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沙轻机枪
大家好,我是头像机枪一样秃秃秃秃的排版少女梦小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爆发对人类社会而言是灾难性的,数以千万的生灵惨遭荼毒,对世界各国的人文、经济都造成了深重的影响。
▲战争对人类社会的迫害无疑是惨痛的
但从另一方面而言,也从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在武器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一战期间出现的各式轻武器,既有颜值党也有实力派,但唯独有一款武器既不中看也不中用,那就是被公认为枪界耻辱的绍沙轻机枪。
▲被钉在耻辱柱上的法国绍沙轻机枪
绍沙轻机枪采用的是枪管长后座原理:当膛内的子弹击发之后,枪管和枪机并未立即解锁,而是共同后座至机匣底,然后再由内外嵌套的两根不同长度的复进簧分别推动,在枪机解锁后枪管先行复进、抛壳,再由枪机继续复进、推弹入膛完成循环。
▲绍沙轻机枪的枪管长后座工作原理
这种看似“另辟蹊径”的设计,正是绍沙轻机枪失败的一大病因,这种复杂、繁琐的自动原理,致使枪械在使用中只要有一环出错就全线瘫痪,尤其是对于当时并不先进的制造工艺而言,这也就是为何尽管绍沙轻机枪已经将理论射速低至250发/分钟,但仍然是“3脚油门1刹车”,实际射速恐怕还得打个75折。
▲绍沙轻机枪三发一卡壳
实际射速还得打个75折
其次,由于占重比较大的枪管和枪机一同后座至机匣底,在射击时对于肩部的冲击也较大,所以在现代轻武器中,枪管长后座并不多见,反倒是常见于一些火炮和一些半自动霰弹枪中。
▲由于采用了枪管长后座
绍沙射速缓慢但后座力很大
绍沙轻机枪不仅把自己生生活成了一把射速缓慢的“8mm小钢炮”,而且对风沙泥尘“情有独钟”。作为回旋式闭锁的关键构件,绍沙轻机枪的枪机螺旋槽却常年“裸奔”在外,倘若有太多污垢进入其中,就可能导致枪机闭锁不到位甚至哑火。
▲绍沙轻机枪的枪机螺旋槽暴露在外
已然没有实力可言的绍沙轻机枪,却偏偏还碰上了锥度极大的8mm勒贝尔步枪弹,仅仅20发的弹容量就打成了个半圆。而且和枪机一样对风沙是“坦诚相待”,半月形弹匣的一侧全部镂空,看似减轻了体重还能便于查看弹余量,却成了沙尘最好的栖息所,甚至绍沙轻机枪75%的故障都是由于弹匣供弹失败,士兵有时还需要在弹匣内刷油以减少故障率。
▲半月形弹匣不仅丑
而且一面镂空很容易进沙尘
如果说设计上的问题还只是“先天残疾”,那么绍沙轻机枪在战时的粗制滥造就可以说是“严重营养不良”。
最早负责制造绍沙轻机枪的Gladiator(角斗士)公司,本是一家生产摩托和自行车的本分企业,却因为战争的爆发而不得不“为国造枪”。
▲能造好自行车的企业
造枪肯定也不会差到哪去…
然而由于制造能力有限,加之为了赶工提进度,枪管和枪机所使用的钢铁较为劣质,在连续射击120发左右,绍沙轻机枪的枪管就会因为热膨胀而在后座时卡住无法复进,只能静静地等待枪管冷却才能继续射击,所以250发/分钟的射速在打个75折后,可能还得因此来个满120减20的优惠活动。
▲疯狂一分钟的李-恩菲尔德步枪:
绍沙也敢说自己是机枪?
而且一支绍沙轻机枪的很多零部件的生产任务还被分给了其他一些外包公司,致使最终在角斗士组装时,这支机枪的零件公差尤其的大,严重影响了射击精度。
▲负责制造的很多是非专业车间,致使公差很大
所以尽管法军在战前训练士兵“迈开腿、端起枪”,将绍沙轻机枪作为跟进火力使用以增强普通步兵的火力。然而在战时面对这样一支高故障率的伪机枪,法军士兵们表示:这个真不敢!
▲法军期望士兵这样端起
绍沙轻机枪冲冲冲
▲李云龙团长用捷克式给法军做个正确示范
不仅是遭到了自家人的嫌弃,就连远道而来的美军也表示对绍沙轻机枪难以接受。当1917年美国远征军到达法国后,热情好客的法国人说道:“听说你们大老远过来也没有机枪使,我这有个很不错的绍沙轻机枪,我给你改成.30-06口径,这样你用着也方便。”
▲上为.30-06版本,下为8mm勒贝尔版本
而这一改,却将本就名声不好的绍沙轻机枪彻底搞臭了。在改用了锥度较小的.30-06弹后,虽然弹匣开始直起了腰板,但装药量较大的.30-06弹在绍沙轻机枪中出现了比8mm口径更大的故障率。甚至当美军检查员已经在工厂剔除了近40%的不合格的绍沙轻机枪后,剩下的60%在交到美军手时仍然难堪一用。以至于美军最后也不得不使用8mm口径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