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禾旅读
在这里,有来自海内外父母的用心体验,有易行有效的教育方法,有每周一期的专家讲座。和孩子一起旅行、阅读、成长,我们一起,终将改变他们的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德善学园微讯  ·  双向奔赴,点亮未来丨常德市德善学校2024年 ... ·  昨天  
凯叔讲故事  ·  2 种以上颜色抄笔记,孩子可能在 “假努力” ·  3 天前  
YNTV2都市条形码  ·  学校有钱请表演没钱修宿舍?学生被当场拉走,当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禾旅读

别吵了,其实我们也巴不得自己的孩子是林妙可 | 青禾旅读

青禾旅读  · 公众号  · 教育  · 2017-03-02 13:02

正文

 青 禾 旅 读 

育儿育己,学以致用


欢迎加入讨论群

请在公众号中回复:入群

 

这篇文章,让人悚然而惊。


无论观点同意与否,能让我们为人父母,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愿望、思考可能的误区,已属不易,何况,这关乎孩子的未来,关乎我们给他们奠定什么样的人生基石。


成为“林妙可”

不也是我们的期望?

文/ 林巨


最近网上热议林妙可,我大概瞄了一眼,核心就是这孩子参加艺考接连失败。然后,网上有一段访谈视频被批评是“假里假气”、“装神弄鬼”之类的......


然后大家就把之前的“烂账”都翻出来了,显然是忍了很久了......


最后就说这孩子完了,这家庭教育不对。


成为“林妙可”

也是我们的期望


我纳闷的是:中国人不都这样教孩子吗?!

——只不过我们的孩子没有林妙可出名罢了。


比如:我们指责林妙可假唱,这不是她的错啊。

——我们哪里不假唱?!我们哪里不作假?!


比如:我们指责她的妈妈给她安排乱七八糟的抛头露面的机会。

——我们不也给自己的孩子报名各种乱七八糟的补习班,参加各种乱七八糟的竞赛,想方设想经营各种关系,想拿个奖吗?


比如:我们嘲笑林妙可的妈妈费尽心机为孩子博取“注意力”博取“知名度”。

——我们不也是一样的?从幼儿园到小升初到中考到学区房到各种特殊招生渠道的努力......

 

既然大家都一样,那就总结一下:这里面最相似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我们和林妙可的爸爸妈妈最最相似的一点,就是:

渴望孩子成功,渴望孩子被社会认同。


成功=被社会认同。


所以,我们的孩子和林妙可最最相似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孩子都是假孩子因为真往往是不被认可的。



有人说真诚最可贵。错了!我们做的,分明是在说明,被认可的真诚才可贵!不被认可,那就是×××了。


那么,要被社会认可,显然,那你就得剪辑自己,就得修饰自己,就得作假。


所以,我们和林妙可的爸妈,是100步和100步的关系,我们的孩子和林妙可之间,也是100步和100步的关系。区别只是林妙可更加有名而已。



有人说:怎么作假了?你看电视上那个那个什么多真啊。


是啊,真得你都看不出假来了,实乃最高境界。

 

所以,其实,我也不大明白,为什么我们感觉自己有资格振振有词的指责批判人家。只不过,名人被消费,是属于她们的特有的命运,何况,林妙可目前遭遇了实实在在的可以量化的失败,那就更有机会批判了。


其实,所谓的失败,也不过是连续被几个学校拒绝。要是不拒绝呢?!要是被下一个学校录取了呢?!



那估计马上就是一片赞扬声了!


那你会问:要是还是失败呢?!


那大家就是成败论英雄。林妙可才18岁,成败根本看不出来。要一定要说成败,那相比同龄人,肯定是成功者。她就算不上这些大学,一定也有戏可以演,也有别人争取不到的大把机会。你说,这是成功还是失败呢?


你去问问无数大学毕业的北漂,你问问他们:林妙可是不是成功者?!


最多不过是比我们预想的成功差那么一点点而已。


 

林妙可的家庭教育很“正常”

 

估计有人急了:林老师,你到底想说什么?


你是想说林妙可的家庭教育很正常吗?


对了。她的家庭教育很正常,就是中国90%以上的家庭都采用的家庭教育。


并且,截止目前,她是成功者。2008年的惊天机会抓住后,这辈子就是成功者。


就是没有一所大学录取她,也是成功者。何况,这样的事根本就不会发生。


所以,目前网上批评她以及批评她的家庭教育的,都没有说到点子上。

 

真相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就是教孩子作假人,天底下都一样的。


林妙可、张妙可、赵妙可、孙妙可的爸爸妈妈们,都是这样教孩子的。


4岁某人就让梨了,你说是真的还是假的?


我想说什么呢?我想说的是:


第一,大家都在教孩子作假。

第二,我们自己,我们的孩子,通过作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整体上,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都是作假的获益者。


这就是我们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不过是

你教孩子的生存策略


 什么是家庭教育呢?


