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体式,瑜伽动作,瑜伽造型, Postures... 不管你怎么称呼,凹造型就是凹造型,和瑜伽没有什么关系。
这就是说我们可以凹体式但是并没有做瑜伽,也可以做瑜伽而没有凹体式。
确定了这点你就可以自己评价那些乱七八糟的什么啤酒瑜伽,狗瑜伽,空中瑜伽,巧克力瑜伽...等等明天还不知道有什么新的幺蛾子到底算什么了....
但是当这两件事情同时发生的时候,天哪,不得了... very powerful, 厉害了体式锅。
你如果问我瑜伽体式是什么?我说它是一篮子..很多东西:
Sthira Sukham Asanam 舒适稳定
一个造型之所以可以称得上是瑜伽,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品质:舒适,稳定
总是先开发稳定性再追求灵活性:先在体式中稳定再追求跟多身体运动的性能。
稳定性起于根基,首先要用手和脚来建立一个稳定的根基,就像我们搭盖一个建筑,从根基开始向上搭建,假如根基不扎实稳定,其他的就无从说起。
就像高档瑜伽垫(土豪、不弃)中间的一条线,如果没有的话你可以补脑,从这条线向上的一条身体中线,你的双脚的根基骑跨在这条中线,保持身体的稳定。还有一种中线就是人身体脊柱和脊柱的垂直线,在体式中我们感觉身体的能量收拢向这条中线。 中线的另外一个理解就是我们人生和生活的中线:核心价值观。
呼吸对于瑜伽来说非常重要,呼吸帮助我们保持专注和放松。我们的呼吸在那哪里,大脑也会在哪里。 假如呼吸凌乱拧巴,我们的大脑也会很挣扎。 假如呼吸稳定,平静和均匀,大脑也会平稳。呼吸的状态决定的我们的内在。
在瑜伽练习中我们伴随着呼吸来移动,保持一个平稳的专注的头脑。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一个练习者调整自己体式执行的方法来保持一个流动,有节奏呼吸的模型,这就是瑜伽的呼吸。而且随着我们练习能力的提高,我们呼吸的能力也会随之拓展。
人的身体很紧是有一定原因的,你的身体在试图在你坐着,站直和移动的时候给你最大程度的支持 - 紧,是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但是当身体在动起来的时候,面对的身体的现状,当你身体一个部位相对比较紧的时候,这个部位的上面和下面就会更多地参与这个动。你的胯很紧最后搞得你腰疼或者膝盖疼就是这个道理。
当你凹一个造型的时候,你的身体总会有那里需要强化,有另外那里需要打开。所以力量和柔软总会是一对搭档,总是在你的身体上并存的。只有这两者取得了某种平衡你才可以说身体真的变得很强大。
一个体式造型有点像一个设计概念,是个指导性的东西,而不是总结性的。 所以我们一说到一个asana -一个体式,总会想到这个体式的大概形状,比如我说三角式,我们脑子里都会出现一个概念;但是你的三角式,肯定会看上去和其他人的三角式不一样,因为很多因素都会对这两个造型有影响:不一样的身体,不一样的经验,是否受过伤,学习的经历,瑜伽派别的影响,甚至是很小的一件事,比如一个人吃过早餐另外一个没有吃过。
对体式造型进行调整,降低和增加难度叫做体式的变体,做体式的变体可以帮助我们安全的练习。
有人说瑜伽是身体和头脑的连接,实际上,没有身体和头脑的连接,因为身体和头脑本来就是一个,它们从来没有分开过。身体是脑的粗糙的部分,脑是身体精细的部分。人类用概念,逻辑和解剖刀分开这两部分是因为科学观的局限,瑜伽对待身体和头脑是作为一个统一体对待的,凹体式是凹身体,也是凹大脑。
瑜伽的益处只能来自持续的有规律的练习,这个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道理。是穿石的水滴。
真正的老师,Sat Guru, 在每个人的心中。练习瑜伽就是让我们可以听到这个真正的老师的声音,或能够听得更清楚,能够有力量和勇气从这个声音出发去行走在世上。
文章结束之前,路路编辑一脸严肃相地问你 - 瑜伽,你说你今天练了,那你打卡了吗?不打卡岂不是见证奇迹的机会就没了,不打卡你怎么连接同修者的能量呢?打卡,赶紧的!-
打卡工具点这里了解一下
。
|路路的瑜伽知识专栏|是未来阿斯汤加瑜伽之路原创文章的首选发布平台;专栏上线之后,所有有深度的原创文章将不继续在阿斯汤加瑜伽之路公众号平台上首发,原创写作发布将向在小鹅通平台上的付费瑜伽知识专栏倾斜。
按图识别二维码围观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