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道略演艺
演出市场晴雨表:持续8年的演出监测数据,深度专注的演艺产业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道略演艺

挑选儿童剧,靠这“3步走”避开雷区!

道略演艺  · 公众号  ·  · 2017-07-03 19:17

正文

面对繁杂的儿童剧目,家长既要小心“草台班子”,也要在挑选时注意年龄分级,让孩子们自己来挑选剧目,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来源│影武者说

作者│庄从周

摄影曹海根 张毅伟

现如今,80后和90后的家长们带着孩子去看儿童剧已经成为一种颇为流行的生活方式。但面对眼花缭乱的节目单,家长们的选择显得非常重要,记者就此走访,让专业人士给出专业建议,让家长们可以避开雷区。

有人挂羊头卖狗肉,火眼金睛拒绝擦边球


随着80后、90后纷纷到了结婚年龄,又一波生育高峰到来,这也让目前关于儿童亲子市场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在此前的印象中,儿童剧只是学校和幼儿园统一组织的一些课外活动,但在如今,家长带着孩子去剧场观看儿童剧已经是一种时髦和常见的生活方式。

目前在上海,专业从事儿童剧创作的有十余家,国有院团和民营院团都有,大都做得有声有色。但其中,有一大部分演出由广告公司承办,还有一些则是“草台班子”。这些团体运作的演出,在质量上大都粗糙低劣,有些演出还频频打擦边球。

记者在走访时了解到,第一种擦边球便是从版权上“动脑筋”。比如,此前有正版授权的迪斯尼儿童剧《灰姑娘》在沪演出,但此后,突然又冒出几台名叫《水晶鞋》的儿童剧,这些剧目完全没有官方授权,只是为了避嫌,改了改名字,但内容和情节全部照搬迪士尼的经典。当然这些作品的成本更低,被业内称为“大头娃娃剧”。而据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一位制作人透露,这样的大头娃娃服饰,演一场,一套的成本也就30元。

而第二种擦边球则是挂靠式营销。比如,一些儿童剧会挑选在上海市少年宫的小伙伴剧场,由于该剧场地段市口非常之好,前来观看的家长和孩子总是络绎不绝。但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院长蔡金萍向记者透了个底,其实演出和该剧场没有丝毫关系。市少年宫的那个剧场只是对外出租,但演出方却有了歪脑筋,他们依靠“少年宫”这块金字招牌,演出海报往外一挂,只打剧目名称,其他主创信息全部省略,家长就会误以为这是少年宫自己创排的剧目。

儿童剧也玩起了借势营销,家长们要注意了。

这样的现象同样出现在马兰花剧场,作为运营儿童剧十多年的老牌剧场,在刚刚开始承接演出时也遇到相同问题。蔡金萍回忆称,当时儿艺自己的剧目并不像现在演得这么多,所以有些时候场次可以出租出去。一些演出方便要求在剧场门口贴出他们的宣传海报。“我对剧院经理说,宣传他们的剧目可以,但一定要把主办方的信息,什么演出团体,什么演员标得清清楚楚,不能打擦边球。”谁料,在提出这样的要求后,很多演出方就打了退堂鼓,不再选择在马兰花演出。

年龄分级很重要,莫让孩子一头雾水


目前的儿童剧市场种类丰富,有动漫经典改编,也有原创作品,很多海外的知名IP也来到国内抢观众。家长很多时候在挑选节目时却会忽略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年龄分级。

一位许姓家长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举了个例子。他带着自己三岁的女儿松松观看了一场巧虎主题的演出,因为孩子非常喜欢巧虎的形象,所以家长在购票时只考虑了孩子的喜好。在坐进剧场之后,许先生就有些后悔了,“当巧虎一出来在台上跳起来的时候,女儿是很高兴的。但在十分钟过后,松松有点坐不住了。”

原来,这部儿童剧讲述的是一个穿越历史的故事,从穿越的过程中体现真善美,教授一些人生道理,从内容上来看是正能量积极向上的。但对于三岁左右的孩子来说,这个颇为完整的故事,她却无法理解。“大概演到一半,她就吵闹着要出去。”许先生为了不影响其他观众,就走出了剧场。没想到的是,那次观剧的主题随后变成了购买场外的巧虎衍生品,许先生无奈地说:“七七八八买了一大堆,花了六七百块钱。这也怪我,事先没有做功课。”但是许先生说,在购票时,网站及票面上都没有注明适合多大年龄的孩子观看。

