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各省司法厅、律协十分重视推动涉外法治建设。
在相关立法、涉外法治服务平台建设升级、律所出海、涉外执法司法体制机制、涉外法治队伍培养扩大等方面开展了工作,并总结了以往的成果。
这些行动是对中央要求的落实。
2023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涉外法制建设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
,强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
2024年3月29日,人民日报整版探讨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所长肖永平、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柳华文,分别发表了题为《加快推进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快培养涉外法治人才》、《完善涉外法律制度》的文章进行讨论。
近期,一些省份较为集中的对此工作的进展进行了宣传报道。以下对湖南、广西、广东、陕西、河北、山东等地的情况做了梳理。
近日,湖南丕正律师事务所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设立的境外分支机构正式运营。湖南省律师协会、长沙市律师协会有关负责人和哈萨克斯坦律师协会KazBar立法委员会、阿拉木图市法律顾问协会等有关机构负责人共同为其揭牌。
该分支机构,将利用律所的法律资源和专业优势,为中国在哈企业和公民提供多语种、定制化的法律解决方案,为有投资意向的两国企业提供政策指导、法律咨询、风险评估等专业化服务。
同时,该分支机构还将与阿拉木图当地法律服务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业务交流活动。
湖南省律协称,这是全省律师行业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取得的成果,也是湖南丕正律师事务所对湖南省司法厅《关于加强涉外法律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工作方案》的响应落实。
上述《方案》发布于今年8月,强调要推进“湖南(长沙)涉外中央法务区建设”、引导省内律所“走出去”、健全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库和知识产权律师人才库、组织涉外法律人才进行培训等。
湖南省在这些年的涉外法治建设上,取得一些成果
:在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6家律所,成立2家港澳联营律所,对赴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的律所给予激励和保障。
此外,推荐31名优秀涉外律师入选全国涉外律师人才库,选派3名律师随省党政代表团出访非洲、北美开展投资风险法律评估,组织30名涉外律师赴北上广深等知名涉外律所跟班学习,选拔48名高水平律师组建省级涉外律师人才库,遴选100名律师参加湖南省涉外法律服务律师人才培养班。
2019年以来,广西陆续出台《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等13部具有涉外因素的地方性法规。
2020年,广西律协印发《广西律师协会关于支持广西律师事务所设立境外分支机构的方案》提出,
到2020年底,力争广西律师事务所在境外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分支机构达到5家,到2021年底达到7家,到2022年底达到10家。
广西律协还设立了专项经费,对2022年12月31日前申请在境外新设分支机构的广西律所一次性补贴10万元/家
。鼓励广西律所吸收海外“双证”律师、海外留学人员,鼓励已开设境外分支机构的广西律所吸收当地留学生在境外分支机构实习。
目前,广西有10家律所在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35家律所与东盟国家的10多家法律服务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今年7月,广西自治区党委依法治区办出台了《推动广西面向东盟涉外法律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三年方案(2024—2026年)》,推动广西法律服务业“走出去”。
另外,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自治区司法厅统筹设立了全国首家省级司法行政机关主管的国际民商事调解机构——广西国际民商事调解中心。还举办了中国-东盟商事法律论坛等。
南宁、北海、钦州仲裁委设立国际仲裁院,探索培育有国际影响力的广西涉外法律服务机构,钦州市创新ODR国际商事调解业务模式,实现商事纠纷立案、调解、文书送达、合同文件识别等全环节在线完成。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2023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8.3万亿元,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数量首次突破13万家,其中民营企业超八成。
在此背景下,
2023年,广东省商务厅和广东省司法厅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律师服务支持“五外联动”的行动方案》,其中,2024年度重点合作项目包括邀请涉外律师参与“粤贸全球”展会。
2023年7月广东省涉外法治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后,广东省各地以“建设一流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一流的涉外法律服务机构,打造涉外法治建设综合平台”为目标。
为建设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广东省司法厅制定了《广东涉外律师人才培养“粤律工程”实施方案》,广东省司法厅、广东省律师协会联合举办18期涉外律师人才培训班,培养涉外律师近2000人。2023年9月,国际海事海商多元纠纷解决机构——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大湾区仲裁中心(华南分会)落户广州。
继建立粤港澳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制度后,广东省司法厅积极推进在前海深港合作区,开展中外律师事务所联营试点,出台管理办法,开展政策宣传推介,支持深圳引入境外优秀律所设立代表机构。
