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星火下南洋
星火在手,天下我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特区报  ·  明起,正式恢复! ·  13 小时前  
新京报评论  ·  3人调研10人陪,“层层陪同” ... ·  2 天前  
求是网  ·  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看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  2 天前  
CHINADAILY  ·  World丨African leaders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星火下南洋

战争进入第三年,拜登:制裁,大规模制裁!

星火下南洋  · 公众号  ·  · 2024-02-23 23:44

正文

2月24日是俄乌爆发军事冲突两周年,也是从这天开始,战争进入第三年。

在这个节点上,美帝又爆了个大新闻。

综合外媒消息,当地时间2月23日,美国白宫表示, 美总统拜登在一份声明中宣布对500多个与俄罗斯相关的目标实施制裁。 并称, 这一批制裁是针对乌克兰危机爆发两周年以及俄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死亡所做出。

有报道指出,这是 自2022年2月24日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对俄做出的最大规模制裁。

与此同时, 欧盟成员国就第13轮与乌克兰问题相关的对俄制裁达成一致,准备在24日正式通过。 该制裁旨在限制俄罗斯获取重要的收入来源,并对其工业部门,尤其是对军事能力至关重要的工业部门施压。

美国国务院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维多利亚·纽兰表示,美国和欧盟计划对俄罗斯实施的新制裁将是“毁灭性的”,“未来几天内将推出数百条措施”,并将给俄方针对现有制裁的规避行为制造障碍。

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对俄罗斯的最新制裁将针对一系列项目,包括该国的国防和工业基地以及经济收入来源。

欧美白皮摩拳擦掌,但是好像并没有什么人真正紧张。

只能说:时代不同了。

在俄乌冲突发生前,大约没人敢怀疑美西方国家集体制裁的威力,但现在的局面已经彻底颠覆。

两年来,俄罗斯先后被美西方制裁多达12轮,然而却在战争状态下,背负各种制裁的同时,实现经济正增长。 按照世界通用的美元统计方式,2022年俄罗斯GDP高达2.2万亿美元,一年暴涨19%,简直是恐怖。

而在刚过去的2023年,俄罗斯GDP增长了3.6%,预计2024年俄罗斯经济增长速度将是欧元区的三倍。

俄罗斯是全球最大农业出口国之一,也是全球最大资源能源产出国之一,还是全球最大军火出口国之一。 农业,能源,军工三大支柱,这完全就是战时经济结构。

饿也饿不死,困又困不住,军火武器自给自足。 这表明俄罗斯已经完全渡过危机,如今美西方的制裁对俄罗斯影响力越来越小,这也意味着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无法有效制裁一个国家。

毛熊如此亮眼的成绩单,与兔子也有密切关系。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年初公布的2023年统计数据,中俄贸易额再创新高,达到约2401亿美元,同比增长26.3%。这是 历史上两国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 而两国最初的设想是到2024年才能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根据俄媒援引俄罗斯交易所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数据, 人民币去年还取代美元成为莫斯科交易所交易量最大的外币。 人民币占俄罗斯去年所有外汇交易的42%,交易量同比增长了两倍多,达到34.15万亿卢布(约合人民币2.72万亿元)。相比之下,2022年,人民币在俄罗斯的外汇交易量占比为13%。

面对如此事实,美西方的唯一选择就是:加大制裁。

毕竟, 他们信奉的是“如果你不坐上餐桌,那你就得被列进菜单”,零和博弈的脑回路,就是这么直棍。

据报道,欧萌第13轮制裁 方案,计划将制裁重点放在针对欧盟对俄罗斯出口而非进口,可能包括对俄罗斯铝锭实施禁运。

铝是俄罗斯的重要出口产品之一。 据SMM统计,俄铝2023年产量约为406万吨,占全球总量的6%。而2023年欧洲(除俄罗斯外)原铝产量为362万吨,相较于2020年下降了14.27%。

中国2023年从俄罗斯进口原铝总量约为117.6万吨,同比增长154.5%,占中国总进口量的76.2%。2024年俄铝出口,仍向中国倾斜或维持,如果欧萌禁运方案得以执行,向中国增加出口量,也是大概率的事情。

但如果国内消费难以明显复苏,对此部分进口俄铝消化不良,也将在国内造成过剩问题,因此, 国内实际消费情况才是决定铝产品及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并将影响到中俄铝贸易局势。

当然, 在制裁毛熊的同时,鹰酱对兔子的制裁,也是不可能停下来的。

据外媒报道,拜登政府正在考虑加大对中国芯片制造企业的制裁。此前已有传闻美国3月份将出台对华调查结果,并推出新的禁令。不过,严格说来新一轮制裁在去年底就已经启动,是 Mate60上市那天就已经触发的。 美国商务部向美国相关供应商发出了数十封禁令,暂停向中国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厂出售相关产品。

当然,懂得都懂,就算没有Mate60,这场制裁也会发生。几年贸易战、科技战打下来,最大的教训就是: 制裁不因为中国科技产业温良恭谦让就不会发生, 中国科技进步就是原罪,只要有进步,就会引发新的制裁
在如今局势下, 这种针对中国半导体查漏补缺式的制裁会贯穿中国半导体发展全程,直到中国半导体取得全面突破,美国彻底接受中国半导体自立自强的现实

从某种意义上讲,制裁并非坏事。天下无场外的举子,此次制裁正好是对中国半导体近几年发展成果最好的实战检验。中国半导体的自立自强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产业链的紧密配合,不经实战的检验,成绩没有说服力,漏洞更不会主动暴露出来。这一次正是检验中国产业政策、检验相关企业能力的良机。即使存在薄弱环节,也只有发现问题,才能亡羊补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