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红绿灯路口,先是测风速,再是算车速,然后估算自己的肌肉爆发力,鞋底的弹力,最后在车流中凌波微步般顺利的闯了红灯,安然到达对面,并赢得了整条街路人们雷鸣般的掌声。
诚然,这是一种过马路的方法,在条件允许下也许也能安全,并且还很精彩。但执行性不强,可重复性堪忧!过个马路需要这么费事吗?过马路只需要红灯停、绿灯行,安全可靠、简单易行。
其实止损也是如此。止损标准定的简单明了易执行就可以,别让知易行难的情况发生,那止损保险带的作用就算实现了。
本身止损等情况的发生,就说明本次择时交易的失败。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把条件更加细化,分成1、2、3、4多种情况,不仅增加执行难度,还可能贻误时机,那就失去了保险红绳的意义。
要知道交易是一个系统工程,你只要在过程中不断叠加不同格栅的优势概率就足够了。弃本逐末去追求尾端概率的提升,投入不少但效率不高。
更加直白点说,选不到好股,找不准买点,老是触发止损,但止损处理非常精明巧妙的交易者,收益肯定不如精于选股,买点准确却止损粗暴的同行。
马克在《股魔》中提到,“刚一卖出就迅速上涨的情况在交易中发生了过千次”。那你从这位全美投资大赛冠军的身上看到的是止损的粗糙还是选股的牛逼?我算了算,要达到这样的卖飞数量,我当前的卖飞频率还太低,要继续努力。
好在昨天的交易又贡献了两例。昨天的文章取名叫“精准打击”,好多看官没读出那个梗。文中我也提了,昨天刚好被打到软肋。因为在杀跌多天以后,短期底出现的概率直线上升。昨天卖点的触发就是发生在最差的时机,一个卖后就大概率反弹的时机。果然,今天一个最高弹了9p,一个最高6p。
今天市场缩量微弹,成交才七千四百亿。缩量利于企稳,不利于反弹。所以,今天只能算企稳。个股涨少跌多,核心股涨,其余跌,伤人气。
持仓两个一涨一跌,账户波澜不惊,无操作。市况已经无聊到筛选结果都接近于零,连找个观察对象都困难。
趋势择时系统
包括但不必然出现
四个节点:
左侧买
,
右侧买
,
左侧卖
,
右侧卖
。如果正常市况,会依次出现以上四个节点(大多数市况并不正常)。在四个节点之间,形成合适的买入区(
左侧买后
),增仓区(
右侧买后
),持有区(
右侧买后
左侧卖前
),减仓区(
左侧卖后
),轻/清仓区(
右侧卖后
)。具体原理和使用方法请参考文章
《
如何用好指数择时
》
。
创业板指:12月03日右侧买,1月28日
左侧卖
。2月22日
右侧卖
。
深圳综指:12月21日右侧买。1月26日左侧卖。1月28日
右侧卖
。2月09日
右侧买。
2月22日
左侧卖
。
2月24日
右侧卖
;
上证指数:12月21日右侧买。1月26日左侧卖。1月28日
右侧卖
。2月09日
右侧买。
2月22日
左侧卖
。
2月26日
右侧卖
。
根据看官大人们的要求,新增了4个标准的情况说明,个股按照行业板块排列,还补全了第二页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