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侧重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社会史、政治经济史,中共党史;历史学新书、新刊、论文;中央地方文献资源;以及很少有我们找不到的电子书。总之,专业是中国近现代史当代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华泰睿思  ·  华泰 | ... ·  昨天  
中国证券报  ·  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事关储能,重要发布 ·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紧急提醒!仿冒DeepSeek手机病毒出现 ·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腾讯,新高!百度,大跌! ·  2 天前  
上海证券报  ·  公告:中央汇金将控股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新刊:《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19年第3期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 公众号  ·  · 2019-11-18 15:16

正文

主办单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出版周期:季刊

ISSN:2096-4587

CN:32-1877/k

出版地:江苏省南京市

语种:中文

开本:16开

邮发代号:28-496

创刊时间:2011

CSSCI

南京大屠杀研究


空间的产生与生产:从南京大屠杀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张生;4-16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南京大学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

摘要:空间具有政治性,是政治对抗的场所。南京大屠杀在军国主义日本侵略中国的过程中产生于特定的空间里,中国放下武器的军人和普通平民被屠杀的背后,是日本帝国主义建立其殖民统治秩序的图谋。但空间是多层次的,在南京大屠杀的空间中,外国侨民进行了局部的空间生产,产生了巨大的人道主义价值,具有世界性意义。战后,在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否认南京大屠杀史实的背景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基于历史遗产进行了空间的再生产,以表达中国人民的战争记忆与和平理念。但空间不是全然"被动"的,在被生产出来以后,它也自我生长,逐步获得按自身逻辑表达和诉说的能力。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南京大屠杀期间难民收容所内部生态研究”(17CZS060)、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工程”专项“基于微观史学的‘南京大屠杀’研究”(16KZD016)子课题“大屠杀期间西方在宁人士生活史”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 空间生产; 历史记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国家公祭;



国家认同路径下的虚假信息建构——林芙美子的南京大屠杀叙事

曾婷婷;周异夫;17-27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林芙美子是第一个到达南京并见证南京大屠杀的唯一的日本女性作家。战争语境促成她超越生活的藩篱,僭越性别的低位。小说《黄鹤》成为其个人叙事转向国家叙事的触发器。她将对日本国家神道中历史神话的冥想嵌入南京的书写中,自发地完成了国家认同的心理路径,进而通过一系列置换手段,在哀婉、细腻、丰沛的文学文本中构建了虚假的信息模式,更在今天成为个别声音借以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工具。历史性的解析应代替浅表性的主观阅读,内在的国家认同与外在的权力挟持不可同日而语,应以此为"窗口",管窥南京大屠杀究竟如何在日本民众中失去了被记忆的可能。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日本女性作家的‘国家’认知研究”(17BWW031)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日本作家; 林芙美子; 南京大屠杀; 国家认同; 《黄鹤》;




日本侵华研究


禁锢与监控:李顿调查团与西方记者密访马占山风波

王希亮;28-36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

摘要: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政府诉诸国联调停,国联在做出撤兵决议但被日本拒绝后,派出李顿调查团前往日本和中国调查。当调查团进入东北后,受到日伪军、警、宪、特的层层设阻监控,禁锢调查团与东北各界人士接触,甚至强硬阻拦调查团与马占山会面。在此背景下,两名西方记者在中国人帮助下秘密访问马占山,获取了部分反映东北民众抗日反满意志的珍贵资料。但当二人返回哈尔滨后,随即遭到日伪当局的无理拘捕和搜查,甚至粗暴地没收二人采访记录及私人物品,引发一场小有影响的风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项目“国外有关中国抗日战争史料整理与研究之一:李顿调查团档案翻译与研究”(项目号:16KZD017)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李顿调查团; 马占山; 西方两记者事件;


甲午战争前及战时日军汉语翻译的培养

寇振锋;37-46

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摘要:甲午战争以前,日军除了自己培养汉语翻译外,还充分利用日本民间学校的汉语资源加以培养。同时还广泛利用中国的汉语资源优势,为甲午战争培养了大部分"中国通"汉语翻译。然而,甲午开战后,汉语翻译的数量仍然无法满足需要,于是,日军被迫紧急委托九州学院培养"速成"汉语翻译,以解燃眉之急。军方悉心培养的汉语翻译全程参与了这场战争,在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甲午战争以来日本军用汉语教科书研究”(17BYY208); 辽宁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韩国高等教育财团项目“甲午战争时期日本汉语教科书研究”(Y201501)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甲午战争; 日军; 汉语翻译; 培养;



