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文娟
来源 | 皓然读书(growing-reading)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帆书出品的读好书栏目
《遇见》
。
今天给大家分享作家林海音的
《城南旧事》
。
旧事同花落,人情逐流水。
愿你
历经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在很多孩子心中,爸爸是隐形的,对自己甚少陪伴,鲜有交流,不是在玩手机,就是躲在厕所里。
很多人的成长过程中,父亲时常缺席,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
但对作家林海音而言,父亲的形象却随着时光流逝愈发变得清晰。
再读她的《城南旧事》,触动心弦的,是深沉如山的父爱。
心理学家说,
一个人和父亲的关系,就是一个人命运的雏形。
她在父爱的滋养中成长,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始终支撑着她勇敢前行。
她试图告诉我们,那些被父爱滋养大的孩子,这一生都没有畏惧。
英子父亲爱养花,老北京胡同的家中院子里总是满目繁花,香气四溢。
他疼爱每一个孩子,下班一进家门,就从老妈子手里接过孩子,逗孩子玩儿。
还尤为看重长女,英子只要身体不舒服,总是爸爸抱着睡。
父亲看见了,会故作生气:“小妖精,小孩子染指甲,做唔得!”
英子爱看书,只要她开口,要买什么书,订什么杂志,父亲没有不答应的。
惠安馆的秀贞和妞儿双双毙命于车轮之下,为了让英子尽快忘记这些悲伤的事,父亲决定举家搬迁。
为了修复女儿受伤的心灵,父亲为她搬新家,丝毫不怕麻烦,只愿女儿能结交新朋友,开始新生活。
有人说:
“女孩子,如果有一个非常爱她的父亲,那么这个女孩活在世界上,就会非常有底气。”
当看见店员逗妞儿,非得让她唱一段才给走,英子有说不出的气恼,一下蹿到妞儿身旁,叉着腰问他们:“凭什么?”
当看见大街上有人卖假当票骗乡下人,她气势汹汹地说:“欺骗人是不可以的!”
爱打抱不平,固然是个性使然,同时也是因为自己得到了很多爱,有余力去友爱别人。
步入少女时代的英子,出落得亭亭玉立,引来了无数追求者。
怀春的女孩容易坠入情网,英子却无意恋爱,从不随便让人追。
她有理想,有志气,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新闻专业知识的学习当中。
自小被父亲给予了亲密感、信赖感和安全感的女孩,不会过早去渴求来自异性的情感。
被父亲宠爱的女孩,懂得自爱,也更容易得到他人尊重。
被父爱滋养大的孩子,始终不会缺爱,来自父亲的爱,足以相伴良久,温暖一生。
“父亲,不是因为生下孩子,而是因为教育孩子,才被称为父亲。”
有一回,英子起晚了,外面大雨滂沱,眼见上学要迟到,她干脆赖在床上不肯起来。
父亲见她想逃学,气极了,把她从床上一把拖起,抄起鸡毛掸子就打。
把英子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边雨声哗然,屋内哭声震天。
纵使身上被鞭打得鼓起一条条伤痕,纵使大雨依然倾泻,父亲也绝不骄纵女儿,这个学,还是得上。
坐在教室里的英子暗自伤心,一抬头却看见父亲站在窗外,正向她点头示意。
她忐忑地走出教室,父亲却什么也没说,拿出花袄子,让她穿上,又递给她两个铜板。
父亲也为自己的“暴行”歉疚,可他更清楚,身为人父,必须教会女儿端正人生态度,学会为自己负责。
一年年过去,一年年进步,待小学毕业时,她已然成为最优秀的学生,代表同学们领取毕业证,并在毕业典礼上发言。
英子从一个喜欢偷懒贪玩的顽童,成长为勤奋积极的少年,主要得益于父亲在她人生之初给予的鞭策与教导。
一个明智的父亲,懂得在必要的时候,狠下心来管教孩子,不让孩子误入歧途。
“比起其他任何人而言,父亲才是能奠定女儿人生轨迹的那个人。”
而后的林海音历经家人离散、颠沛流离,却始终勤奋乐观、积极向上,这是父亲为她绘上的人生底色。
有些错误看似并不起眼,但如若一味放任,迟早会积重难返。
不良习惯和错误认知一旦被定型和根植,便会妨碍成长,影响一生。
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既要有阳光雨露的滋润,也须有修剪枝丫的磨砺。
能及时得到父亲“修理”的孩子,不会旁逸斜出,而能不断拔节生长,终将成为参天大树。
后来成为作家、编辑、出版人的林海音,事业极其成功,可以说是凭一己之力支撑改变局面,推动了台湾文坛的发展。
她的女儿夏祖丽回忆与母亲一起共事时,母亲总是兴致勃勃地对她说:“来,咱们可以好好地把这件事做起来!”
夏祖丽从母亲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人生态度,那就是,有些事是不必害怕的。
“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
她把父亲的教导记在心上:“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当她完成了任务,高兴地想:闯过来了,快回家告诉爸爸去!
父亲在离开前,对女儿是那般不舍与心疼,但他已无力庇护。
在无奈中,只得让女儿迅速成长,学习坚强独立,以应对往后艰难的日子。
一桩桩事情做下来,英子对自己有了信心,渐渐感受到蕴藏在小小身体里的力量。
待家中的厨子老高通知英子快些去医院,父亲已经不行了的时候,英子有一种从未有过的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