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何悠悠,是VR圈的红人&女神….经。善于用最轻松的方式科普VR姿势~
半年前很惊悚的新闻——
“换头手术”
从小瘫痪的斯皮里多诺 为了改变人生
决定把自己的脑袋完整割下来
移植到别人的身体上
主刀医生卡纳瓦罗 为了让病人适应别人的身体
将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让病人提前习惯
辅以VR 全球首例“换头手术”能否成功?
VR+医疗有哪些可能性?
(文末有福利)
卡纳瓦罗认为换头术和普通移植手术差不多,并且预计在两年内,
就能在中国地区实施第一例换头术
,开刀的对象就是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斯皮里多诺,要把他的脑袋卸下来,换到另一个脑死亡捐献者的躯体上⬇️
这个计划导致很多人骂卡纳瓦罗是疯子,不过卡纳瓦罗曾经成功地把小白鼠、狗和猴子的脑袋切开后重新缝上,也就是把脊柱分离,再使用聚乙二醇修复受损的神经元⬇️
这些倒霉小动物们在术后居然重新睁开了眼睛 就此,卡纳瓦罗认为给人换头指日可待!
但脑组织的存活时间只有一小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整齐地切断脊髓,互换头颅,然后粘合大脑、脊髓神经和新的身体,最后重新启动….. 卡纳瓦罗的牛逼吹的大发了⬇️
先不论换头术是否可行,就算真成功了,搬家了的大脑要如何适应别人的身体?!
卡纳瓦罗的解决办法是使用VR!
他会在术前提供一套虚拟现实系统,利用VR最创造一个足以乱真的新世界,让从小瘫痪从未站起来过的人,真正体验到行走的感觉,通过VR反复适应新身体 提前习惯一个可以自由行走的新世界⬇️
这样病人在术前心理压力会小很多,术后康复速度也会快很多,虽然整个换头计划听上去很癫狂不靠谱,但使用VR来辅助单个环节是合理的!
VR最擅长的就是打造百分百的临场感!
同理,VR还可以用来治疗各种心理问题
只要你愿意进入医生设定的虚拟场景
并且完全沉浸在里面
VR很有可能成功地解决你的心理障碍
举个例子,如果你有恐高症,VR可以欺骗你的眼睛,把你带到逼真的高空环境里,不断地把你暴露在你最害怕的环境面前,然后循序渐进地加大力度,其实就是逼你一步步直面自己最恐惧的东西,最后克服它⬇️
以此类推害怕和人交流导致的自闭症、害怕面对压力的抑郁症、害怕和人亲密接触导致的性障碍.....都可使用VR 重复体验诱发病症的特定场景,医生就能借机研究患者受刺激后的反应,帮助你正面审视问题⬇️
目前VR已经成熟地运用于治疗战后创伤后遗症。
很多退伍军人经历过生死搏斗的血腥场面,于是患有严重的战后创伤后遗症,比如李安电影比利林恩里的男主,和敌人贴身肉搏,血糊一地,转身眼睁睁看着朝夕相处的班长死去⬇️
经历了这么残忍的事情,谁都会有心理阴影。所以很多老兵退伍回乡后,选择把战场的记忆一并删除,但愤怒与急躁的情绪却阴魂不散,解决办法只有一个——重新找回脑海深处不愿意想起的回忆,强迫自己审视和处理,才能走出阴影!
而虚拟现实可以逼真地重现战场,真实还原老兵的伤痛场景,不少已经试过VR疗法的退伍兵感觉自己仿佛再一次经历了被子弹射中的一幕,通过VR设备,他们可以不断和自己的记忆做斗争,直到可以冷静地面对自己的过往,接受它,忍耐它,和自我和平相处⬇️
说到这里,你可能觉得用VR治疗心理疾病很悬乎,那我们说些更接地气的
VR+医疗的应用,
比如医生在熟悉人体结构的时候,可以通过VR直观地学习人体的构成,从骨骼到肌肉 到神经到内脏,也可以深入人体内部,身临其境般走进人的身体⬇️
也可以根据患者的生理数据导入到虚拟建模上,然后使用VR近距离地观察患者身体的心脏、血管、肺部、肿瘤等,病人自己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了解自己的身体,理解病理,观察病情,这大大方便了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交流,减少医患纠纷⬇️
医生在临床手术之前,也可以
使用VR和AR身临其境地对三维模型进行手术模拟
,这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而且练习成本也很低⬇️
此外,正在实施临床手术的医生也可以在获得病人允许后,还可通过全景摄像头VR直播手术过程,
实习医生们可以通过VR眼镜观摩学习
,降低医疗培训的成本⬇️
甚至在采购医疗器械的时候,
医生也可以先通过VR操作3D建模的医疗器械
,然后再决定这东西是否值得购买,毕竟这些都是大件⬇️
除了培训,
VR还能用于远程医疗
,比如外地病人的生理参数可以直接反映在虚拟病人身上,那么远在北上广甚至国外的医疗专家可以直观地查看,及时作出结论⬇️
更具有想象力的是,手术时医生可以戴上VR头显,针对虚拟病人进行操作,与此同时,
控制远处在给实际病人做手术的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