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每一代创业者初登舞台之时都会有引起争议,从捧到杀,因果轮回。不信90后抬头看看如今已经成为创业主流的80后,亦是如此。
十年前,李想、茅侃侃、戴志康和高燃等作为80后创业代表,登上了历史舞台。当时他们都还是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身上却都分别背上了泡泡网、Majoy、Discuz、Mysee创始人的头衔。
彼时,80后创业还不为主流文化接纳和认可,他们身上具有颠覆者的光环。被媒体关注之后,他们成名的速度几乎和今天的90后一样快,转瞬便成为网络上炙手可热的偶像。「京城IT四少」、「80后创业新贵」等名词在此后数年被媒体反复提及。
但是2007年开始,这群80后创业新贵先后遭遇危机。
起先是李想的泡泡网在2007年上市泡汤,同年下半年汽车之家开始启动融资时,赶上金融危机,形势却急转直下。
然后2008年,高燃在公司发展上与资本发生分歧,被董事会免掉了公司CEO的职务。2008年,MySee倒闭。
同样由于和资方的矛盾,在2009年的一次董事会上,23岁的茅侃侃直接摔了手机,辞去了Majoy CEO的身份。
坚持到最后的戴志康也在移动互联网风暴的来临下,在2010年将Discuz卖身给了腾讯。
在陆续经历了波折后,当时的80后由「颠覆者」堕落成为了「失败者。」
「就互联网而言,80后远未能成为这个时代主流商业的规则制定者或者标志性人物,也已经基本失去了成为或者取代马化腾、陈天桥、李彦宏这些一线领袖的机会。」
这个观点出现在七年前《创业家》的一篇文章中,当时的主流看法是在一众60后70后大佬的抢占下,互联网留给80后的机会已经不多了。并且「80后在面对大是大非时把握不住,心浮气躁,人不在少数。」
「80后在这一拨的新兴潮流里,基本失语。」这是当时的论断。
在第一批80后创业者濒临阵亡之际,「网红」陈欧出现了。
如果说李想还是个技术宅,低调干事,低调说话。陈欧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浓眉大眼的帅小伙有能让自己露面的机会绝对不放过。
陈欧在做聚美时,同是垂直电商平台的乐蜂网曾是劲敌。乐蜂网的创始人李静是知名的主持人,拥有《美丽俏佳人》、《超级访问》等媒体节目。轮时间,乐蜂做的比聚美早;轮名气,当时李静也比陈欧大得多;轮人脉,李静也认识更多的明星达人……
然而猝不及防间,网红陈欧开启自我营销,从参加各大卫视的论坛和综艺,到满屏幕的陈欧体,「为自己代言」陈欧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创业者一跃成为了粉丝百万的网红,也给其项目聚美优品吸引了大量的流量。
刘惠璞在求职节目《非你莫属》的Boss席上认识了陈欧,后来他回忆自己当时完全是去玩的,而陈欧是带着目的来的。
陈欧的流量变成了聚美的销量,相较同行每年花费30%~40%的收入用于推广,聚美优品在这方面的支出要少得多。营销上的优劣也拉开了两架平台竞争的高度。最终,聚美击败了乐蜂。
很快在2014年的5月,聚美优品在美上市,陈欧也成了纽交所有史以来最年轻的CEO。
有意思的是,后来押宝90后的红杉和真格,先后也都是聚美优品的投资方。陈欧军功章的背后有他们的一半。
2011年初,董事会要求陈欧出来为他创办的聚美优品做代言的时候,他是非常犹豫的。后来董事会讨论,尤其是徐小平,希望陈欧站出来,发挥优势为产品做代言。为此,徐小平还给陈欧举了张朝阳的例子,这位互联网第一代创业者,通过打个人品牌,以极低的代价成功带动了搜狐的知名度。
徐老师不愧为老师,教人英语Very well,教做网红也是Niubility。
2014年中陈欧一敲钟,紧接着的年底资本就找到了可以复制的样板,至此,打着网红旗号的90后创业者开始涌现。
『创业者如果没有当网红的能力,就不要创业了。』通过亲身经历,徐老师说出了这句话,这似乎成为了90后创业者的必备圣经。
起码徐老师是这么说的,陈欧是这么做的,90后是这么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