为充分发挥大湾区律师作用,连续3年举办执业推介会,
目前有460多名港澳律师取得大湾区律师执业资质,在内地100多家律师事务所执业,实现了大湾区内地九市全覆盖。
今年7月,重庆市司法局印发《内地律师事务所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律师事务所在重庆市开展合伙联营工作的实施办法》(下称《实施办法》)。
重庆全市范围内均可开展合伙联营,涪陵区等21个市辖区为创新试点区,其他为非创新试点区域。
目前,已有12家重庆律所具备积极开展港澳律所联营工作的意向。
其中,中豪律师事务所是首批开展渝港律所联营的律所之一,已与其在港联营律所共同组建了法律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涵盖内地及香港两地的法律服务。
2019年,重庆成为中西部第一个、全国第四个律所可聘请外籍律师担任顾问的试点地区。
中豪律所成功获批聘请了德国、新加坡等国的6位外籍律师担任第一批外籍顾问。通过外籍顾问,中豪律所可以直接出具美国、泰国、德国、瑞士、新加坡和越南的法律意见。
今年6月,重庆设立了首个国际法律服务区——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法务区,将为各类主体提供个性化外国法查明服务。
截至今年4月,重庆已有14家律所与境外律所建立合作,在境外设立2家律所分支机构,
成功创建全国涉外法律服务示范机构3家。
今年8月,陕西省司法厅涉外法治工作处挂牌成立,
负责统筹推进全省涉外法治工作,一体推动全省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服务、涉外法治理论研究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作为“一带一路”的枢纽,陕西省推出了一系列法规制度文件,出台《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陕西省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等。2018年以来,陕西省审结涉外民商事及仲裁司法审查案件7000余件。
今年7月,陕西省司法厅组织西北政法大学,联合律所、仲裁机构、企业开展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涉外律师)研究生培养项目,培养的首批50名学生49人顺利毕业。
陕西省律协秘书长赵森林介绍,省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库入库的273名律师中,30名涉外律师入选司法部涉外律师“千人计划”人才库,23名律师入选全国律协涉外人才库。
近日,河北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在廊坊市举办河北省涉外律师服务讲师团成立仪式暨首场宣讲活动。会议宣读了河北省涉外律师服务讲师团成员名单,并向讲师团成员颁发聘书。
此前,河北省司法厅召开河北省涉外律师法律服务工作座谈会,部署加强全省涉外律师法律服务工作。
会议宣布设立“河北省涉外律师法律服务研究中心”,确定5家律师事务所为河北省涉外律师业务研修单位。
会议还指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做好涉外律师法律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23年12月,河北省贸促会联合12所高等院校,以及省律师协会、省仲裁协会等8家商事和法律专业协会或机构,发布了组建河北涉外商事法律服务联盟倡议。
今年1月,山东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杨增胜强调,要在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加强研究谋划、强化人才培养、提升法律服务水平,为山东企业和群众“走出去”保驾护航。
山东省司法厅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有关高校完善涉外法学相关学科专业设置,深化
中日韩高端法学研究基地暨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近年来,山东先后成立由96名律师组成的涉外律师服务团和由45名律师组成的“一带一路”律师服务团,推荐11名律师为山东省出口欧美重点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据山东省高院,2023年全省法院受理一、二审涉外商事案件588件,审结491件,受理一、二审涉外海事案件447件,审结345件。
作为对外贸易的发达省份,浙江进行涉外法治建设更早。
2023年11月,浙江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宣布,将整合高等院校以及行业协会资源,设立第二批“浙江省涉外律师培训基地”,建立涉外实务、理论研究相结合的一站式人才培养新平台。
此前,浙江出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规划,探索人才合作培养新模式,实施“雏鹰型”“飞鹰型”“雄鹰型”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培育工程。
2022年至2023年底,浙江省累计办理涉外法律业务3300余件,举办各类涉外律师培训活动37次,培训涉外律师2270余人次。
同时,浙江成立“一带一路”律师联盟杭州中心,组建“一带一路”律师服务团,连续开展外经贸法律服务月活动。
浙江各地市,也都有自己不同的做法,
如宁波市成立“宁波国际法律服务中心”;温州律师行业与欧洲商会会长联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温州调解室,并成立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法学分会等。
上述省份中,广东、浙江等对外贸易较发达的省份,涉外法治建设相关工作开展较早,在涉外人才培养、律师培训的累计人数更多,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更成熟,且对外联络上更加密切,省内不同地市也均有其特色的行动。而陕西、河北这类省份,涉外法治工作建设内容,主要集中于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涉外人才队伍规模较小,并成立专门服务机构。此外,各省市还在国际仲裁、律所联营、鼓励律所出海等方面发力。
我们正在征集
涉外服务标准起草单位
和
起草人
如果您是在涉外领域有经验的律师、律所且有意愿参与标准编制工作
欢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