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时代网
解读信息时代的商业变革;以调查见深度;以商业故事见功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商业评论  ·  杭州父女卖钓鱼装备,年进账5个亿 ·  8 小时前  
商业洞察  ·  暴亏200多亿,高仿汽车之王,悬了! ·  昨天  
21世纪商业评论  ·  1300亿泡泡玛特,走出盲盒 ·  昨天  
新民晚报  ·  胖东来道歉!承认管理中存在问题 ·  2 天前  
新民晚报  ·  胖东来道歉!承认管理中存在问题 ·  2 天前  
FT中文网  ·  DeepSeek的意义不仅止于改变AI游戏规则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T时代网

蚂蚁金服又下一城!公共交通要变天

IT时代网  · 公众号  · 商业  · 2018-05-07 15:30

正文

作者  |  启明

来源  |  锌财经(xincaijing)


网约车的“补贴大战”,曾经一度让人忘记了公共交通的存在,而共享单车排山倒海的红包和推广,似乎也让各地的公共自行车不被青睐。


但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对大部分人来说,每天网约车上下班并不现实。没有“补贴”,司机越来越少,平台抽成提高,网约车的围城里, 消费者又回到了弱势方的地位。


而摩拜和ofo的相继卖身,更是证明,纯市场的企业竞争,并不能让公共出行变得美好。



公共交通属于城市基础建设,政府、企业、老百姓,构成的三角关系,各有各的立场,各有各的需求。


政府、企业、老百姓都想要变革和改善。


政府想要改善公共交通拥挤、效率低、体验差的现象,公交公司和智能卡公司,要提升效率,要创收,而老百姓要便宜,要便捷,要透明。


政绩和民生从来都不是容易的选择 ,更何况还不是二者选其一。


投入和产出,效率和成本,所有的协同和矛盾,同时出现并需要一起被解决,需要一个第三方介入。




在商言商,反过来想,第三方作为协调 “权责利” 的核心,又应该如何衡量自己的受益和得失。


2G、2B又2C,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局 ,也是一门很复杂的生意。


在世界银行总部普雷斯顿礼堂前, 蚂蚁金服董事长井贤栋说道,“到2020年前,使全球10亿未享受银行基本服务的成年人都将获得金融支持”。


在那之前, 13亿中国人的出行问题, 蚂蚁金服可能能更快解决。




01

老派公司们解决不了的新鲜问题




公交、地铁、公共自行车,都属于城市内的公共交通,尤其是公交,比地铁早诞生数十年,在国内 二三线城市,地铁还是个新鲜事物。


早年我国有个外号,叫自行车大国。公交车在那个年代,上车需要向乘务员买票,那时候,乘务员都有一个挎包,走起路来,里面是叮叮咚咚各种硬币碰撞的声音。


“杭州公交有95年的历史,解放前就有公交了。”杭州市公共交通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吴存钱,此前在杭州公交多年,是个30多年的“老公交”人,他告诉锌财经潘越飞,目前杭州公交拥有超过 8200 辆公交车和 2.3万 员工,是一个集团,一家综合性的公司。



以杭州公交为例,以往每天收到约170万零钱,约占公交票款金额的48%,而清点这些零钱的团队,超过了200人, 还需要银行专车,一车车拉走。


这些硬币是钱,但好像不那么值钱。


据业内统计数据,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坐公交、地铁的现金占比,除了公交卡之外约在 20%-30%


然而,这并不是全国公交交通系统被人诟病的核心原因。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公共交通系统,加上乘客完成最后一公里,以及等车、换乘等步骤,从A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大约10公里/小时, 仅相当于自行车通行的水平,远低于私家车。


因此,例如70%的上海市民,如果有别的办法出行,就不会选择公共交通。”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表示。


这也就不难怪,为何共享单车这样随停随用的交通工具,能够有如此高的日活和估值。



当然,政府在公共交通的投入上,是下足了功夫的。


《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公共汽电车数量为65万辆,增长7%;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56786条,增加3997条;运营里程106万公里,增加8.8万公里。


事与愿违,2017年,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量却较2016年下降了3%,从2014年的781.88亿人次,降到了2017年的722.87亿人次,连续三年保持下降。


一面是政府不断投入的资金和人力,一面是逐渐萎缩的客运量, 和大众对公共交通系统的各种不满,这个结果恐怕没有一方是满意的。


有意思的是,2017年,具备路权、信号优先的BRT客运量同比增长了24%。但一个城市不可能随处都是BRT,而且仅仅做到这样是远远不够的。


在这个智能手机人手必备,消费者被第三方支付快捷方便所惯坏的时代里, 人们还在投币坐公交或者用纸币买地铁票, 怎么看都有点荒诞。





02

任何年代,技术突破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一般智能卡公司完全自己做,是承担不了这样的成本的。”杭州市民卡中心董事长徐晓说,十年前公司做线下时大概有200多号人,而3年时间,公司招募了200个互联网技术人员。


传统智能卡企业在特定区域通常处于相对垄断的位置, 无论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能有几分,这张卡,就是你唯一的选择。


时代变了。


“上了移动互联网之后,用户是直接拿市民卡的体验服务和支付宝比较。”徐晓的意思是,公司花了三年时间,耗费如此多的技术人员做成的产品, 依然和支付宝APP的用户体验有很大的差距。


要知道,杭州市民的盈利能力是全国排名第一,依然无法在用户用脚投票的年代里,满足市民的需求。



同样的困境,在公交公司身上,也可以窥见一二。


“2015年,杭州公交就开始尝试用移动支付,和支付宝进行对接。”吴存钱说起,G20之前506公交车的试验情况,杭州公交是第一家上线扫码支付的,用户一开始是不适应的,毕竟当时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被认为是主流解决方案,各大厂商的方向都是NFC植入手机。


