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新京报动新闻
(id:
xjbdxw
)
2017年11月11日,是新京报创刊14周年纪念日。14年的光阴,新京报实现了从一张“风华正茂”的报纸到全媒体原创内容平台的嬗变。2017年,面对风云诡谲的传媒环境,他们如何逆势飞扬?6分钟精美短片给你答案。
▼
从新出发
一十四载,我们仍然坚持,我们从新出发!
报纸采编:差异化、深度化、精品化、视觉化。
▲
2003“艾滋男孩”、2004“嘉禾拆迁”、2006“相声还魂”、2007“东四八条”。
▲
2008“汶川地震”、2009“梁思成林徽因故居”、2010“新圈地运动”、2011“辛亥百年”。
▲
2012“721大雨”、2013“王林大师”、2014“沙漠之殇”。
▲
2015“九三阅兵”、“天津爆炸”,2016“悬崖村”、“互联网大会”。
▲
2017“独流镇造假事件”、“污水渗坑”、“九寨沟地震”、“人大80周年”、“全国两会报道”、“香港回归20年”、“演员新势力”。
▲
周刊:黄金楼市、家居、健康、教育、旅游、摩登、汽车、新食品、星期五、上市公司、书评。
▲
新京报创刊十四年,借用习近平总书记之言:
“我们一定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新京报从一张报纸变成了一个立体化的全媒体产品。
▲
如今我们接到一个新闻线索,会从即时新闻、报纸深度报道、现场直播、创意H5等方面进行立体化报道。
▲
我们的影响力不止是报纸,而是体现在每一块全媒体版图上。
▲
新京报官方微博在全国同类媒体中表现优异,位列前三。2017年又抓住短视频风口,联合兄弟部门发布视频近800条,粉丝增长至2500万。
▲
新京报微信矩阵旗下有30个公众号,粉丝已超过500万。在阅读量和增粉日趋低迷的当下,有超过一半的公众号的打开率在10%以上,以新京报政事儿为例,阅读量超10万加,打开率超20%。
▲
新京报网是各大门户网站和移动客户端获取优质内容的不可或缺的平台。2016年仅即时新闻就生产了一万多条,2017年在此基础上,即时新闻的生产量每个月递增三分之一。
▲
我们秉承移动优先、先网后报,独家新闻首发网络成为新传播环境下的专业表达。
广告发行,抓住风口,逆势飞翔。
▲
2017年新京报传统广告及定制合作预计达到9.1亿元刊例,基本与去年市场持平。广告及定制合作在市场中的份额,2016年占到48.38%,今年预计在53.88%。房产、教育等九大行业在同类市场中排名第一。
▲
目前新京报的广告收入形成了传统合作持平,新媒体合作崛起,活动合作多样化的局面。
▲
2017年新京报新媒体业绩同比增长了37.16%,版权收入增加了62%。充分说明原创内容在互联网时代也是稀缺的,同时也证明我们战略转型的成功是有市场依据的。
▲
我们通过自身平台所打造的品牌活动也非常有影响力,无论在嘉宾规模、报道力度、品牌价值等方面,都在北京乃至全国首屈一指。
▲
2016年新京报的投递投诉率降低了千分之一点二,至今我们仍然坚持投递上楼到户,当天订阅次日投递,客户可随意转址,周末送家里,工作日送单位等特色服务。
▲
截至2017年9月,同比2016年日均发行量增长3.2%,实现逆势增长。
+互联网,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
大燕网
已经成为京津冀城市生活第一平台,截至目前,PC端和APP端日均UV900万,PV近9000万,日活跃用户超过1.2亿。结合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成立,生产了一批高质量的原创图文报道。
▲
15位大咖加入
寻找中国创客
成为创客导师,创客峰会成为创投行业的风向标。创客路演成为投资界优秀项目的收割场,创客基金战略跟投6个优质项目,创客导师基金会加大对创业者的帮助。
▲
动新闻
在2017年前10个月,已经生产了3000条动画短视频,点击近50亿,有186次登上了第三方榜单。
▲
在年初,我们制作了一条二维动画,以二维码的形式登上了总理工作报告的首页,供全国的代表委员扫码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