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拓扑社
拓扑社是IT桔子旗下专注企业级服务的垂直媒体,关注和报导To B市场的新产品、新趋势、新观点,传递企业服务价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我是腾腾爸  ·  近期不要随便网购!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拓扑社

A轮 | 从「IT可视化」到「万物可视化」,优锘科技用物联网可视化PaaS平台“模模搭”开拓新市场

拓扑社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7-05-23 19:57

正文

文丨拓扑社  编辑  成琨


项目名称: 优锘科技

主营业务: 专注于IT可视化和数据中心可视化领域,并正在搭建物联网可视化PaaS平台

上轮融资情况: 2016年4月7200万A轮融资,投资方为上海金浦和熔岩资本

下轮融资意向: 2017年下半年开启

项目关键词: IT可视化;模模搭PaaS平台;智慧建筑;付费客户近400家


一挥手,一个3D全息界面展现在眼前,在上面可以轻松操控一间屋子、一个城市、甚至一套航空系统,这是科幻片里人们对未来交互方式的想象。而在IT运维管理的世界中,可视化则是管理人员与IT设备间交互方式的大势所趋。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企业IT架构越来越复杂,为了便于统筹管理,一些企业开始重视IT运维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寻求更好的可视化方式。 在优锘科技的CEO陈傲寒看来,企业IT运维管理的必然趋势是更高效、更人性化,于是优锘科技以数据中心可视化为出发点,多年来将业务重心放在IT可视化领域。如今,优锘科技正在搭建物联网可视化PaaS平台——模模搭 ,这样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发展方式,是基于怎样的考量和能力呢?


大背景是 IT 运维的挑战,小契机是创始团队的相遇


“早期IT运维主要关注IT本身的稳定、安全、可靠,但今天以及未来的IT运营更关注面向业务和服务的体验、效率和效益,需要把上层的用户体验、业务效益与下层的IT支撑进行统筹管理。”陈傲寒认为企业IT的这样一种变化,使得IT运维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性:


首先,企业 IT 架构不断扩展,专业化管理工具与被管理的设备数据越来越多,使整个 IT 网络变得十分复杂;其次,企业 IT 运维监控体系的发展,逐步覆盖了基础设施、网络、系统、应用和业务等各个层面,他们都分别需要专人进行管理,而各个维度的管理并不兼容,且数据碎片化严重,造成 IT 管理缺乏协同性;最后,对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而言, IT 运维平台工具的建设和使用相对割裂,让一线的运维需求和经验难以落地。


针对企业IT运维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寻找突破口才能实现IT运维的整体高效性。管理工具一端连接着各类设备,一端连接着人,而优锘科技从后者入手,即从IT可视化的角度来切入。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当原本作为一个整体的企业IT显得支离破碎时,分离界面的管理方式带来的交互体验是很差的。

而IT可视化,对机房、设备进行3D仿真,将各个子系统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只需通过一个界面便可对所有设备与数据进行管理。“其实现实世界就是一个模型,它能将数据与现实有机融合。”无疑,最接近这种自然融合的方式便是仿真。

当然,从对IT运维管理的这些思考到真正开始实践,与优锘科技创始团队的相遇是不无关系的。优锘科技创始团队可以分为两群人,一群擅长3D技术,另一群则擅长IT管理。擅长3D技术的那群人毕业后承接了不少3D项目,比如数字工厂、数字场馆、虚拟家装等,而项目制总是面临无穷尽的修改,难以复制与大规模发展;陈傲寒则属于擅长IT管理的那群人,他们来自IBM、BMC、华为等IT管理软件厂商,当他们发现3D技术团队为工行做了一个3D可视化项目时,意识到这对IT管理也是可行的。于是,这两群人决定将3D可视化与IT管理相结合,并将其产品化。

其实 IT 可视化本身就是一件有机融合的事情,一方面, IT 管理的 3D 可视化场景是基于现实的,无法进行预先设计,这就要求应用的 3D 可视化技术有强大的适配性;另一方面,只有团队自身非常了解 IT 管理,才能在产品设计时契合 IT 企业的使用需求。 显然,同时拥有 3D 技术积淀和 IT 管理经验的优锘科技团队适合做这件事,但在综合控制性价比的产品化道路上,还是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陈傲寒表示, 我们需要挖掘有价值的客户,他们的管理水平比较强、 IT 环境相对复杂、数据完备度较高,可以引领我们完善产品的业务逻辑。

