的。
平时做家务带孩子外加学习都没有任何问题,癌症怎么可能找上她呢?
而且,以于娟目前的状况,连做手术都无济于事了,只能通过药物和化疗勉强维持。
至此,于娟的生命开始了倒计时。
甚至就在孩子出生的前一刻,她心里想的还是看课题和论文。
白天工作,晚上学习,就算哪天晚上不学习,也会网聊和BBS灌水。
“每次考试我都会没日没夜的抱佛脚,奋战时间都是以二十个小时作为起步,可以说每一次考试就要脱一层皮,考完后又睡个三天三夜,暗无天日。”
每顿都必须吃肉,一顿无荤就会兴趣索然,曾有过一顿吃掉7个螃蟹的战绩。
再一次回首过去,于娟发现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成就在病魔面前,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生病之后,所有的追求、渴望、名誉、事业,都不能够让我多活一天,我只想拼命活下去。”
每次吐都会带动胸腔震动,而她的颈椎和肋骨稍一震动,整个人就会疼到晕厥。
长长的穿刺针直接穿进骨骼,在内部取得那一点点的骨髓,光是描述就让人头皮发麻。
于娟说:“这种痛让身体容不得一点触碰,就像一块在烤炉上的冰淇淋,很快就冰雪消融。”
在抗癌的过程中,她写下了六万字内心感悟,被出版成书《此生未完成》。
她多么渴望自己能够活下来,这种渴望时常展现在书中:
“哪怕就让我那般痛,痛得不能动,每日像个瘫痪病人,污衣垢面趴在国泰路、政立路的十字路口上,任千人唾骂万人践踏,只要能看着我爸妈牵着土豆的手蹦蹦跳跳去幼儿园上学,我也是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