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诗性正义
徐昕 教授 律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诗性正义

年度影响诉讼盘点,个案助推社会反思

诗性正义  · 公众号  · 法律  · 2017-02-07 21:5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徐昕按:玩具枪、仿真枪获刑系列案,入选2016年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名副其实。第一, 它反映了一种类型的案件。假枪真罪的案件,每年数千。第二, 倘若 刘大蔚案等仿真枪案能获得圆满解决,将有助于 枪支 认定标准提高到科学合理的水平,个案推动法治


南都社论指出:具体个案恰好对照整个国家法治进程的诸多方面:改革热点之所在,制度问题之积弊。比如因枪支鉴定标准的制定与执行主体合一导致的仿真枪争议......


从一年半前的刘大蔚案代理申诉,到天津大妈赵春华案,我几乎天天在微博微信呼吁:1、公安部提高枪支认定标准,至少先恢复至2001年的标准枪口比动能大于16焦耳/平方厘米;2、最高法的司法解释将仿真枪的定罪量刑区别于真枪。



年度影响诉讼盘点

个案助推社会反思


南都社论


日前,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举办第十二届中国影响性诉讼高峰论坛,并评选2016年“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包括聂树斌案、白恩培案、仿真枪系列案、贾敬龙案、太原警察打死农妇案和首例雾霾环境公益诉讼案在内的2016年年度热点案件入选。有专家点评个案时表示,个案“虽然已经结束了,但仅仅是剪掉外面的箭杆,箭头还在身体内部,还有待治疗”。

箭杆与箭头的比喻可谓贴切。诉讼,是一场司法的旅程,在法槌落下之后,个案的影响更多显现在诉讼参与者身上,这是局限于个案层面的诉讼辐射力。当然,也有一些案件,在它进行过程中便调动了大量的公共资源参与,话题讨论的辐射力在司法进行中便事实上已经超出了个案范畴,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从这一层面来说,司法程序结束,才是影响性诉讼其影响力开始发散的时刻,也是国家与社会在制度层面借由个案反思并解决存在问题的机会。

从2016年年度影响性诉讼的评选结果可以看到,具体个案恰好对照整个国家法治进程的诸多方面:改革热点之所在,制度问题之积弊。比如多起案件涉及警务行为的规范化问题,以及因枪支鉴定标准的制定与执行主体合一导致的仿真枪争议,再比如反腐议程、冤案纠错和拆迁纠纷,以及困扰越来越多人的雾霾困局。由此也可看到,个案诉讼对国家与社会的影响,正在通过诉讼之外的公共讨论观照当下的生活。

个案投射社会宏大进程,白恩培案落槌,作为反腐大潮中的普通一例,白案所对应的是《刑法修正案(九)》实施以来第一桩激活“重特大贪贿者终身监禁”条款的判例。该条款的设计基于“防止在司法实践中出现这类罪犯通过减刑等途径服刑期过短的情形”,从个案出发做制度补救,这是公众并不过分的期许。

以规范警务行为为例,在个案争议不断的警察执法行为之外,中央高层亦启动关于全国警务行为规范化、法制化的整体改革与改造。此前,公安部举办第二期全国公安机关规范执法视频演示培训会,参加此次集中培训的一线警员据称超过百万,培训内容涵盖民警执法中遇到的诸多细节和程序问题。由中办、国办牵头印发的“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文件,提出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执法活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都能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从个案层面看到的是,具体警务行为所引发的全国关注和公民权益受损,在2016年度争议尤其频繁。透过已经落幕的个案,社会应有足够的反省能力,让公众权益和福祉在最日常化的警民关系中得到法治庇护。

司法判例的意义,除了具体化的定纷止争,还应当有对普通社会成员的示范和指引作用。哪些能做,哪些为法律所允许,明确一套规则并昭告众人,这是法律所应当具有的示范性,反之,标准不明或者说司法态度不明甚至模糊所带给社会的困扰也非常明显。以仿真枪系列案为例,因为仿真枪鉴定标准导致的诸多案件司法判例差异,需要有通盘的制度解决,这背后可以看到社会对司法判决在个案具体之外的统一诉求。

公众对于司法的期待,除了个案公正,还有更广泛的公共诉求。比如冤案纠错之外还应有具体到人的追责,比如在全社会看到雾霾的危害之后应当有行动。彼时民诉法修改,有公益诉讼条款被写入法律,其对诉讼主体、诉讼内容都有一定的限制,更进一步说,被年度回顾所想起的诉讼个案事实上都具有一定的公益诉讼特质。透过个案诉讼,影响和推动国家与社会的法治进程,起码在法槌落下之后,能继续带来思考,引起相应的机制补救,这是影响性诉讼的影响力所在,也是于个案之外诉讼所应具有的公共价值。


回复关键词 获取相关文章


宪法 | 伍雷 | 死刑 | 机场 | 枪 上访 司改 无辜 冤案 申冤 刑法 刑讯 律师 人权 旁听 日本 咨询 阅读 救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