看看看,最后成了买买买,这也是家长们经常抱怨的。

另一位徐妈妈则向记者爆料称,在观看一部名为《小兔乖乖》的儿童剧时,孩子居然模仿起了剧情里小兔子用狼牙棒打人的情节,孩子回到家便会找类似的工具来击打身边的人。这位妈妈还告诉记者,这部看下来,世界观也很不对,小兔子看到狼居然不跑,还追打起狼来,这可能和很流行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设定有关。

而据记者了解,目前在上海,明确提出年龄分级的是上海儿童艺术剧场的节目。记者拿到一份该剧场的2016年演出季菜单,其中来自法国的《巴黎宝宝》适龄观众便是18个月-4岁。

而《有魔法的钢琴》的适龄观众则稍大些,在5岁以上。儿艺新创作的儿童剧《泰坦尼克号》因为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所以适龄观众也定在了5岁以上。儿童艺术剧院的剧场负责人梁女士说:“0至12岁儿童因年龄跨度大,对艺术表演的感受和体验完全不同,有必要对儿童类演出进行年龄分级。”她举例称,此前曾有3岁不到的孩子在剧场里观剧被吓哭甚至打闹的情况出现,这都是因为没有进行分级引导造成的。

家长观念要更新,给孩子一些选择权


记者在采访很多家长时发现一个现象,很大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5岁前没有必要进入剧场。一位骆姓家长表示,他们的计划是在5岁之后再带孩子进入剧场,但在一个名为《跳舞吧,宝贝》的互动剧现场,被邀请前来的他们还是被孩子的表现所感染了。骆女士说,她没想到,孩子会这么投入,几乎全场都在跟着外国舞者一起蹦蹦跳跳。他们原本以为,去观剧总是一本正经的,没想到,3岁多的孩子也可以“玩得很high”。

《跳舞吧,宝贝》热闹的现场

此外,从事儿童剧制作的潮宗文化项目总监林林告诉记者,很多时候,家长有着挑选剧目的绝对主导权。他们“喂”什么,孩子们就“吃”什么。“我认为,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更宽广的空间。不妨就让孩子们自己来挑选剧目,而不是看了什么动画片,就挑什么儿童剧。”

林林认为,应该和孩子们更积极地沟通和互动,让孩子们参与整个挑选的过程,一些孩子独有的视角和想法,是普通家长们完全意识不到的。

林林认为,孩子们自己的选择有时候比家长的选择更靠谱。

裸眼3D的《梦境小镇》首演受到小观众的热烈追捧

记者手记:给“较真者”以支持


在走访沪上儿童剧市场的一周里,记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努力想把这一行业做好的人不在少数,但他们在对抗低劣粗糙搅局者时,多数显得无奈。

花100万,准备一年,演200场,基本回本。花2000块,准备一周,演10场,小赚一笔。如果给你选择,怎么选?自然有很多人选择后者,这是目前儿童剧市场真实存在的现象,让“认真者们”有些无可奈何。

但还是不断的有人在诚恳地做着儿童剧这块市场,制作人林林便很倔强地对记者说,“我不承认那些大头娃娃剧是竞争对手。我们的受众群体就不一样,我们有自己的IP(知识产权)和技术。”

去年年末,电影市场的烂片《恶棍天使》在初期大热的情况下,后期遭遇断崖式的票房下滑。同样,素质精良的《老炮儿》也是初期遇冷,后期奋起反击。这些发生在文化消费市场的例子都有它的必然性。所以,还请那些抱着初心踏入儿童剧市场的创作者们相信自己,坚持下去,好的作品总会在这个市场里发光。

但另一方面,面对采访中多数艺术工作者的无奈,演出市场管理者、法规制定者、监督者,我们是不是应给予这些较真者以最大的行动支持?让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少之又少,或不再发生。这样,火爆起来的儿童剧市场良性竞争才会趋于完善。



道略演艺ID:paresearch

9年演艺市场监测数据,持续专注演艺产业研究

微信/QQ:188 722 967;手机:1580 160 1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