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FC农产品研究
CFC农产品只是一群好奇大脑堆积的思维网络,只是碰巧遇到了农产品和金融衍生品的范畴,希望能长期站在少数人的立场,还你一个经得起推敲的真相,并顺带时不时牵扯出合乎逻辑的交易方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FC农产品研究  ·  【建投有色】Q&A形式解读近期氧化铝行情 ·  3 天前  
面包财经  ·  【读财报】上市猪企9月销量同比上升2.71% ... ·  3 天前  
面包财经  ·  【读财报】上市猪企9月销量同比上升2.71%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FC农产品研究

【建投专题】以史为鉴,日本“失去的20年”与纺服消费

CFC农产品研究  · 公众号  · 农业  · 2024-10-23 18:33

正文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重要提示: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因本平台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符合规定的交易者,为控制交易风险,请勿点击查看或使用本报告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研究员:董丹丹

期货从业信息:F03095464

期货交易咨询从业信息:Z0017387


研究助理:李怡辉  

期货从业信息:F03122116   

联系方式:13822770850


本报告完成时间 :2024年10月23日

主要逻辑

内容摘要

日本在1980年代末的经济繁荣期伴随着资产泡沫的迅速膨胀,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扩张推动了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飞速发展,许多投资者涌入这些资产类别,导致价格大幅上涨。然而,随着央行在1989年开始逐步提高利率以控制通胀,泡沫很快破裂,日本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并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打击下陷入了长期的通缩。与此同时,失业率快速攀升,金融体系的不良资产问题导致银行信贷萎缩,企业和个人的信心受挫,整个社会陷入了低迷的消费和投资环境。这场危机的长期影响延续至2010年代,经济的低迷也为“失去的20年”这一称谓提供了现实注脚。

在经济偏弱背景下,原本流行的高端品牌和奢侈消费模式逐渐被更加务实和节约的消费理念所取代,人们不再追求昂贵的时尚和奢侈品,而是倾向于购买性价比更高的日常服装。同时,日本社会的人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老龄化的加剧和年轻人口的减少进一步削弱了市场对服装的需求。服装消费的数量和价格双双下降,“量价齐跌” 推动下,纺服市场规模出现了显著的萎缩。这一变化不仅是经济转弱的结果,也标志着日本进入了 “第四消费时代”。消费者的价值观从追求奢华和品牌效应,逐渐转向追求简洁、实用和环保。诸如优衣库和无印良品的公司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得以迅速崛起。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换挡阶段,家庭收入增长放缓,中国或也正步入“第四消费时代”。与日本在1990年代经历的情况类似,当前中国的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出生率和结婚率持续走低,家庭规模缩小,年轻消费者的占比减少。这些因素正在逐渐改变中国的消费模式,从以往的个性化、品牌化消费转向更加务实、理性和简约的消费需求。

中观视角来看,经过2023年疫后消费的爆发式复苏,今年终端纺服内需增长明显放缓,我们预计全年鞋服针纺零售额增速将落在1%-2%区间内。“平价化”的趋势在近期聚酯需求边际好转的过程中也能窥见一二。尽管国庆节后坯布订单有所回暖,库存也处在下降通道,但从终端产成品到上游原料,都面临提价困难的问题,一部分原因在于上游原料供应的持续宽松和高库存压力,另一部分,更偏中长期的原因在于居民消费观念或正向“第四消费时代”演进,纺织服饰的消费支出在居民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下滑,简约、平价的需求正在兴起,国内纺服市场规模增长放缓,未来或向上游形成一定的负反馈,驱使庞大的原料供应出清和出口,以分享全球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红利。

后市展望:

中长期视角而言,我们认为,在产能仍在投放的背景下,出口将成为未来改变聚酯产业链整体供需平衡表的关键因素。

风险提示:

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纺服消费迅速复苏

01 宏观背景:失去的20年,消费时代的变迁

1980年代末期,日本经历了一段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期,这一时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发了巨大的资产泡沫,低利率和信贷扩张刺激了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导致股价和房价大幅飙升。到1989年末,东证指数达到了历史高点,而东京等主要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也显著上涨。然而,1989年底起,日本央行逐步收紧货币政策并提高利率,意图抑制过热的市场。这一激烈的政策调整迅速引发了泡沫的破裂,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接连崩盘。

泡沫破裂后,日本的GDP增长率持续放缓,并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陷入了长期的通缩。与此同时,失业率快速攀升。此外,金融体系的不良资产问题导致银行信贷萎缩,企业和个人的信心受挫,整个社会陷入了低迷的消费和投资环境。这场危机的长期影响延续至2010年代,经济的低迷也为“失去的20年”这一称谓提供了现实注脚。

1990年以来,日本劳动力结构和居民收入结构受资产泡沫破裂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劳动力结构来看,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自1970年以来逐步下滑,1990年资产泡沫破裂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加速下滑,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快速提升,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家庭收支情况来看,1990年资产泡沫破裂后,日本家庭收支增速虽有下滑,但整体仍然维持正增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再度重创本就脆弱的日本经济,家庭收入进入负增长。

