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主要由三张表及附注构成,三张表分别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每张表又分别提供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
母公司就是上市的股份公司本身。而合并报表则包括了上市公司本身及其控制的子公司、孙公司等。由于子公司、孙公司,也是企业经营的重要部分,所以我们通常关心的经营数据,都来自合并报表,是用母公司的经营情况,加上其旗下控制的子公司、孙公司、孙孙孙公司的经营情况合并。合并时,会抵消掉这些母子公司、子孙公司之间进行的交易。
最重要的报表,是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企业在12月31 (或季度末) 结束那一刻的定格照片。提供那一刻的资产、负债以及净资产数据。
资产负债表,是最不可或缺的表。没有损益表,可以用资产负债表的期末净资产,减去期初净资产,再考虑分红和资本公积变化情况,自己算出净利润。没有现金流量表,也可用资产负债表期初与期末的现金差异,算出本年度现金的变化。
资产负债表,很容易看。忘掉那些容易让人糊涂的专业术语。记住一句话就可以了:表的右边,是钱的来源。表的左边,是钱的去处。
钱的来源,无外乎借债或股东投入。所以,资产负债表的右边,分为负债和权益两大项。它告诉你,公司的家当里,有多少是借的钱,有多少是股东的钱。依照需要还钱的次序列出来,越早需要还的,放在最前面。股东投入不需要还,所以放在最后。
钱的去处,组成企业资产。资产按照可变现的便捷度排列。最容易变现的当然是现金,放在最前面。最不易变现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什么的,放在最后面。
逐项看过去,公司家当一目了然。对照以前的表格看,可以知道每个单项怎么变的。闭上眼,想像自己是老板,把各类资产如此如此的腾挪,想想他为何这么做,做的对不对,是看财报时最享受的事情。如果自信心不够,就把所有的数字同比例缩小到自己能驾驭的级别,然后再冒充老板 。
跟同行比照着看,看不同类别在总资产里占比有何不同,思考为何不同,这个不同是优势还是劣势。尤其是应收票据、应收帐款、应付帐款、预付款项、预收款项等项目,可以看出公司与上下游之间的地位,展示公司竞争力的强弱。如此,资产负债表,大致就算消化了。
新手,一定要训练自己适应三位一逗点的数字长度,条件反射的找到百万和亿。初期,可以视公司规模,惯性四舍五入亿或百万后的小钱 (一笑) ,让自己轻松点、冒充老板也踏实点。
损益表,最简单,市场最喜欢看,也最容易造假。容易造假的根源,是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名词解释自行百度,这里记住一点即可:因为权责发生制,所以没收到的钱,也可能被算作收入 (在资产负债表里记录为应收) ,而已经付出去的钱,可能不被记录为成本。当然,有些企业刚好相反,收到手的钱,不记录为收入,没给出的钱,记录了成本。
收入之下,依此是成本、税收、费用,很容易理解。收入减去它们,就是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加上一些营业外的偶然收入或支出 (营业外收支占比大的公司,一般要警惕,都是些不让人省心的货) ,便得出了利润总额,交掉所得税后,剩下的便是净利润。强调一句,很多新人不知道的常识:上市公司报告的收入数字,是不含增值税的收入。
成本、税收、费用各自占总收入的比例,与同行对比,与历史对比,如果比例比较异常,就需要去财务报表附注里,寻找对应解释。如果解释不那么合理,就需要怀疑和警惕。对投资而言,宁可错杀一千决不放过一个,是金玉良言。
并非每家参与报表合并的企业,都是由股份公司持股 100% 的。所以,那些其他股东持有股份,所对应利润或亏损,需要从合并报表里去掉。这个项目就叫少数股东损益。去掉了它,剩下股东净利润,报表上名字拗口,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除以总股本,就得出每股盈利。每股盈利除以股票价格,就是收益率。收益率的倒数,就是市场最常用的指标 — 本益比 (price/earning) ,简称 PE。和私募股权投资 (Private Equity) 的简称一样,别弄混了。
现金流量表,最简单,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做的流水帐汇总。卖东西收了多少钱,买东西花了多少钱,缴税多少钱,给工人多少钱,多少钱做了投资,以往的投资赚了多少钱……一笔笔流水帐,合并一下同类项,写给你看便是了。
