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保温杯的潜在安全隐患及注意事项。包括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的爆炸原因,以及不适合放入保温杯的食物类型。同时提醒定期清洗保温杯以减少细菌滋生。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保温杯使用不当可能引发爆炸
热水在密封的保温杯内会产生蒸气,摇晃会增加压力导致爆炸。放入枸杞、红枣等食材泡水也可能引发爆炸,原因是微生物发酵产生气体。
关键观点2: 不适合放入保温杯的食物
包括牛奶、豆浆、茶叶等。这些食物在保温杯中容易变质或破坏营养,可能导致健康风险。
关键观点3: 保温杯存在卫生死角,需定期清洗
保温杯的卫生问题很重要,不及时清洗会导致细菌滋生。应养成定期清洗的好习惯。
正文
天气越来越冷,
不少人换上了保温杯喝热水。
但如果使用不当,养生的保温杯也可能变身定时“炸弹”!
💣
近日,广东东莞邱先生的儿子用开水洗保温杯,拧紧盖子摇晃了几下,杯子瞬间爆炸,热气腾腾。
邱先生表示,当时自己去取快递,出门前还叮嘱过孩子保温瓶不能用开水去清洗,不能摇晃。回来时事情已经发生了,万幸孩子没有受伤。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其实也不知道保温杯装热水不能摇晃。
其实,保温杯爆炸的原因在于:
热水在密封环境下会产生蒸气,摇晃时会使压力增加,导致杯子爆炸
。
常言道:保温杯里泡枸杞,疾病来了绕过你。殊不知,
保温杯泡枸杞、红枣等养生食材也会引发爆炸
!
据报道,四川的杨女士前不久在家准备用餐时,桌上的保温杯突然炸裂,直接将天花板炸出一个洞,
当时保温杯中泡的正是枸杞
。
保温杯爆炸并不是偶发事件。此前,
福建一名女孩用保温杯泡红枣后忘了喝,
直到10多天后才想起要清洗保温杯。当她用力拧开杯盖的一瞬间,
杯盖突然崩开砸中了女孩的眼睛,导致其右眼球破裂
,血肉模糊。
实际上,
保温杯泡红枣、枸杞发生爆炸是由于微生物发酵产生过多气体所致
。保温杯的内胆、瓶盖缝隙等处可能藏匿大量细菌,而红枣、枸杞等食材营养较为丰富,经水浸泡后其中的糖类等成分被溶解出来,更利于微生物繁殖。
在温度适宜、养分充足的环境下,
这些微生物会发酵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气体,且时间越长产生的气体越多
。密闭的保温杯内部气压不断增大,一旦杯盖被突然拧开,就可能导致液体喷涌而出,发生爆炸伤人事件。
由于保温杯保温功能突出且密封性能较好,很多人不仅用它泡红枣、枸杞,还用来泡茶、装牛奶豆浆等,但其实这些行为存在一定风险。
牛奶、豆浆等高蛋白饮品最好在灭菌或低温环境下保存。如加热后长时间放置保温杯中,其中的微生物容易迅速繁殖,
导致牛奶、豆浆酸败,甚至出现絮状物
,饮用后可能引起腹痛、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
△保温杯里装牛奶后迅速繁殖的微生物
茶叶富含茶多酚、茶多糖、咖啡因等营养物质,具有较强的保健养生功效。当用茶壶或普通玻璃杯泡茶时,茶叶里的活性及芳香物质会迅速溶出,使得茶香四溢、茶水甘甜。
但用保温杯泡茶相当于持续高温煎煮茶叶,会破坏茶叶中的活性和芳香物质,
导致
营养流失、茶汤色浓发暗、味道苦涩
。
有些人习惯煎好中药后用保温杯装着,一天分几次喝完。但保温杯中温度较高,
中药长时间放置容易发生变质
,建议放凉后放入冰箱中冷藏保存,等下次要喝时再加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