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水果酱酱_ ... ·  昨天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财阿星 ... ·  昨天  
央视财经  ·  降息!近五年来首次!这一央行宣布→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暴跌!降价甩卖,围剿开始了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3-14 17:44

正文

本文为博闻财经团队原创作品


跑赢了不可一世的房价涨幅,却迎来了8年来最大跌幅。


01


涨幅能跑赢房价的产品不算多,存储芯片算是一个。但近日传来数据显示,存储芯片结束了连续多年上涨势头,掉头向下。


据DRAMeXchange(全球半导体观察)公布的最新的存储芯片行业调研报告显示,DRAM跌价幅度超过预期,开始降价甩卖。


DRAM价格从去年四季度就开始下跌。今年2月份,更是罕见地出现价格大幅下滑。目前季跌幅从原先预估的25%调整至逼近30%,是继2011年以来单季最大跌幅。


截止到本文发稿,仍在下跌。


来源:全球半导体观察


何为DRAM,就是存储芯片,它是芯片种类的一种。


存储芯片又分为随机存储芯片和只读存储芯片,DRAM就是随机存储芯片,是电子产品中的主存贮器。


目前全球DRAM生产市场,几乎被韩国、美国垄断与瓜分,韩国的三星、SK海力士与美国的美光所生产的DRAM包揽了全球90%的市场份额。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三星市场占有率41.3%,SK海力士市场占有率31.2%,美光占有率23.5%。


中国是全球芯片最大的消费市场。


被韩美垄断的存储芯片市场,让中国很压抑。美韩通过价格操控,让中国芯片进口花费逐年增加。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进口芯片金额为2.06万亿元。


花钱是小,威胁是大。


正因此,中国近年来正全力追击芯片生产工艺,尤其是在去年中兴事件后。重拳打醒了中国有情怀的企业家、实业家们,他们纷纷开始加大研发力度。目前,我们在存储芯片领域收获颇丰,量产指日可待。


有人认为,就因为中国存储芯片量产之日迫近,才引发了DRAM八年牛市终结。


02


目的,就是围堵中国,防止中国存储芯片厂商崛起。


通过价格操控,或者说价格战,让中国欲开始量产存储芯片的厂商们扛不住,不战自退。


去年年初,紫光国际发布消息称,已经实现最新版DRAM量产,但规模较小。年中时,有消息称,兆易创新、合肥长鑫的国产DRAM将使用19nm工艺,预计2018下半年试产,项目建成之后产能可达全球DRAM产能的8%。


一旦量产,可以满足国内部分需求,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更重要的是,一旦中国实现存储芯片由0到1,那1到N的过程用不了多长时间。这对中国国内是好事,但对存储芯片三巨头来说,这是在动他们的蛋糕。于是三巨头开始以价格逼迫中国存储芯片厂商就范。


猜测有一定的道理,毕竟从长远来看,的确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此外,他们也有垄断前科。


环球时报披露,2018年,中国反垄断机构就曾前往三星电子、SK海力士、美国美光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办公室展开调查,美国也存在一桩消费者诉前述三大巨头合谋操纵DRAM价格的诉讼。


这种操作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美国就曾多次使用不正当手段打压中国科技企业,阻挡进入美国市场,以遏制中国科技发展。


当然,也有人说DRAM价格大跌是市场自主调整行为。


由于三巨头内部争夺市场,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三星方面正兴建平泽二厂,SK海力士欲花费1000亿美元建4座晶圆厂,美光则在中国台湾兴建封测厂,并考虑建全新的300毫米工厂。


爆棚的供应量导致市场供过于求,DRAM在去年四季度价格转向。


无论是市场自主调节,还是三巨头通过价格战逼迫中国存储芯片厂商就范,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该有自己生产的芯片了。


面对复杂的世界形势,拥有我们自主生产的芯片,已迫在眉睫。


03


二战结束后的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半导体点接触式晶体管,开创了硅文明时代。据公开资料显示,一年后的中国,也拉出了单晶硅。


从这一点来看,硅文明几乎是同时进入东西方世界的。1965年中国生产出了第一块小规模集成电路。此后由于你我皆知的原因,中国的集成电路技术停滞不前,被西方世界拉开了差距。


公开资料显示:


中国台湾地区的“工研院”1975年向美国购买3英寸晶圆生产线,1977年即建成投产。1978年,韩国电子技术研究所(KIET)从美国购买3英寸晶圆生产线,次年投产。1980年,台湾地区的联华电子建立4英寸晶圆厂。


而中国大陆呢,直至1988年オ由上海无线电十四厂与美国贝尔电话合资成立贝岭微电子公司,建设中国大陆第一条4英寸晶圆生产线。


4英寸与3英寸,技术上明显差了一代,可见欧美联手封锁压制下中国大陆的力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