优锘科技成立于 2012 年,用一年多的时间研发出了第一款产品 —— 数据中心可视化平台 uDCV ,后来推出了 IT 可视化运维管理平台 uITVOP 目前已经拥有近400家付费企业用户,“预计在今年达到500家付费客户。”迄今为止,IT可视化产品已经在数十家头部企业的IT部门和数据中心部署使用,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神华集团、公安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等。


从陈傲寒向笔者展示的uITVOP的介绍影片中可以看到,从宏观的全球分布到微观的某一个数据中心、再到里面的设备,甚至到每一个端口、每一根线,实际上是把整个IT架构从物理到逻辑、从实际到虚拟,转化为企业用户能共同认知的模型,再把各类数据抽取出来,通过该平台与实际挂钩,最后得以统一的管理。


用平台化做行业延伸,降低使用门槛

“我们可以将被联网的IT设备看作第一代物联网,如今的物联网将非IT设备连接起来,其实这里面还是有很多IT设备在处理运行。”陈傲寒谈到优锘科技的愿景,“我们希望将大写的IT变为小写的it,也就是将IT可视变为万物可视。”


既然IT管理复杂程度较高,那么其他类型的可视化管理,比如智慧建筑,就相对比较容易了。然而,数据中心的投入较大,那么如何在有限的预算投入下,将一栋普通的楼宇做到3D可视化的交互管理,并实现不同的行业扩展呢?平台化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于是,优锘科技搭建了物联网可视化 PaaS 平台 模模搭 。与 IT 管理相同,各行业的物联网可视化也需要行业专家的指导, 优锘科技的做法是将已经在 IT 可视化中得以验证的、有共通性的部分转移到模模搭上,其他行业的合作伙伴可以在这个开放平台上构建 3D 场景,并与相应的数据进行对接;同时,优锘科技将各类场景的 3D 可视化能力封装起来,为企业提供一套 API 陈傲寒介绍道, 前端程序员不需要懂 3D 设计,不到 200 行代码就可以做出一套复杂的 3D 应用交互场景。

在陈傲寒看来,推出物联网可视化平台是有必要的。比如优锘科技已有的案例,基于这套API所开发出来的粮仓管理系统,可以随时监测粮仓温湿度、控制门窗、探测虫害等,也有人车定位、安防等功能。以往的这些工作涉及到好几套管理系统,粮仓管理人员非专业工程师,因此很难达到好的管理效果,而现在这套系统对他们来说更容易理解。

再如消防管理系统方面,优锘科技与北京消防局合作,要为北京 14000 栋楼做可视化,往往一栋楼的消防预案成本为十几万到几十万元,但基于此套可视化系统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能让消防员对楼内状况有清晰的认知。 这两个案例说明了物联网可视化平台不仅降低了物联网的管理门槛,而且降低了信息加工的门槛。初期,优锘科技会在一些行业去做标杆案例,目前已涵盖物流仓库、港口、地铁、档案馆等。陈傲寒表示,“我们正在与腾讯合作,开拓体育馆、大型商场等场景。”

模模搭平台目前还处于接近完成搭建的最后一段路,通过从种子客户中萃取通用的能力,再转换、落到平台上,才能进行大规模的复制和推广。预计下半年正式推出,并拓展更多的行业伙伴,届时优锘科技也会开启新一轮融资。据悉,优锘科技已于 2016 4 月完成 7200 万元 A 轮融资 ,由上海金浦和熔岩资本共同投资。

据估计, IT 可视化约占整个 IT 运维管理市场的 15% ,目前国内大概有不到 10 家企业在这条赛道上,优锘科技是最早跑起来的几家企业之一。 笔者猜想,IT可视化的门槛可能在于先行者能做出一定的规模与标准,后来者在掌握一定技术与业务背景的条件下才能跟上步伐。优锘科技有一定的能力储备,若要继续大规模发展,将眼界放得更开阔、寻找其他领域的可开拓性是十分必要的。模模搭平台的推出,已初步在一些行业得到较好的验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