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EDU投资人俱乐部
i-EDU教育产业投资人俱乐部是一家布局海外教育投资的教育垂直媒体研究机构。由超过300名投资人、30家上市公司、45家VC、32家PE及12家券商组成。通过打造媒体属性的智库,融合一二级市场投融资数据,成为教育行业投融资信息服务供应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康石石  ·  我在金匠找到了自己! ·  2 天前  
桂林晚报  ·  刚刚开幕,免费开放!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EDU投资人俱乐部

i-EDU专访丨朴新教育CFO王鹏:投后管理能力是核心竞争力

iEDU投资人俱乐部  · 公众号  ·  · 2018-08-06 12:05

正文

“取势、明道、优术”, 取势为要。

取势,远见也。


近年来,K12课外辅导头部机构不断“开疆拓土”进行市场下沉,让二三线K12课外辅导行业在短短几年之中“变了人间”,面对全国性品牌的竞争,地方中小机构的日子也不再安逸。对此,朴新教育CFO王鹏认为,企业的发展,除了依靠团队的运营和协作能力,重在顺势而为。


一、上市之路,感谢探路者

二、从“纺锤形”到“哑铃型”,机遇诞生

三、朴新模式下的1234

四、投后管理是核心竞争力

五、资本寒冬是试金石



朴新教育从成立到赴美上市不到4年。通过投资、收购整合和自建, 朴新教育已经覆盖全国19个省份、35个城市,建有397个学习中心,收购48家中小机构 ,拥有超过4000名全职教师及教学顾问,2017年学生总数达127.6万人。招股书显示,朴新已成为中国第三大综合性课外辅导集团,2017年营收12.8亿元人民币,较2016年的4.38亿元,同比增长192%,2018年第一季度,朴新教育平均续班率达78.9%。 近日,i-EDU走进朴新教育,独家对话朴新教育CFO王鹏,探索朴新成长的秘诀。


上市之路,感谢探路者


身处教育行业的资本证券化黄金期,朴新教育一上市就引来不少关注。新东方从成立到上市用了13年,学而思用了7年,而朴新则不到4年。朴新教育CFO王鹏认为,朴新之所以能顺利上市并且得到市场关注,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首先应该感谢新东方和好未来等头部机构, 如果没有他们这些先行者在前面趟这条路,教育机构的模式和赛道不会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朴新IPO也不会如此顺利。


其次,从宏观上看,大势如此,市场进入到演化阶段。“头部机构这两年从业务到资本市场,都展现了良好的增长路径,资本市场的投资人收益良多,也愿意将目光放在朴新身上。”他补充说到。


从“纺锤形”到“哑铃型”

机遇诞生


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2015年以来,K12课外辅导市场头部机构加速增长,大机构与中小机构逐渐拉大差距。沙利文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K12课外辅导市场份额为5205亿,按收益计算,全国排名前5位的企业占K12课外教育市场的4.7%。剩下的市场被大量小、散、乱、弱,水平参差不齐的玩家占据, 王鹏表示,教培机构作为连锁服务业一个分支,行业集中度都会不断提高,最终从“纺锤型”进化成“哑铃型”,逐渐向头部集中,这是历史规律。


谈到头部机构之间竞争的问题,王鹏很看得开,他认为头部机构间,只在表面上存在产品层面的竞争。“头部机构从2015年左右采用特价班战略,市场打得火热,颇有‘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架势。但事实上,头部机构从收入到利润、再到学员人数,每一项都在高速增长,远超身后的中小机构。”


1

宏观选头部,微观拼产品



培训市场从宏观上看,是不存在竞争的。家长不管选择新东方还是好未来,亦或是朴新,其实都是在选择头部机构,从这一角度看,是不存在竞争。


从微观上看,家长作为个体的选择是单一的,同科目之间的课程是存在竞争的。同时,从特定校区来看,校区之间也会存在竞争关系。 但是微观层面的头部竞争,拼的是产品的竞争力。 王鹏表示,因为学习的过程不可逆,对于结果导向的辅导培训业而言,家长可能给每家机构的机会就是一期课程,如果没有看到切实的提高,很难保证客户对品牌选择的连贯性,毕竟可以选择的机构太多了。


在品牌方面,朴新采取双品牌模式,这是朴新从战略角度做出的决定。统一品牌对于产品跨区域消费有好处,因为可以享受品牌溢价。但是在K12领域中,最大的特点是本土消费。K12培训反馈周期短,教学效果提升,家长就会续班。


2

低层级造就的黄金时代



在多数市场进化过程中,必然有企业达不到行业平均增速,中小型机构在增量和存量方面都会让渡一部分市场份额。但在K12课外辅导行业中,中小微型机构所占据的4700多亿的存量中,虽然玩家水平参差不齐,但却因为行业地域性强的特性所限,很长一段时间中小微机构经营的都很不错。


王鹏对i-EDU表示,这得益于过去市场的低层级,不仅市场分隔,而且容量巨大,且又是刚需。对于K12教培行业而言,家长们 受地域所限,时间成本、天气阻碍因素,造成了教学点辐射半径小,客户区域流动性差 ,所以行业特点给了众多分散的中小机构更多生存的空间。