现金流量表,最准确的数字是期初现金总额、期末现金总额,以及二者的差:现金净增加额。其他的数字,据说可靠性要排在前两张表之后。
由于现金的收益率为零,所以无论个人还是公司,都不会持有大量现金的,而会选择将现金存银行搞理财什么的。这类东西,被称为现金等价物。
提醒个小问题:资产负债表里的货币,不一定都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曾有一位 QFII 研究员问说为何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数值,和现金流量表的现金余额数值差几十亿。其原因,是有些特别约定不能随便动用的钱,例如存进央行的准备金,有特别约定取款条件和期限的存款等,算是货币但不算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为条理清楚,现金流量表将现金流量分成三大块: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经营活动,是企业提供商品或服务,收入的现金和支出的现金情况。投资活动,是企业扩大规模的投资,或者对外的投资及其当期收到回报的情况。筹资活动,是企业筹钱 (借债或者发股) 收到的钱以及为此付出的成本及红利的分配。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负的企业,通常日子不好过 (银行除外) 。这个不用解释都懂,就是平常说的入不敷出。这种企业,无疑要靠融资 (借债或发股) 过日子,所以对应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一般为正。当然,控股类公司,主要收入是投资对象分红收入的,也例外。
对于企业扩张进行的对内对外投资,一看投的项目是不是在企业能力范围内的。通常,跨行业扩张,不妙的机率大;二看投资回报率。新下注的项目,投资回报率如果不是显著高于社会资金平均回报水平,管理层就是乱来。反之,就是对股东有利的投资。
财报里还有一张《股东权益变动表》,偷偷告诉你,笔者一般不看,搞不懂在那要看什么东东。有经验的,敬请不吝赐教,先谢谢了。
两千多家公司,每家公司的年报不低于十万字,也就是总字数不低于两亿,就算你一年有三百天读年报,一天也要读相当于一本《三国演义》,这不现实。
受精力所限,设立一些简单的规则,缩小自己的关注圈,在圈内去挑选,这是每个投资人都必须要面对的事情。规则,依赖于自己的投资理念,此处不展开了。老唐自己,是不看 ROE (净资产收益率) 低于 15% 的企业,不看上市未满五年的企业。每一种规则,都可能放掉一些大股,也绕过一些陷阱,是硬币的两面,摸索取舍吧。
选定了大致要看的股票后,除了三张表以外,董事会报告和重要事项,是必须细读的内容。尤其是董事会报告,最好是多年的连在一起读,可以看出董事会说话是否可信,对市场判断是否准确,对企业掌控力是否可靠等等。
三张表中的任何疑问,都需要在附注中去找解释。其实,附注最好是逐字细读一遍,通常的投资者没什么耐心去读附注。实际上有些必须披露,却不太想让你明白的东西,都在附注里。要想取得比较优势,别人不读的东西,你得读。
财务报告的其它项目嘛,在第一次读的时候,认真点,逐字读。后面再读的时候,就可以一眼瞄过了。还有开始的那些摘要,反正要读原表的,摘要可看可不看。这样节约不少时间。
一般来说,企业上市时的招股说明书,讯息量通常丰富,比年报要大很多。对已经产生兴趣的企业,招股说明书不可不读。不难理解,想跟人要钱时的讲解,和钱已经到手后的汇报,态度通常会有差异 (一笑) 。补充一句,很多企业和招股说明书同时推出的,还会有一份“招股说明书附录”,讯息量也不小,别漏掉了。
一般来说,初学者先从大公司的财报看起,是个不会错的决定。
来源:i投资
扫码下载进门财经
☟
声明: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公众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本微信公众号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读者应对本微信公众号中的内容自行加以判断,并承担因使用内容而引起的所有风险;不应以本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进门财经无法且不会对因读者使用本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