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今日无所事事,盘坐在靠椅之上,煮上开水泡一泡茶,就着茶水正好说些闲话。说些印度朋友们的闲话。
当然了,作为远隔万水与千山的局外人,
若说真的有多么深刻了解印度,那是不可能的
。我所知道的印度不过是从国内各大媒体风传而来的讯息,这道听途说又道听途说,肯定经过了太多有意无意的“本土化”加工,最后成了个什么样子,能保留几多原味怕是谁也不知。
话是如此,本文本来也是闲话,既然是闲话就没有太多的强迫与考究,只是基于彼此都好的初心,略微絮叨下那远在他方的人和事吧。
前几日看到个提问,是外国网友询问普通中国人对印度的印象。
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印度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世界。在我们平常上下班的工作生活中,有关于印度的事物几乎绝迹。除了大城市,其它城市里几乎没有印度餐厅,也没有来自印度的产品(或许有但我们不知道它是来自印度)。来自印度的影视作品也少之又少,我们更爱看的是美国的大片。(《三个傻瓜》兴许是例外)
我们普通人对印度的印象是朦胧的,
比如恒河水沐浴,比如甘地先生非暴力不合作,比如牛是神圣的,还比如挂在火车上去旅行
。是这样一个又一个朦胧的片段组成了我们大体朦胧的印度印象。
然而在军事领域,印度朋友们的声名却在我国广泛传播,只是这“名声”或多或少有不解与调笑的意味存在。
总体上我们不理解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为何印度愿意拿出如此多的资金去购买、发展武器装备。
在具体的事项上,我们又疑惑像诸如“阿琼”、“光辉”等武器研发为何时间如此旷日持久。还有高的异乎寻常的飞机坠毁率以及大型飞机驾驶员可以在驾驶过程中“小睡”的规定(两个人,只能其中一个暂时睡去)。
更让我个人觉得惊讶的是,就我极其有限的观察,一些印度朋友们对此的态度是相对“无所谓”,或者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依旧充满着乐观。
以上是我认为国人们对印度的大体印象 。因为好奇的缘故,我稍微多深入了一些,进而对印度有了一点自己的看法。准确肯定是不准确的,但说出来兴许能对别人有所助益。
随着耳闻到的事迹越来越多,我越来越感觉到印度是一个“不精确”的国度,在这片国土上的人们更偏重于精神上的自由。
这种
“不精确”
古已有之,不像中国有记录历史,精准到某年某月某日的习惯。印度并没有这种官方形式的历史记录,这也导致后来的学者们研究印度历史是异常的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