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一家“神秘高级”的画廊在成都府河摄影公园畔低调开幕。画廊空间包含上下两层,约1000余平米,低调雅致,细节考究。
01.
萨尔加多的惊喜
画廊低调,作品却一点不含糊。
开幕首展,出手就是30余幅摄影大师
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
《最后的亚马逊》系列原作,观赏动线则是萨尔加多在亚马逊丛林的拍摄顺序。从这里,可以更直观地去感受大师的创作轨迹。
“作品还远远没有展示完,因为萨尔加多还在亚马逊创作”。
●
萨尔加多《最后的亚马逊》展厅现场
欧洲摄影博物馆创始人、成都当代影像馆馆长
让-吕克·蒙特罗索
从画廊出来后难掩欣喜:
“等萨尔加多创作归来,这里一定能给他一个惊喜!
”
● 五月公园画廊里,陈列着摄影大师作品集
画廊主理人3岁女儿
Natalie
,名字正是由
萨尔加多夫妇
赠予,这个在英文里象征“灵气、自由、个性”的美好词汇,附着了他对这个天使般女孩最美好的祝福,这原本是萨尔加多送给自己孙女的礼物。
这是萨尔加多唯一签约代理其作品的中国画廊。
画廊取名
“五月公园”
,因为五月是“万物生发、步入成熟”的季节,亦如成都当下艺术生态所处的界点。
02.
“不着急、莫来头”
编少到画廊的这天,摄影家
杨延康
正在这里分享摄影作品。
主理人
陈新宇
身着一件灰色GUESS休闲体恤,忙前忙后搬椅子交代咖啡,不清楚的还以为他只是个“心宽体胖”的工作人员…
提起“新宇哥”,熟悉的人第一反应是他的口头禅
“不着~急”
。在成都长大的新宇哥,深得这座城市的精髓:再大再急的事落到他手里,都被一句
“不着急,莫来头”
(成都方言,“没关系”的意思)
轻松消解。
他有自己的处世哲学。但对于艺术和视觉的呈现,在新宇哥眼里则容不得一丝马虎,这是他的执念。
03.
做摄影,才是我回归自己的专业
“画廊主理人”的新身份,或许大众并不熟悉,但新宇哥的另一个标签,大家不会陌生——
“祖母的厨房”
创始人。从1999年开始,
他用20年时间创立了属于自己的餐饮品牌。
●
祖母的厨房重庆新光店
●
新宇哥把他的“祖母的厨房” 也搬到了五月公园画廊
他带着妻子女儿环游世界,只为两件事:
品尝美食,搜集作品
。
在五月公园画廊的咖啡空间里,墙上品味出众的装饰全部是他从世界各地人肉背回,包括
阿尔勒摄影节的全套海报
,甚至还有
1964年草间弥生在纽约首展的绝版签名海报
…
●
新宇哥从世界各地淘来的海报
“美食、咖啡、艺术,都是生活里让人沉迷的东西。但做摄影,才是我真正回归自己的专业”。
正经科班出生的新宇哥,1990年从武汉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毕业后,十余年间在摄影师、设计师的角色间来回切换,曾任《美国新闻周刊》、2008北京奥运会官方摄影师、《华夏地理》杂志首席摄影师…
● 新宇哥为华夏地理拍摄的湘西系列专题
也做过其他尝试。
2008年成都东郊记忆的“82艺术空间”、2012年的“东区影像画廊”,曾展出过杰瑞·尤斯曼(Jerry Uelsmann)、玛姬·泰勒(Maggie Taylor)、杨延康、骆丹等国内外摄影家的作品…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些空间最终都只是昙花一现。
“但那个时候,种子已经埋下了。”
● 成都当代影像馆
今年4月,成都当代影像馆的开馆,让这颗种子加速萌发,并愈发壮大起来。
随着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等顶级摄影大师的陆续签约,新宇哥不得开始重新审视:
或许是时候,去实现一个“超级画廊”的梦想了
。
20多年辗转,新宇哥终究还是一脚踏回了摄影这条“不归路”。
04.
觉得不行,就自己动手改造一下
他将多年积淀融注这个1000余平米的空间,近乎强迫症地苛求细节,力图呈现出心中理想的样貌。
●
五月公园画廊一角
不少来画廊参观的艺术家发现,展厅的灯光有点特别,一问,原来是新宇哥自己DIY的。
“别人的东西不能满足我想要的效果,就动手改造一下,自己掌控,比较自由”
。
05.
如何经营一家画廊?我还是比较乐观
除了“摄影人”,新宇哥还有另一个隐藏身份——“影像收藏家”。
这些年来,新宇哥不露山水默默收藏了
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Sebastião Salgado)
、
贝尔纳·弗孔 (Bernard Faucon)、
杰瑞·尤斯曼(Jerry Uelsmann)、玛姬·泰勒(Maggie Taylor)、马克·塞利格(Mark Seliger)
、荒木经惟、森山大道、杨延康、骆丹、卢彦鹏、张晓、严明
…等摄影家的作品。
谈及收藏喜好,新宇哥笑道:
“我可能比较喜欢潮流吧,比如村上隆、田名网敬一的作品也会收藏”
。
●
新宇哥收藏的部分作品在祖母的厨房内展示
同样作为藏家的新宇哥明白:收藏从来不是个
“心血来潮”
、“突然开始”的行为,而是需要漫长的培养过程,通过不断学习、看展…潜移默化。
在新宇哥看来,原作是有力量的。这和观看印刷品、电子文件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艺术家在创作时所融入的观念,在展览现场,透过原作呈现出来,像是艺术家将他的作品双手递到你眼前,这一刻,时空的维度被消弭,创作者与观看者之间没有隔阂。”
● 五月公园画廊
面对市场的低迷、藏家的观望,新宇哥却认为,这或许正是画廊发展的契机:
“我们的影像市场才刚刚起步,像是黎明前的寂静,这也给画廊机构更多拓展的空间。
现在回想起来,十年前开始太早了,我们的艺术教育、成长环境、消费习惯都还不够成熟。”
“或许再过十年,中国影像将收获更加繁荣的景象,这也是我们这一代摄影人对行业的愿景和期待。“
●
越来越多观众走进五月公园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