所谓教育,就是教我们生存的知识和技能(统称“生存策略”)的。


什么是生存策略?


能帮助我们适应社会、活得更成功的所有一切的情绪情感、思维方式、认知模式、知识技能等的总称,就是生存策略。


所谓家庭教育,就是教我们最重要、最基本的生存的策略的。


作假、作伪,掩饰自己,如此才能成功,就是当下社会我们普遍的家庭教育的策略。


也是我们的孩子习得的生命最初的最重要的生存策略。


这是我们的集体潜意识啊!


各种“妙可”,都是被这样教育长大的。


教育各种“妙可”的爸爸妈妈,也是被这样教育长大的。


教育各种“妙可”的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也是被这样教育长大的。

 

你们以为家庭教育是什么呢?!


就是最最基本的生存策略的教习地。


就是最最重要的生存策略的发源地。


就是最最关键的生存策略的原生地。


显然,作假是中国人最好的生存策略之一。

 

成为“假人”曾利大于弊


林老师,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其实只想问一个问题:


这个作假作伪的生存策略,我们受益了没有?我们的孩子受益了没有?


如果你点头,诚实的承认:受益了。


好,那我们可以继续。


这个生存策略,我们在我们之前经历的时代,我们和孩子,基本都是受益的。


也就是说,这个生存策略,功大于过。对吧?

 

那么,我再问你第二个问题:


你认为,这个生存策略,这个作假作伪的生存策略,面对以后的时代,它会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也就是说:在农业时代,在工业时代,这个作假作伪的生存策略,总体而言,功劳大大。但是面对互联网时代,面对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透明的时代,如果再谨守这个策略,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呢?!


我再严肃提醒你啊:


你的家庭教育,是为了帮助孩子成功的,帮助孩子更好生活的。


你的家庭教育,是在传授你的孩子最最要紧的生存策略。


所以,请再次思考这个要命的问题:


面对互联网时代,面对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透明的时代,作假作伪的生存策略,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呢?!


人都是很现实的。


家庭教育更是如此。


只是我们看不到,我们误以为我们很“高尚”,很“浪漫”,很“远大”。


对不起啊,惊醒了你的美梦。


在此,我只是想提醒大家:


一切不过是生存策略的选择。


一切只不过是生存策略的竞争。


一切只不过都是为了帮助我们自己,帮助我们的孩子成功和幸福。


“假人”有未来吗?


那么,梦醒时分,请问自己:


既然是策略,就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以前成功了,不意味着未来也成功。


是不是这样呢?!


如果是,请问:面对互联网时代,面对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透明的时代,作假作伪的生存策略,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呢?! 


我想说的是:一切策略,都是有前提条件的。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你的策略来自哪里?适应哪个时代?适应哪个时空?


你如果想当然的觉得自己喜欢的,自己认同的就是对的。你就惨了,你的孩子就惨了。


一切对错,都是相对的。你所以为的对错的背后,都是有前提的。都是在那个特定时空、特定时代、特定阶层的成败对错。


那么,未来是新的时空、新的时代、新的阶层,原来的策略,还真的管用吗?


你有没有想过前提条件啊?


一旦前提条件不对,对错马上转化的。

 

如果你信奉的认为正确的生存策略,其实是根本不适应未来的时代的,然后你却认为是永恒真理,是无上普世价值,使劲灌输给你的孩子。那么,很残酷:


你的孩子,因为你,必然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世上没有万古的真理,只有永远变化的相对法则。为人父母,必须预见未来的时代,预判未来的时代,帮助孩子养成最好的生存策略。

 

你知道未来会怎样吗?你能预判未来的生存之道吗?


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肩膀往上走的。



你说你不能,你的孩子就天生低人一等。


在我看来,世间主流的帮助孩子成功的方法,大多数都是负面工作。我们作为父母,可能都是瞎忙活、白忙乎,所有的努力,只是让自己的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如果你知道未来会怎样,你能预判未来的生存之道,然后传授给你的孩子。那么,你就是:让别人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我们,有勇气培养一个“真人”吗?


授权作者

林 巨

林巨,家有儿女一双,毕业于北大心理学系,致力于从人性和成长角度来诠释家庭教育,引导大家关注生命的美质和尊贵,帮助大家看见心灵的需求和规律。2004年创办了花径教育机构,2011年创造性地提出“无分别的爱”的家庭教育理念,长期担任多个电台电视台的家庭教育特约嘉宾。代表著作《遇见好老师》《妈妈,请这样爱我》《妈妈,我可以这样吗》《妈妈,我是你想要的孩子吗?》,其中《妈妈,请这样爱我》,入选为2013十大家庭教育图书。(微信公众号:无分别的爱,微博:林巨老师无分别的爱)


✄------ 欢迎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