3

大势所趋,中小机构可增长收窄



但是历史的趋势不可阻挡,近两年中小机构的生存状态不复往日光鲜。 从宏观的角度看,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政府监管更加严格,从牌照获取到消防到备案,合规成本增加,中小机构面临的市场环境趋严。


从微观的角度看,头部机构不断渗透,带着高阶打法而来,再加上中小机构本身的产品缺乏竞争力,溢价程度不够高,造成中小机构的可增长空间收窄。


“这也就是很多机构愿意跟朴新合作的原因,除了看好朴新这个团队,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可增长空间收窄,朴新在做的事情就是去整合那95%的市场,然后给它赋能,其实只要能理解朴新整个逻辑,很多问题就不言自喻了。”王鹏对i-EDU表示。


朴新模式下的1234


1

整合:边并购边赋能



“朴新模式在中国像是一个创新型的事,实际上在世界范围里面就是个共识性问题,已经有无数人走通了这条路 真正有经验的投资人,只需要看几个关键指标,就很明白朴新在做的事。”王鹏这样解释朴新模式。


过去朴新收购的机构中,有近2/3是亏损的,王鹏笑称这不意味着朴新是专门买亏损机构:“大家对朴新模式不是特别理解,因为是百分之百收购,所以合并报表以后,导致朴新在2017年到2018年第一季度处于亏损状态。这是因为朴新起步的时候资本数量不多,买这些机构会比较容易,如果是收购各方面运转良好的机构,可能买几家钱就用完了。”


朴新收购与“优秀”标准有一定落差的机构, 是因为有落差就有势能,有势能就可以赋能,赋能后,这些机构就能够得到增长和提升。 他如是说道。


2

产品:标准化和本土化相结合



与二三线机构的产品相比, 朴新的优势在于创始人本身在行业有很多积累,把自己过去的教学、师训、家校互动的经验做了沉淀,形成标准化的内容, 赋能给收购的机构,但是朴新在整合赋能的过程中进行了进化,即在整合过程中进行了本地化处理。


“教学设计必须严丝合缝的符合当地的考试习惯,即使是99%的本土化,在家长眼中可能也是失败的。 因为,可能有学生就因为那1%没考过其他同学。虽然对于整体而言,1%看似细微,但是对于个体而言,1%就是0和1,因为孩子的学习过程是不可逆的,家长是不愿意赌的。”王鹏强调。


教学产品需要不断进行迭代,低龄段的数学产品,可能靠一个产品横扫中国,因为知识点、公式、算法都是固定的,但是年龄阶段向上、多学科扩展后就不能用“一套内容走天下”了。对此,王鹏表示, 在产品更新过程中,该踩的坑都要踩,然后再做一些微调。


3

布局:打法需要升级



对于是否要扩展到四线城市,王鹏表示,目前已经通过双师模式进入四线城市。四线城市单一的市场体量不够大,但是四线城市多,拥有足够的市场容量,但是打法需要升级,需要符合当地人的习惯。


“但三四线城市投入的精力需要和一二线城市有一个中和。如果一二线城市只挖掘了三分之一,那就还需要继续投入,毕竟在一二线城市,市场还是很大,扩张是动态的过程,但是三、四线城市一定还会做。”王鹏强调。


4

实力:取决于扭亏速度



朴新目前的财务状况依然处于亏损状态,而之前收购并表后带来的亏损,注定需要时间来消化。 王鹏表示,虽然企业盈利会比亏损好,但在朴新模式下,投资人的衡量指标,在于扭亏的速度,而不是盈利或亏损的绝对值。 朴新在IPO时已经很充分的披露,之前并购的机构,在2015年-2016年已经在盈利。但机构从亏损到盈利,需要一个周期,因此现在亏损是很正常的。


从亏损到盈利有一定难度。而一旦进入增长,就会有惯性。这意味着,之前所有的坑不但填平,且从组织机构到人才梯队、内部培训都已经搭起来且已经起作用。


市场更看重企业被收购时的资产经过1-2年经营以后的趋势。“对于被收购机构,重要的是,今年能不能做出增长,增长的同时,能不能收窄亏损,只要收入涨上去,亏损减少,则投资人则认为这一趋势是良好的,就会在市场上得到正向的解读。”他强调。


投后管理是核心竞争力


王鹏认为,收购的本质就是做投后管理。收购行为本身含金量并不高,但是能做好投后管理,才能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 未来培训机构想要有效的渗透到更多、更深的市场,还是看其自身的整合能力和运营能力。


1

把控节奏,消化冲击成本



收购标的过程中必然要去消化冲击成本。 收购标的从接手整顿,到最终能达到稳态,会有一个“U型”的过渡。 “直接从下坡变成上坡这是不符合现实的,其次是进场之后要做合规梳理,也要付出一些成本。这是中小机构普遍的特点。”王鹏对i-EDU解释道。


他说:“以老师全职化为例,通过一边替换兼职老师,一边招聘全职老师,把握节奏,这两个过程是互补的,因为要对学生、家长有交代。”


2

管理动作不打折



“管理动作没有太多的难点,但是,所有的教学动作要不打折扣的执行到位。这是个乘数效应,如果每个环节动作都有点小问题,那基本上就什么都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了。所以一定要有些方面很厉害,有些方面没有短板,另外一些方面没有明显短板,才有可能打败别人。”王鹏说。


3

好种子,只是缺合适的土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