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周知道
尽一切可能去发现我们的用户想知道的信息,让知道成为一种享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书有范  ·  九言 | ... ·  4 天前  
读书有范  ·  九言 | ... ·  4 天前  
每日豆瓣  ·  爷爷小时候的愿望,我达成了 ·  1 周前  
每日经济新闻  ·  渤海银行助力天津市首单公募REITs落地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周知道

中产们从范雨素身上读出了什么?

南周知道  · 公众号  · 生活  · 2017-04-28 10:02

正文


从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到老舍的《骆驼祥子》,再到路遥的《人生》、方方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这些“进城者”的故事几乎都是描述外省青年遭遇大都市最后却被碾压,《我是范雨素》没有超脱出这个母题。

它击中了中产阶层的内心,它关于进城者的叙事满足了中产阶层的自怜,关于乡村的叙事,又为中产们在都市里的奋斗和吃苦找到了合理性。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中产们从范雨素身上读出了什么?


范雨素。(东方IC/图)


范雨素火了。


但这个“火”,并不是像《人民的名义》般全民性地火爆,范雨素的火主要在小资(他们其实是“预备中产阶层”)和中产群体,看看推送关于范雨素的文章,主要是一些逼格较高的媒体公众号。笔者身边的七大姑八大姨都不知道范雨素是谁,快手的用户们本来就和推出范雨素文章的正午故事的用户,属于泾渭分明的两个群体,人家正午故事的定位是,“满足城市中产的深层阅读需求”。


但《我是范雨素》在小资和中产阶层中引发病毒式传播,还是有些出乎意料,因为这篇文章的长度并不像是爆款文章,正午故事上面的文章的平均阅读量都在几千到两三万之间。《我是范雨素》偏偏爆红了,就连正午的编辑们都感到意外。


是因为文字本身吗?


不得不说,单从文字角度来看,《我是范雨素》也是相对出色的文本,文字朴实、真挚、坦诚,更难得的是有一种置身事外的冷幽默,以及文字背后展现出来的坚强而自由的灵魂。但《我是范雨素》远远也称不上是惊为天人的作品,同类题材,刘亮程、李娟的系列文章并不比她差。


是因为作者的身份吗?


范雨素既跟余秀华一样是湖北的农村女性,她又有着打工者的身份。的确,农村妇女、月嫂等身份,是范雨素走红的一大推动力。如果这篇文章出自某个作家手中,相信传播者寥寥,你只要翻一翻《散文》等文学期刊,类似文章比比皆是。但范雨素的蹿红速度却比余秀华等更快,她几乎是凭借一篇文章轰动中产阶层的舆论圈,这样巨大的能量并不是一个农村妇女或月嫂的身份能够带来的,因为包括界面正午、网易人间等非虚构项目的一大特点是作者身份的“特别性”,几乎是无所不包,但很多作者的身份再特殊,文章也不见水花。


更根本的,还是《我是范雨素》这篇文字的主题本身。它虽然写的是范雨素本人的平生经历,但在某种程度上,这篇文章也写出了大时代中所有人的一种境遇,中产们恰恰是在这种境遇中获得了共鸣。


繁华的大城市夜景。(视觉中国/图)


《我是范雨素》的第一层故事,是范雨素本人的平生经历。小时候爱看小说,12岁成为了民办教师。不满现实,到海南流浪了3个多月。回来之后开始被安排,嫁给了一个家暴分子。后来,她选择离婚,告别家乡,来到北京。


这层故事的背后,隐藏着一个进城者的故事。“进城者”的叙事可以说是文学史上的母题,从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到老舍的《骆驼祥子》,再到路遥的《人生》、方方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这些“进城者”的故事几乎都是描述外省青年遭遇大都市最后却被碾压——《我是范雨素》没有超脱出这个母题。一个来自外省的底层农民,在北京艰难地生活着。她成为打工妹,她的孩子成为打工子弟。再后来,她当起了育儿嫂。别人家的孩子,她几乎天天见,自己的孩子,一周见一次。


在这层故事里,有着媒体关于外地人在北京艰难生活的一切因素。租住在破落的城中村,想孩子却见不着孩子,对孩子的愧疚,夜里的偷偷流泪,贫富差距,农民工子弟只能是流水线上的兵马俑……假设我们将主人公范雨素,换成“蚁族”“空巢青年”“北漂者”,我们会发现,这一叙述仍旧是成立的。买不起房的中产阶层,和范雨素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是这座城市的边缘人。


范雨素的悲戚叙事,轻易唤起中产阶层的自怜体验,即便范雨素文字中并无自怜的味道。


在《我是范雨素》一文中,范雨素既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其实也在诉说着母亲的故事,诉说着一个农村家庭的兴衰史。


母亲是一个厉害人物,可是,父亲不争气,孩子也不争气。大哥哥坚持文学,最后在土地里丢失了文学梦;小哥哥聪明能干,但赌博斩断了他的人生斗志;大姐姐身体不好,病死了;小姐姐患有麻痹症,手术后才有了普通人的生活。而在最后一节中,范雨素讲到了农村老家正在遭遇拆迁,“一亩地,二万二就全部买断。人均地本来就很少,少数不会打工的人,怎么活下去?”“正月的寒风里,八十一岁的老母亲还在为她不成器的儿女争取利益,为儿女奔走”。


这是文本背后隐藏的第三层叙事,既是一个农村家族的衰败史,更是农村现实的缩影。


小资和中产们,从来都是讨论农村题材的主力军。


他们在年关时分,纷纷从北上广回到故乡,看到眼前农村发展的境况,他们一边在文字里喟叹和伤感,一边纷纷收拾行囊再次逃回北上广。中产们并不见得真的那么希望故乡是黄发垂髫、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否则,他们逃回北上广的动力和合理性从哪里来呢?他们在大都市的优越感从哪里来呢?因此,每次读到关于农村现状的文章,中产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松了一口气,他们为自己感到侥幸:还好我在城市。


《我是范雨素》正是在这两个层面上击中了中产阶层的内心,它关于进城者的叙事满足了中产阶层的自怜,关于乡村的叙事,又为中产们在都市里的奋斗和吃苦找到了合理性。


你以为中产们真同情范雨素?


范雨素的孩子们读着打工学校,中产们挣破脑袋想为孩子买学区房,为的就是让他们的孩子不要和范雨素的孩子读同一所学校。在北京当了这么多年的月嫂的范雨素,也许比谁都明白叶公好龙的道理,也许早就看遍了人情冷暖,面对蜂拥而来的采访,她说:“请转告诸位,因媒体的围攻,我的社交恐惧症,已转成抑郁症。现在已躲到了附近深山的古庙里。我不能见任何人了。”


人家压根就不要你们的廉价同情。


相关文章推荐

李健的歌迷虽然囊括了各个群体,但中产阶层或者预备中产阶层居多。如果说中国中产阶层有什么显著的特点,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撕扯”便是其一。李健出世与入世的完美,使他活成了许多中产理想的模样,于是就成了中产的抚慰者。


点击蓝字标题,即可阅读《李健:中产抚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