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生猪期货成功上市,谋划多年的广期所也即将落地,期货行业一片欣欣向荣。如何看待期货行业这一轮的发展?期货公司存在哪些困难和挑战?期货公司的经营改善能否持续?近日,广发期货董事长赵桂萍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重点回答了一系列问题。
“期货公司的经营改善,必须向专业化、机构化出发。资本金限制是目前期货公司发展的‘拦路虎’,期货公司要做大做强,关键要具备资本实力。”赵桂萍说。
客户需求多种多样
服务实体产业接地气
证券时报记者:今年是广发期货成立28周年,您担任广发期货董事长多年,能否讲讲您与广发期货的故事?
赵桂萍:我于1992年进入资本市场,1993年加入广发证券,负责筹建广发证券的第三家营业部,正当我带着团队风风火火拓展业务时,1994年广发证券的创始人陈云贤博士找我谈话,准备把我派到广发期货。
我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做市场调研,不巧的是,我1995年到广发期货任总经理、1996年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就遇到了国家对期货市场的严厉整顿,要求证券期货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期货交易所合并,本来满腔热情准备到一个新领域大干一场,就被迎面浇了一盆冷水。
后来经历了期货市场的清理规范,我一直担任广发期货的董事长至2002年。2007年接受集团的安排,我重回期货公司任董事长至今。其中2014年,我任广发期货专职董事长,全身心投入到期货市场。
在我看来,期货市场的客户需求更为复杂化和个性化,对我们的工作形成挑战,需要我们时刻保持着创新的动力和激情。
这个行业最大的成就感在于很接地气,我们服务实体经济、产业客户和高净值客户。公司现在全力向机构化转型,每次去拜访客户都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尽可能地满足客户综合化需求。去年疫情期间的经历,更验证了期货公司可服务实体经济,满足大量的产业需求。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期货公司走专业化路线
证券时报记者:去年,期货市场迎来了一轮快速发展,成交量、成交额、保证金均创历史新高,怎么看待期货市场的这一轮发展?
赵桂萍: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最典型的数字是客户保证金增长到8000多亿。回顾历史,2007年我兼任董事长时,整个期货行业保证金规模很小。
2015年,由于股指期货的火爆,保证金上升到将近4000亿,2016年股指期货受限以后,保证金有所回落,之后一直停留在一个平台期。
2020年,保证金规模又突破了这个平台,对期货市场而言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第一是市场资金进来了,第二是客户资金结构发生变化。当年一个重大的转折就是机构风控意识增强了,很多产业客户主动打电话要求开户,他们认为面对国际和国内的大环境,需要利用期货市场做风险防范。
此外,上市公司以前参与期货市场并不多,而2020年,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超过200份公告,宣布公司开展或加大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所以服务好客户不愁市场不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期货公司经营改善能否持续?
赵桂萍:期货公司的经营改善,必须向专业化、机构化出发。第一,整合期货公司的资源,期货公司可以凭借自身的专业化,通过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业务以及投资咨询业务等,满足客户需求,尽可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第二,在专业化、机构化的追求下,对期货公司的现状,包括人才体系、考核机制都要进行严格的考量,看看是否符合市场竞争的需要。此外,期货公司要重视风控体系建设。
期货公司三类分化
资本金成为拦路虎
证券时报记者:您觉得目前期货公司有哪些困难和挑战?您对期货公司的未来定位有哪些思考?
赵桂萍:以前期货公司通常被认为只是个通道,但现在期货公司相当于商贸的资本中介,需要拼资本实力,比如我们还有境外公司、开展风险管理业务等,资本的改善、净资本的提升愈发重要,特别是头部的期货公司,未来面临的挑战很大一部分在于资本实力的强大与否。
对于期货公司的未来定位,大概率要分化,目前有150家期货公司,需要整合发展为三类期货公司。第一类是综合化期货公司,即拥有综合化业务的能力,包括资产管理业务、境外业务等,这是期货行业的头部期货公司;第二类是朝着综合化目标发展,某一项业务特别出色,但也不放弃其他业务的期货公司;除此之外的,属于第三类期货公司。
设立广期所意义重大
证券时报记者:谋划多年的广期所最近进展加快,成功落户南沙,广发期货也深耕粤港澳大湾区。广期所的落地对期货行业和期货公司的发展,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赵桂萍:对期货行业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加速品种创新。广州期货交易所作为“创新型期货交易所”,可以有别于国内其他四大交易所,与实物产品和金融期货衍生品形成互补,上市航运指数期货、天气期货等另类品种,从而加速期货品种创新。此外,也可以凭借已有的优势,发展碳排放权衍生品市场。
二是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作为经济大省的广东,制造业活力较强,这表明工业产业链需求较为旺盛。在广州设立期货交易所,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期货市场工具,引导企业树立风险管理意识,提升期货市场为企业风险管理服务的能力,促进广东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良性循环。
三是进一步扩大期货市场双向开放。广州期货交易所设立之后,可以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推出新的期货品种与服务,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尝试,不断拓展服务的空间、提升服务的能力。
同时,广期所的设立对期货公司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广期所的设立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完善广东金融版图,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广期所设立后,新的期货品种推出,将增加机构对期货市场的参与度,进一步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实体企业风险管理的能力;对于期货公司而言,期货市场品种的增加,将带来新的业务增量,提升盈利能力。
3月23日晚间,华泰证券发布2020年度报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控股子公司华泰期货实现营业收入2,232,481,743.26元,同比增长31.19%;实现净利润220,572,147.89元,同比增长143.27%。
商品市场波动谁受益?