在技术方向的选择, 及时调头比最初赌对来的更重要。


早在2014年6月,支付宝就和住房、城乡建设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合作,将带有NFC技术的手机变成了一张“城市一卡通”。


当时ApplePay红极一时,讨论NFC等同于无形装X,且自带流量。


但事实上,NFC和二维码只是在前端的近场支付技术不同,后台所需的技术几乎是一样的。而NFC对配套设备及产业链协同的要求之高,需要改造的产业链之巨, 不做大量投入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而即使做了这样的投入,用户也未必买单。


现实世界中,中国移动曾经想过也做过,但是如今再未提起。



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对于公交集团、智能卡公司,并不是一个好啃的香饽饽,且非常烫手。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传统观点,依然是集团公司和政府单位的保守做法。


所以创新,远没有那么容易。


以支付宝首创的“双离线二维码支付”技术为例,0.3秒内,保证了闸机、手机双双离线的情况下,市民可以刷卡乘车。


但这个看似简单的技术,支付宝用了三年多时间,如果是公交集团或者智能卡公司进行研发,恐怕今天我们还用不上这个技术。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03

耐心等风来,然后才能顺势而为




随后,银联也加入战局。互联网巨头和金融机构,使这个战场变的分外热闹。


以杭州公交为例,其推出的移动支付, 不仅包含支付宝二维码,还有银联云闪付,公交IC卡、市民卡,还有电子公交卡。


“(使用虚拟电子公交卡)最大的好处是,对个人行动的整个轨迹能够数据化。”吴存钱说,推广移动支付时,最大交易量一天可达几十万笔。



活动期间,支付宝推出了周五免费乘车,银联更是打出最低只要1分钱的口号。


公交公司不仅仅需要知道, 有多少人用了移动支付,更想要知道的是,哪个车站上了多少人, 而这些人之中,又都有谁谁。


移动支付仅仅只是产业升级的起点,公交地铁服务中,客流的数据化才是整个过程中的关键。


“把原有大颗粒的数据,按照经验、线路这样的分配模式打散,化整为零, 根据用户数据的匹配度和需求来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蚂蚁金服的刘晓捷说,未来的一切都需要在大数据化、信息化的基础上,移动支付是未来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基础。


这个事儿,急不了,也急不得。



2015年至2016年间,不少早期公司曾瞄准了公共交通结合物联网的出行解决方案,当时用的是ibeacon,一种蓝牙设备。


据了解,浙江的某家车载传媒公司,一夜之间,对一整条线路的公交车进行了改造。改造也不复杂, 只是将ibeacon植入公交车中 ,用户在乘车期间,只要打开手机蓝牙,就能通过微信,接受到推送,而“摇一摇”还可以更换页面。


结果证明了,只有创意,而忽略用户行为习惯或者使用场景,是行不通。


技术的风口,常换常新,政策的春风, 错过了恐怕就真的错过了。


广州羊城通副总经理苏浩伟说,“终端改造更新的费用,是由专门终端的单位——公共交通数据中心负责,以他为主进行投入,还有设备厂商、腾讯、支付宝一起来合作相关运营上的补贴,改造后实体卡、第三方支付、银联都能够支持。


仅以广州市为例,终端公交车超过 1.4万 辆,全国则有 65万 多辆,加上地铁的轧机,其改造费用恐怕国内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在短时间拿出那么多现金。


公共事业由政府牵头,自然合情合理。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到,“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而十九大报告更是把交通强国放在了重要位置。


吴存钱说,杭州公交最早和支付宝进行对接是在2015年底,但直到G20前(2016年8月),第一批试验用车才正式更新装备,而接入高德地图、路网信息,和阿里云、数梦工厂,包括和口碑、蚂蚁金服的商务合作,也是2017年的事情。



政策先行,一切才好开展。


只是即便一切具备,这件2G、2B又2C的事情,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简单生意。




04

2G、2B又2C,听起来美,做起来难




“作为一个传统企业,我们在数据技术层面有所欠缺。”武汉公交集团信息中心主任肖英说,早在2015年,武汉公交集团就逐步推进信息化建设,与杭州公交大约前后脚的关系,到了2017年,武汉公交也展开了与支付宝的全面合作。


与从前的IC卡相比, 扫码支付能够直接对应人的身份和详细上车地点, 这对公交公司的整体运营和调度,线路线网的开发,都起到了推进作用。


根据武汉公交大数据显示,10.2%的乘客需要换乘两次,而居住地与地铁最近距离在3公里以上的乘客,有近30%是地铁与公交不接驳(即无法就近换乘)。



简单来看,借助大数据和优化系统,调度这件事情,有理可依,并且变的简单和容易,从前一个调度员管1-2条线都是非常吃力的事情,而现在,可以根据需求较大的区域开设公交进行缓解和疏通, 减少乘客换乘次数,提高公交出行效率。


“如果以前我们的出行成本是一个小时的话,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可以缩短差不多30%以上的乘车时间。”肖英分享,武汉公交手机APP的累计下载量超过 560万 次,日活接近 40万 次。


但线路优化,乘车体验的改善依然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这是再多附加值都无法改变的基础问题。毕竟,无论哪个城市, 严寒还是酷暑,早晚高峰时间,车站永远是一幅人们翘首以盼的景象。


乘客不会因为公交或者地铁成为了网红,就忘记拥挤和摇晃。


而调度一个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远没有那么简单,光有政府和公交公司是远远无法实现的。


早在2014年到2015年, 阿里云跟饿了么就有过类似城市大脑的商业合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