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苏东庄的一生贡献。他在计算机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包括参与我国第一代计算机的研制、编著我国最早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全国统编教材、开创中文全文检索技术等。他获得了多项荣誉,如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闻出版署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新闻技术终身成就奖等。2023年,他被授予CCF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杰出贡献。此外,他还将自己的奖金捐给了学校。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苏东庄教授是我国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泰斗。
他参与了我国第一代计算机的研制工作,为中国的计算机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观点2: 苏东庄教授是中文全文检索技术的开创者。
他于1985年开始开展中文海量信息全文检索研究,对中文检索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观点3: 苏东庄教授获得了多项荣誉。
他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闻出版署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新闻技术终身成就奖等荣誉,并被授予CCF最高科学技术奖。
关键观点4: 苏东庄教授将自己的奖金捐给了学校。
他在生前将获得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首届立德树人荣誉奖的50万元奖金完税后全部捐给了学校,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
正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消息,2025年1月30日,我国计算机科学泰斗、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苏东庄教授与世长辞,享年93岁。公开信息显示,苏东庄出生于1932年,福建漳州人,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据报道,苏东庄教授一直致力于我国计算机事业发展。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排名第一),新闻出版署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2010年获中国新闻技术终身成就奖等荣誉;曾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副理事长、电子工业部科技委委员等。1956年,苏东庄教授作为重要成员参加我国第一代计算机(104机)的研制工作,并参加200系列机等我国自主研发的计算机的研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主持编著我国最早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全国统编教材《计算机系统结构》,获全国第三届工科电子类专业教材一等奖和国家级优秀教材二等奖,为中国的计算机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1985年起,他在国内率先开展中文海量信息全文检索研究,被誉为中文全文检索技术的开创者。2024年1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发布公告,CCF奖励委员会决定授予苏东庄教授2023年“CCF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2024年12月31日,苏东庄教授将自己获得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首届立德树人荣誉奖的50万元奖金完税后全部捐给了学校。
▼热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