期货公司靠经纪业务“大赚一笔”
期货公司年报近期陆续披露。得益于商品行情、市场结构优化、企业套期保值需求增加等因素,2020年期货公司整体实现收入与净利润的大幅增长,经纪业务成为期货公司的“赚钱主力”,不过疫情对期货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方面影响较大。
具体看来,2020年商品市场剧烈波动,大宗商品及整体产业企业风险管理需求提升,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率偏高和市场流动性宽松背景下,资金净流入迹象明显,市场规模总体实现了增长。
同时,期货市场参与者结构进一步优化,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获准参与国债期货市场,无论是借助期货市场对冲风险的产业企业、金融机构,还是承担市场风险的投机者,参与市场的热情均较往年高,机构持仓占比过半。
业绩整体向好
首先是A股上市的两家期货公司,南华期货(603093.SH)和瑞达期货(002961.SZ)。
南华期货2020年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营业收入为99.15亿元,同比上升3.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94亿元,同比上升18.47%。
瑞达期货发布的2020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08%;营业利润3.4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3.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5.98%,基本每股收益0.55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0.14%。
H股上市期货公司弘业期货和鲁证期货发布了盈喜预告。
鲁证期货表示,预计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归属于股东净利润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80%~100%;弘业期货 预期,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拥有人应占溢利将较2019年同期上涨约200%至230%。
此外,中信期货、浙商期货、国海期货等券商系期货公司也披露了主要经营数据。
中信证券业绩报告显示,中信期货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80.90亿元,净利润人民币6.48亿元,同比增长56.57%;浙商证券年报显示,浙商期货2020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24亿元,同比增长34.9%。
据中期协数据显示,2020年度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60.18亿手,累计成交额为435.72万亿,同比分别增长53.82%和50.61%。2020年度,全国期货公司手续费收入202.05亿元,同比增长48.69%;未经审计净利润86.03亿元,同比增长42.20%。
从期货市场品种来看,全年共上市 LPG 、 低硫燃料油 、 短纤 、 国际铜 等12个新品种,截至2020年末,我国期货和期权品种共有90个,其中国际化品种7个,为广大实体企业提供了有效的避险工具。全年新增32个期货期权做市品种,目前已实施做市制度的期货期权品种总数达到65个,做市品种的流动性和活跃合约连续性显著提升。
不过,疫情因素也对期货公司业务开展带来一定影响。
南华期货在其年报中披露,场外衍生品业务方面,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不少行业的复产复工较晚,企业在订单明显下滑的背景下,对场外衍生品业务的市场营销工作也受到一定的冲击。南华资本通过丰富产品设计,开拓创新收益互换、离散障碍期权、累计累沽、雪球期权等,不断丰富期权种类,拓展权益类场外业务,使得场外业务规模下滑态势得到初步遏制,并逐步恢复增长。
中国期货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风险管理子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名义本金规模为8460.76亿元,同比下降29%。
经纪业务增收明显
目前,期货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经纪业务、投资咨询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和风险管理公司业务。
从财报披露情况看来,期货经纪业务增收明显。根据中期协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行业期货公司经纪业务收入192.30亿元,同比增长49.13%。
南华期货在2020年年报中表示,报告期内业绩增长主要由期货经纪业务利润增长拉动。2020年,公司期货经纪业务规模整体保持增长态势,期货经纪业务客户日均权益为113.21亿元,同比增长49.18%;
瑞达期货也称,公司2020年业绩实现大幅提升,主要原因是当年中国期货市场高速发展,期货市场客户保证金规模、成交量创历史新高。报告期内,瑞达期货的客户保证金规模、经纪业务收入、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和收入等指标的增长均高于行业水平,由此较大幅度提升公司的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