“英灵彰显”:从新见“仓桥文书”看日本的战争动员

芮赵凯;王川;47-53

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伪满皇宫博物院

摘要:二战后期,日本政府在本土及中国东北等地大肆推行对"为天皇捐躯之英灵"的祭祀和彰显活动。此类活动具有宣扬战争合理性、鼓动民众参战等作用。本文结合新见"仓桥文书"和日本档案公文史料,可知日本在精神奴化中国人民的同时,也通过"英灵祭祀"和感染遗族等手段,对广大日本民众进行精神动员和统治,企图实现全民军国化,服务于"大东亚战争"的目的。

关键词:日本侵华战争; “满洲国”; “仓桥文书”; “英灵彰显”; 遗族; 战争动员;


“提携”还是“统制”:沦陷时期日本对华北土木业的介入

许昊;54-63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摘要:华北沦陷以后,出于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利益的考虑,日本当局积极介入沦陷区土木业。作为介入华北土木业的主要策略和方式,日本当局在"技术提携"口号的掩饰下,对华派遣土木职员。沦陷时期,日本向华北派遣的日籍土木职员不仅人数众多,而且通常为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他们中多数人与日本官方关系密切,在思想上与日本政府高度一致。日方有意将日籍职员安插在重要的技术岗位,而次要的非核心部门则由中国职员主持。由此方式,日本当局在组织和人事上实现了对华北土木的介入和统制。这也暴露出日本介入华北土木业的殖民本质。

关键词:日本侵华战争; 华北沦陷区; 土木业; 日籍职员; “技术提携”;



“帝国医疗”的“飞地”:1942年上海华界霍乱流行与汪伪市府的应对

高飞;64-78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摘要:沦陷时期上海所施行的强制性战时防疫体系,是日本"帝国医疗"移植的缩影。1942年,受夏季极端气候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华侨回国潮的影响,上海华界霍乱大流行。为防治疫疠,汪伪市府进行了大规模强迫疫苗注射。华界民众起初采取躲避和排斥的态度,但随着疫情蔓延,"帝国医疗"色彩浓郁的防疫手段向社会强势介入,汪伪市府发放和检验防疫证书与经济统制、交通取缔等高压政策相捆绑,民众不得不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接受注射。然而,"伪证"、伪政府职员的暗中操作及"地下黑市"等纷繁乱象的长期存在与活跃,表明其防疫政策仍存在诸多局限与漏洞。"帝国医疗"的移植看似伴随日本战败而惨淡收场,实质却以"遗产"的形式对战后国民政府的防疫事业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沦陷时期; “帝国医疗”; 汪伪上海市政府; 上海华界; 霍乱;



抗日战争研究


英美学界的中共抗日根据地史研究

刘本森;79-101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要:80多年来,英美学界对中共抗日根据地史的研究大致呈"抛物线"状。总体来说,经历了五个阶段:抗战时期萌芽产生,大批亲历者写下盛赞中共的论著,出现"红区"热;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式起步,研究者热衷以"大理论"解释中共成功之道;七八十年代达到高潮,重视实证研究,展开对各根据地的"地方研究";九十年代势头有所减弱,但研究队伍更加精干,致力于纵深化研究,研究主题微观且分散;21世纪延续发展,地方研究与分散化的特点依旧存在,革命史研究再次兴起。80多年来,英美学界中共抗日根据地史研究的最突出特点,是从宏大叙事的"大理论"研究到实证调查的"地方研究"的转变趋向。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英美学界的中国抗战史研究”(16CZS045)的阶段性成果; 山东省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项目;

关键词:抗日战争; 抗日根据地; 英美学界; 中国共产党;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东南区域的妇女动员与救亡

游海华;叶潘虹;102-115

浙江工商大学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研究所;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全面抗战时期,以闽粤赣皖浙毗连之国统区所组成的中国东南区域,是一块相对独立的抗战区域。这里既有国民党系统的妇女组织如妇女运动委员会、妇女会,也有政府系统的江西省妇女指导处,还有半官方的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战时儿童保育会、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东南各省分会,以及其他众多的民间妇女组织。东南区域各阶层的妇女在一定程度上被动员起来,在征募、慰劳、宣教、生产、组训、参军参战等方面开展了一些抗日动员与救亡工作,不仅协助了东南前线政府和军队的抗战,也增进了东南区域的社会稳定和延续,为民族抗战的最终胜利贡献了自己应有的力量。东南区域民众的组织和动员,确实存在诸多不足,但并非无所作为。

基金: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项目之首批启动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16KZD011)的子课题“华南抗日根据地史”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抗日战争; 东南区域; 妇女动员; 抗日救亡;



经济救亡与社会变迁:全面抗战时期的四川工业合作

周狄;潘洵;116-125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