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云南代表团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情况,其中重点关注了云南代表团的项目《鼓语欢腾》,该项目以羊头鼓舞为特色。报道包括了比赛现场情况的描述、羊头鼓的介绍、以及编导王烁的采访内容,涉及到了云南的鼓文化和多种族的特色鼓。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云南代表团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云南代表团共有7个表演项目,其中《鼓语欢腾》以羊头鼓舞为特色。
关键观点2: 《鼓语欢腾》项目的背景和表演情况
《鼓语欢腾》项目取材于泸西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羊头鼓舞,通过欢快的节奏和灵动的舞姿,歌颂云南人民的美好生活。该项目在比赛中由男性表演者演奏羊头鼓,女性表演者演奏镲。
关键观点3: 羊头鼓的介绍
羊头鼓是泸西县彝族葛颇人的特色传统乐器之一,因鼓面印有羊头图腾而得名,具有较强的观赏性。
关键观点4: 王烁的采访内容
王烁是《鼓语欢腾》项目的编导,他介绍了创作的背景和过程,以及云南的鼓文化和多种族的特色鼓。他表示今后会继续传承好优秀民族文化,创作更多佳作。
正文
中新网三亚11月28日电 (黄兴鸿)“能将云南鲜为人知的羊头鼓带来参加全国大型赛事,我很荣幸。
”28日,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下称“运动会”)的云南代表团成员王烁如是说。
本届运动会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云南代表团共有7个表演项目。其中,项目《鼓语欢腾》取材于该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羊头鼓舞,由红河州绿春县民族文化工作队的20名演员参演,王烁是该项目的编导。
图为11月28日的《鼓语欢腾》比赛现场。黄兴鸿 摄
比赛中,男性表演者演奏羊头鼓,女性表演者演奏镲,通过欢快的节奏,灵动的舞姿,歌颂云南人民的美好生活。
参演人员陈夏介绍,到28日下午,《鼓语欢腾》的两轮比赛已经完成。能参加运动会盛事,传播民族文化,与来自各地的兄弟姐妹交流特别有意义。
羊头鼓是流行于泸西县的彝族葛颇人特色传统乐器之一,因鼓面印有葛颇人崇拜的羊头图腾而得名。节庆活动上,演奏者常将鼓挎在身前或挂腰间,用竹、木等制作的鼓棒敲击发声,具有较强的观赏性。
11月28日,参赛人员在比赛现场演奏羊头鼓。黄兴鸿 摄
王烁介绍,《鼓语欢腾》的创作缘于2022年。彼时,第十二届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即将召开,他参与红河州表演项目编导工作。当时该州决定创作一个彝族舞蹈项目参赛。通过查阅资料,他发现泸西的羊头鼓小众,但别具特色,于是想通过赛事,让更多人了解此鼓及其蕴含的文化。
此后,王烁到泸西采风,创作出《鼓语欢腾》,并在第十二届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得表演项目综合类一等奖。该项目后被云南省列为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参赛项目进一步提升,在演奏时,加大幅度、加快节奏,让表演更具张力和观赏性。
11月28日,参赛人员在比赛现场表演羊头鼓舞《鼓语欢腾》。黄兴鸿 摄
王烁介绍,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鼓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且鼓的种类繁多。该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万家坝的铜鼓,有26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老铜鼓。傣族有象脚鼓、基诺族有大鼓、壮族有铜鼓、佤族有木鼓、哈尼族有铓鼓等。表演方式不一,有的挎在身上演奏,有的放在架子上演奏;有的仅需1人演奏,有的可供多人同时演奏。鼓在许多云南人的生产、生活、娱乐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