宏观经济周期的变迁塑造了日本的消费社会,在“失去的20年”期间,日本完成了从“第三消费社会”到“第四消费社会”的过渡。三浦展在《第四消费时代》中描述了日本消费社会的发展历程,揭示了从“第一消费时代”到“第四消费时代”的变化。第一消费时代(1912-1941年)是日本进入现代化后的起步阶段,伴随都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西洋化的消费模式成为主流,城市中产阶级的崛起推动了消费增长,商品消费开始兴起,消费主要以满足国家经济发展为核心。第二消费时代(1945-1974年)是在二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家庭成为消费的核心单位,家庭对耐用品的需求急剧增加,冰箱、电视、洗衣机等“三大神器”成为每个家庭的象征,物质消费与家庭福祉紧密相连。第三消费时代(1975-2004年)则伴随经济泡沫的形成和崩溃,个人主义和多样化消费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消费者逐渐从注重家庭转向追求个人身份的表达,奢侈品和品牌消费成为主流,尤其是年轻人和单身群体,他们通过时尚和科技产品展示个性。进入第四消费时代(2005年以后),日本面临老龄化和少子化的挑战,消费观念逐渐从物质化回归简约和社会责任,消费者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环保和共享经济,品牌的重要性逐渐减弱,简约、无品牌、环保的消费模式成为主流,社会更加关注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和社区意识。

02 “第四消费时代”下的纺织服饰市场

1990年后,日本宏观经济的持续疲软直接影响了纺织服装市场的发展。泡沫经济破裂后,日本长期面临低增长和通货紧缩,居民实际购买力下降,消费意愿减弱。这种经济环境不仅限制了高端时尚和奢侈品的消费能力,也压抑了整体服装市场的需求。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年轻人口减少,传统消费群体萎缩,服装消费在数量和金额上都出现了下滑,市场整体规模呈现出持续萎缩的趋势。

与此同时,日本逐步进入第四消费时代,家庭消费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简约生活理念的普及,消费者不再追求高价品牌和个性化时尚,转而更重视功能性、耐用性和性价比。这导致日本家庭在纺织服装上的支出大幅减少,消费量和价格同步下滑。这种“量价齐跌”的现象成为日本服装市场持续萎缩的核心原因,标志着消费模式的根本转变。

微观视角来看,随着日本进入第四消费社会,一批以简约、性价比和实用性为核心的品牌迅速崛起,盈利及股价表现突出,反映了日本消费模式的转变。代表性公司如迅销(优衣库母公司)和良品计划(无印良品),它们的成功证明了消费者对高端品牌的兴趣逐渐减弱,而更倾向于价格适中、设计简约、功能实用的产品。优衣库通过提供高质量、性价比高的基本款服装,迎合了注重实用性和可持续消费的消费者需求。无印良品则通过去品牌化的设计理念,强调产品的功能性和环保性,吸引了越来越多追求简洁生活方式的消费者。这些公司的发展和成功正是日本从个性化、奢侈消费向简约、功能性消费模式转变的典型例证,反映了第四消费社会下消费观念的深刻变化。

03 以史为鉴,中国或正步入第四消费时代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换挡阶段,家庭收入增长放缓,中国或正步入“第四消费时代”。与日本在1990年代经历的情况类似,当前中国的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出生率和结婚率持续走低,家庭规模缩小,年轻消费者的占比减少。这些因素正在逐渐改变中国的消费模式,从以往的个性化、品牌化消费转向更加务实、理性和简约的消费需求。此外,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在逐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更多的人开始追求环保和性价比,远离过度消费和奢侈品需求。

中观视角来看,经过2023年疫后消费的爆发式复苏,今年终端纺服内需增长明显放缓,我们预计全年鞋服针纺零售额增速将落在1%-2%区间内,进入缓慢增长区间。“平价化”的趋势在近期聚酯需求边际好转的过程中也能窥见一二。尽管国庆节后坯布订单有所回暖,库存也处在下降通道,但从终端产成品到上游原料,都面临提价困难的问题,一部分原因在于上游原料供应的持续宽松和高库存压力,另一部分,更偏中长期的原因在于居民消费观念或正向“第四消费时代”演进,纺织服饰的消费支出在居民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将持续下滑,简约、平价的需求正在兴起,国内纺服市场规模面临萎缩,并向上游形成一定的负反馈,驱使庞大的原料供应出清和出口,以分享全球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红利。因此中长期视角而言,我们认为,在产能仍在投放的背景下,出口将成为未来改变聚酯产业链整体供需平衡表的关键因素。

免责声明

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据此操作、责任自负。中信建投期货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报告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报告发布内容如涉及或属于系列解读,则交易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内容的了解而对其中假设依据、研究依据、结论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交易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系列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数据来源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研究依据和研究结论的目标价格及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研究逻辑。

中信建投对本报告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报告发布之时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能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
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本报告发布内容并非交易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报告内容交易者的任何交易建议,交易者应充分了解各类交易风险并谨慎考虑本报告发布内容是否符合自身特定状况,自主做出交易决策并自行承担交易风险。交易者根据本报告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报告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本报告进行翻版、复制和刊发,如需引用、转发等,需注明出处为“中信建投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增删或修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报告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关注“CFC能源化工研究”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