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
4
月经济数据相对较为平庸,除生产端与外贸端外,其余经济指标均较为平淡,且市场亦无太多反应,这意味着市场应已经接受并习惯“慢下来的增长节奏”和“平庸的经济基本面”。不过这个过程中,地产行业困境仍呈现持续恶化态势,尤以销售端最为明显,这大概是“去库存”成为近期政策层面可能会发力的一个重要背景
。
【正文】
2024年5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4月经济数据。解读如下,
一、
4月经济数据:除了生产端(即产能端),其它都不太行
4月经济数据出来之后,市场反应较为平淡,讨论的声音相对比较弱,一定程度上表明4月经济基本面继续平庸表现。具体看,
(一)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达于6.7%,较预期值和前值分别高出1.2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同时,1-4月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4.2%和-9.8%,不仅弱于前值,也弱于预期值;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2.3%,较前值和预期值分别低0.8个百分点和2.3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工业增加值基本是4月表现最好的一个经济指标,延续过去几个月的表现,生产端的强势表现意味着生产端没有问题,也与“产能过剩”问题相对应。当然,结合之前的数据来看,4月外贸数据亦有不错表现,这意味着生产端与外贸端的表现要好于其它方面。
(二)今年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60万亿,继续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加0.62万亿、同比增速达到4.1%,较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
从2023年8月开始,统计局增加发布服务零售额数据(按月发布累计增速),以反映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教育、卫生、体育、娱乐等领域服务活动的零售额。数据上看,2023年7-12月以及2024年1-2月、1-3月、1-4月,服务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0.3%、19.40%、18.90%、19%、19.5%、20%、12.3%、10%和8.4%,均明显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不过相关指标已显示出一定回落迹象。
从口径上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服务零售额之间有一定共性(即二者均包含餐饮收入),也有一些差别。例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包括商品零售额,而服务零售额亦包括交通、住宿、教育、卫生、体育、娱乐等各方面的服务活动的情况。
(三)今年1-4月,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4.34万亿,和2017年水平相当,同比增速达到4.2%,绝对值减少0.41万亿,可以看出绝对值和增速之间的变化之间形成诡异反差。按统计局的解释,固定资产投资绝对规模变化与同比增速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口径调整后的结果,这意味着市场如果想要看固定资产同比增速这类指标,只能从统计局获得。
就投资端而言,今年1-4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分别达到6%和9.7%的水平,虽然较一季度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相对高位。同时结合工业增加值数据来看,基本可以认为经济基本面相对好一些的表面主要体现在生产与投资端,即产能端。
(四)本次统计局延续了2023年9-12月的做法,连续第四个月公布两种口径下的民间投资增速,即全口径民间投资增速和剔除地产开发投资后的民间投资增速,9月这个指标分别为-0.6%和9.1%、10月分别为-0.50%和9.1%、11月分别为-0.50%和9.10%、12月分别为-0.40%和9.2%、今年1月分别为0.4和7.6%,一季度则分别为0.5%和7.7%、1-4月分别为0.3%和7.2%。可以看出,地产开发投资对民间投资指标的影响很大,但均呈回落态势。
(五)从环比指标来看,也能印证今年4月经济基本面的表现并不理想。例如,今年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分别下降0.97%、增长0.03%和-0.03%。
二、地产行业
持续恶化,困境有所加大(销售端最为明显)
相较于平庸的经济基本面,今年4月地产行业的困境似乎有恶化趋势。
(一)今年1-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达到3.09万亿,同比减少0.46万亿、同比下降9.8%,下滑幅度有所扩大且处于高位。若和历年同期相比,则会发现3.09万亿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体量基本和2018年相当。
(二)今年1-4月,销售端的表现尤为不理想。商品房销售面积与销售额分别达到2.93亿平方米和2.81万亿元,同比分别大幅下滑20.2%%和28.3%,下滑幅度较一季度分别扩大0.8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仅从数值上看,除2020年这个特殊年份外,2.93亿平方米和2.81万亿元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数据已经分别回落至2015-2016年、2016-2017年的,预计后续将进一步向2012-2013年的销售水平回归。
三、结语:
习惯“平庸的经济基本面”和“慢下来的增长节奏”
(一)目前看,市场基本已经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即“过去几年以及后续很长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基本面的运行逻辑已经发生了变化,平庸的经济基本面和慢下来的增长节奏将会是未来一段时期的常态”。也即,在债务推动经济增长效率、动力及能力有所减弱的情况下,传统靠债务推动(即砸钱)增长的资金密集领域目前均处于挤水分的阶段。
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经济基本面的支撑很大程度靠生产端与外贸端加持,这亦有可能是未来一段时期的常态,以出海为代表的产能过剩化解与转型之道将被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二)今年以来,地产行业困境似乎在持续恶化,调整幅度较大,意味着地产行业的调整可能是一个中长期过程,市场不要也不应寄希望短期内就地产行业就会很快修复。
根据2023年商品房的销售情况及过去几年的趋势变化可以大致推算,未来每年10亿平方米左右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和10万亿左右的商品房销售额则可能成为新的均衡点(当然也有可能更低),而这个新的均衡额较历史高点(17.94亿平方米和18.19万亿元)分别萎缩8亿平方米和8万亿左右的体量,萎缩幅度在45%左右。
(三)目前宏观数据与微观体感之间的分化较为明显,总量问题虽然很突出,但结构问题同样很大,故这种情况下对经济数据的敏感度可以适度降一点,不必过于关心。某种程度上来说,当前经济数据的分析价值以及对市场的指示意义可能也已经被大幅削弱。
欢迎加入知识星球,有货有料有依靠,包含全部公众号文章的完整电子版(含被删文章)及其它有价值的观点与信息,且通常会早几天在星球发布、内容也会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