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职场蛙
中国本土职业规划理论的开拓者和践行者。 专注于职场人士在三个阶段(求职前、中、后)的全方位能力开发。 目的是,真正帮助求职者找到“打工”和“创业”之外的第三条道路。 使命:发展您的事业,就是我最好的事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职场蛙

五年深耕:在时间复利中完成职场进化

职场蛙  · 公众号  ·  · 2025-02-12 20:2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各位群友、星友和职场兄弟姐妹,大家好!好久不见,我是小苏。今天想跟大家聊一些心里话,关于跳槽心得,关于个人成长,也关于职场人际关系的处理...
群友们应该都知道关于跳槽的一个数字游戏:每跳槽一次薪酬涨幅可达30%-100%不等,有的尽管跨行跨岗跳槽,但利用信息不对称的话可能甚至更高...这套快速涨薪的职场策略,正受益着绝大多数群友、幽哥的读者跟职场徒弟...
但其实认真读过幽哥大作《工作只需20年》的人应该都知道,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章节是在讲不跳槽的,内部发展才是最稳定的职业升迁之路,意思大致如下: “跳槽是有代价的,无论从实际还是理论上来讲,我们并不鼓励跳槽,尤其是频繁的跳,内部晋级往往更能提升自我。
今天想结合自身5年沉淀的经历,分享一些自我感悟或心得体会。我之前一直跳槽,最近5年则一直在同一家公司未跳, 附-《工作只需20年》电子书截图原文如下:

一、时间维度下的职场进化论
在人类进化史上,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用了2000万年,反观人类文明实现指数级跃进仅用了300年左右。绝多大数普通人的职场“进化”之路,其实同样遵循这种非线性的时间法则。
进群早一点的群友可能都有印象,之前我也在职场蛙公众号分享过不少心得,以我个人职业经历发展为例,前10年几乎和绝大多数职场牛马一样在做着最普通的基础工作,一直到在2020年左右才实现了一个质的小跨越。
自那以后,我又退了很多群,潜心修炼内功,一直至今再没有换过工作。在现在公司五年来,我的工资增长曲线如下:2020年 33%,2021年15%,2022年41%,2023年3%,2024年9%...2025年 ?
还记得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大概是这样讲的,某头部互联网公司的薪酬数据显示,同一岗位连续服务5年的工程师,其技术影响力系数是跳槽者的1.7倍。
某咨询公司也曾给出类似跟踪研究数据,在同一公司服务超过3年的中层管理者,其战略决策准确率,比空降高管高出25%上下。这种优势源自于对一家企业文化基因的深刻理解,对组织架构潜在运行规则的精准把握,以及跨部门协作网络的成熟构建。
二、深耕土壤中的根系生长
在目前公司的5年发展及变革的过程中,我先后主导或参与多个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所辖区域也是公司每一次新业务模式探索的试验田,同时作为核心业务部门,多次参与到财务预算核算管理体系的转型或搭建。
这种连续性成长的宝贵经验,算职业生涯的资产,是在跳槽过程中无法获得的。深耕者如同红杉树的根系,在同一公司同一专业领域不断向下延伸,当过往职场职业经验耗尽时,回头复盘细看,深层根系也已触达到了更丰沃的成长层。
我把这理解为,因组织记忆的积累而形成的独特竞争优势。作为一名资深职场人士及管理者,这种经验是无法通过跳槽获取的,需要经历过至少一次完整的行业周期波动,参与一系列危机应对的全过程,然后形成肌肉记忆般的风险直觉。
三、面对外部诱惑下的成长选择
职业发展如同量子跃迁,既有能力跃升的瞬间觉醒突破,更需要持续的能量积累。
某职场社交平台的数据揭示:在35岁以后实现跨越式晋升的职场人中,约80%有过至少一次超过4年的岗位深耕经历。这种长期主义不是固守,而是在持续进化中寻找突破点,如同珊瑚虫在生长中不断重塑礁石的形态。
坦率的说在过去的5年中,尤其是最近2年面临的诱惑是真不少,外面机会给出的薪资基本是目标的1.5-2倍,但每次总是一开始很心动,经一番深思熟虑后又觉得没必要。现在回想起来无非是,这种机会并不能给我职业生涯带来实质性的成长。
对于人到中年的职场以及35岁以后的跳槽,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35岁以后的跳槽不是归零重启!选择战略性的跳槽应当成为职业生涯深耕的加速器而非替代品。 当知识 资本积累到 一定的量级会开始 迁移 重组,从而 实现经验价值的指数级放大。
真正的职场进化需要生物学思维: 在确定性的深耕中培育根系,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保持进化弹性。 当时间维度被纳入成长方程,五年沉淀带来的除了薪资数字的变化,更是认知结构的升维重构。

