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WBO对酒商的调查了解来看,有70%的酒商表示在餐饮渠道的货款拖欠有所增加。
“我们现在有大概400多万元的货款没收回来,餐饮渠道应该几十万,具体没有统计。拖欠时间长的有一年多的,还有些餐厅、酒馆欠款之后直接倒闭成坏账。”一位四川的葡萄酒经销商郭文涛(化名)表示。
他进一步强调:“这种情况一直都存在的,只是这两年会多一些,不然生意做不动。大环境不好拖欠的时间要久些,只有慢慢催收了,没有办法。”
国内某进口葡萄酒大商负责人也透露:“现在餐饮渠道拖欠货款确实很多,从高端到中端的餐厅都在拖款,供应的酒店也基本都拖款。”他进一步表示,少则拖1个月,多达3个月至半年甚至一年,当前很难及时回款,只能慢慢催。
另一长期供应餐饮渠道葡萄酒的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年较多的餐饮关门的,只要倒闭的客户,都有所拖欠款项。尤其是高端餐饮的拖欠,因为有账期,但涉及到具体的金额不方便透露。而且今年我们的餐饮渠道是同比下滑的,即使我们也在开拓新的餐饮渠道客户。”
福建葡萄酒商常新儒(化名)表示:“这两年餐饮倒闭的很多,个别客户是倒闭找不到人,货款拿不回来就变成烂账。不过餐饮渠道拿货少,频率多,所以只要及时跟进都能减少损失,我们现在有大概10万元的账没有收回来。”
成都酒商王洪(化名)坦言:“餐饮渠道的葡萄酒销量不是特别大,我们也会供应一些酒店、会所、火锅店等资源性餐饮,通过朋友介绍的,整体来说回款还可以。但是大部分的餐饮,包括我们也还在做一些其他餐饮,都涉及到收款比较难,拖欠的时间比较长,这类情况比较常见。”
而面对坏账的处理,郭文涛表示:“通常会进行起诉,但是对于亏空的老板,早就是黑名单了,起诉的意义已经不大了。”
不过另一国内为餐饮渠道供货的大型葡萄酒进口商相关负责人陈超(化名)表示:“我们公司销售和财务对货款抓得比较紧,对于中型餐饮、酒店不会放账期,都是现款结算。对高端餐饮会有一定的账期。但近年来,在星级酒店的供货也是一个下滑的趋势。”
为何餐饮渠道拖欠、坏账现象增多?
“在现阶段来说,特别是今年,餐饮的利润下滑比较厉害,基本上大多数餐饮是亏损或在生存边缘徘徊的。”北京葡萄酒商董耀华(化名)坦言,在其亏损的情况下,必然很难再支付给葡萄酒供应商货款。
WBO在此前的调查中也了解到,餐厅、酒馆的上座率低,葡萄酒在该渠道的动销也较难。
郭文涛则表示:“主要现在的客人都喜欢自带酒水,特别是稍贵点的酒都是自带,餐厅的酒水动销的确较难。”
王宏也表示:“拖欠酒款主要的原因还是整体餐饮现在卷的也比较厉害。再一个是餐饮渠道的消费者若是请客吃饭都会自带高端酒,很少会在店里点。”
此外,业内人士表示,实际上现在进口商、经销商的库存也很大,一些酒商他也愿意给这些餐饮渠道3月-6月的账期,把货先给到渠道卖着。遇到双方友好协商的情况,卖不掉的货,经销商再拉走就好。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无法避免会遇到一些倒闭的店铺,直接把货和店都盘给别人的,经销商货钱两空的情况。
上海一位葡萄酒商程桦(化名)表示:“之前我们曾遇到过供应的餐厅拖欠货款的情况,加上这两年餐饮行业也难,我们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比如只选择良性客户供货,绝大部分都是现款现货,宁可放弃一大半客户,只做一小部分付款的优质客户。再者就是一有欠款,立即停货。”他继续说道:“打官司很麻烦,耗费精力也很折腾,能避免是最好的。”
郭文涛则表示:“对于生意好的餐饮终端店面会加大渠道投入,生意差的会逐步进行淘汰。毕竟要保持现金流,动销不了的渠道就舍弃了。”
“一般大型酒店不会赖账,就是多拖个一个月而已。那些大排档结款也比较及时。针对现在的情况,我们供应餐饮渠道客户大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熟悉的客户进行供应,如果不熟悉的客户,则再由我们熟悉的二批经销商去供应。”常新儒表示,这样出现呆账、死账会少一些。
王宏则表示,单靠餐饮去实现葡萄酒的销量,难度很大,加上当前的餐饮环境确实比较难,其当前规划是聚焦于资源性餐饮,依托人脉与关系网络拓展,继续在高端餐饮领域树立价格标杆,强化品牌形象,而非单纯追求销售增长。
此外,由于一些大型的供货商,合作的中型餐饮数量多,业务员会比较容易忽视其账期的问题。陈超也表示,针对这点,会对中型餐饮采取现款现结,不留账期,保证没有拖欠。
面对餐饮渠道频发的拖欠货款现象,葡萄酒商们正积极调整策略。通过精选客户、强化现款现货交易、灵活调整渠道投入与退出机制,以及利用熟悉的二批经销商作为桥梁,酒商们正努力保障资金链安全,减少坏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