四、内部发展的生存之道
在一个地方待久了难免会遇到很多的人和事儿,其中最核心的就是面对人际关系变化。关于这部分总的来说,我觉得还是跟之前的方案一致:做好向上管理。
还记得以前跟大家分享过,在职场里,我们应该抱的第一个大腿是自己的直属上司。关于如何做好向上管理,其实在幽哥的《工作只需20年》里面的章节《如何解你的顶头上司之困》也给出了标准答案,只是受各种外在和内在因素影响,在实践过程中真正能做到其实并没那么容易,我把这总结为“知”和“行”之间的距离。
附-《如何解你的顶头上司之困》三部曲:
  • 1、走近你的上司: 遵从上司旨意、想上司所想&提高执行力
  • 2、管理你的上司: 文件夹管理法、日程管理法、信息管理法
  • 3、离开你的上司&取而代之: 3和4我将之合并为3

大家感兴趣的也可以再次去认真拜读此书,在职场蛙公众号后台回复“指南”也可得。
在目前公司的5年时间里,我先后换了6次直属老板,细想起来也是一个不断自我成长的过程,每一任老板都有自己的行事风格。
前两年不懂事走了很多弯路,怼天怼地怼空气,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己的发展,更是交了不少学费。虽然以前和大家分享过很多向上管理的心得,但其实那都是初级的, 真正学会向上管理是在最近的两年时间里 是的, 你没听错,这 是我的肺腑之言,发自肺腑 的真 心话
但其实也正常,位置不一样了难免有点飘...这是人的劣根性,俗称小人得志。不过越往后的经验,越接近事物本来的规律。 还有一点就是环境变化太快,在变化之前自己没跟上节奏时,反而会觉得自己全懂了。
在后三年我真正的学会了低调,也就是“夹起尾巴做人”。领导不想干的活儿我主动全揽,我的功劳全部主动上交给领导,小部分记性好的群友应该有印象,甚至老板每次的会议报告都是我主动加班代写的。从第一次的如履薄冰,到现在的信手拈来,我收获了很多加班,也收获了格局和成长。
跳槽是为了不跳槽,在时间的复利中实现职场的进化,这才是大部分职业生涯长度的应有之义,只是在工资较低尤其必须战略调整之时,才需要换个工作。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最后祝大家2025年所得即所愿!
End

以上感谢小苏的心得感悟,他跟Nick等群友一样,属于大专生逆袭的典范。
之前我写过《 跳槽的目的是什么? 》, 跳槽的目的当然是不跳槽 。小苏师兄从大专学弟的身份进入职场,一开始月工资甚至不到千把块,后来到几十近百万,是千锤百炼的结果。他毕业也十几年了,前面八九年算换工作频繁,最近五年待着没动,没动也是有收益的,具体为:
  • 2020年薪资增加 33%
  • 2021年内部加薪 15%
  • 2022年 41%
  • 2023年 3%
  • 2024年 9%
以上这五年的加权平均值是超过10%的,某些年份的内部加薪增幅超过了普遍的跳槽加薪30%的幅度。
对于2025年以及以后的增幅,我是建议他心态放平,尤其工资基数已经很大之后,年收入能超过GDP的增幅,就已经算胜利。
这里祝福他和我们群友、星友、读者,无论跳不跳槽,收入都赶上大环境的成长速度。顺便,小苏师兄之前的文章我找出来如下:
如何准备面试和开头的自我介绍?
什么情况下你该换工作了?
大专学历月薪5000到年薪30万+的过程
为什么我业绩好却不能升职加薪?
在民企的生存法则一
在外企的生存法则一
如何应对女领导?
普通人如何从年薪30万到50万?
职场“避坑”指南
2024-2025幽学年会精华版视频,春节期间也有优惠,原价199,限时特价99,可如下点击购买。(下单后还可进年会聚会群,私聊涂灵子进群,加入高能量职场圈子,并可查收聚会全程直播回放)

如下《职业经理人的婚恋观》原价199,春节限时特价99元(也是最低价), 涉及19个婚恋知识点的深度解读,看完你将收获正确且自信的婚恋观,在人生大事上少走弯路。 有需要的群友可如下长按二维码领取,首页有试听。

进内推群,备注【 幽哥内推
进30万跳60万群,备注【 60
进幽学年会群,备注【 年会

有问题可以如下星球提问


干货文章可如下点击阅读:
1, 幽哥精华干货汇总
2, 普通人,如何发展事业(深度总结)
3 到底如何买房?
4 男女求职思维的不同点
5, 女孩如何考虑婚姻和生育,才能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想各城市职场交流群,或者参加线下研讨会与更多职场同道中人一同进步,打破观念固化,优化简历,副业开拓,PMP NPDP 中级经济师考证,职场蛙历年文章合集PDF,工商注册,注册gmail等可以添加微信:francis3090

一对一咨询,如下扫码:


如下点击阅读原文,可领取《真正的跳槽技巧》,已有4100+群友在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