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埃森哲中国
埃森哲是一家注册于爱尔兰的全球性专业服务公司。我们一直站在全球商业和技术的前沿,致力于将具有世界声誉的研究能力与广博的行业经验相结合,探索政府及企业如何成就卓越绩效并实现基业常青。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重庆晨报  ·  被曝更衣室有摄像头,医院回应 ·  昨天  
重庆晨报  ·  被曝更衣室有摄像头,医院回应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埃森哲中国

中国工业清洁电力:政策引领工业能源转型

埃森哲中国  · 公众号  ·  · 2024-11-19 16:58

正文


中国在全球工业绿色转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例如,中国的钢铁、铝和水泥等重要工业原材料的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化工和造纸的产量接近全球总量的一半。这对工业节能提效和绿色低碳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为降低工业领域的碳排放,关键措施包括提高工业电气化水平和增加工业用能中清洁电力的占比。从能源消耗结构来看,工业终端能源消耗中的电力占比将从2020年的25%上升到2060年的56%;在能源供给侧,可再生能源发电将占电力供应的83%。


工业清洁能源转型需要“两步走”,其中清洁电力使用是关键。工业领域企业可通过场内部署清洁能源设备和场外采购清洁能源电力两大方式实现自身的能源低碳转型。在清洁电力的全面部署中,场内可再生能源配储有望解决高弃风弃光率的问题,这一方案近年来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政策鼓励。而在工业领域外,电力市场改革,特别是绿电市场和参与机制的持续优化和实践,是扩大绿电采购规模的保障。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大会(COP29)召开之际,世界经济论坛与知识合作伙伴埃森哲合作提出“消费侧现代化能源转型”倡议,推进工业清洁能源,并于近日共同发布《中国工业清洁电力:政策引领工业能源转型》白皮书。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即可在线阅读或

下载报告全文。


该白皮书从推动 工业储能 升级 扩大绿电消费规 两大维度,提出了持续推进中国工业领域清洁电力部署所需政策支持。



清洁电力转型的关键举措




推动工业储能升级


近年来,储能行业在中国迎来了快速发展。中国规划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30GW以上,2030年实现全面市场化发展。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8.7GW,在全球新型储能领域重返装机榜首。2022年,中国表前储能占新增储能的93%,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工商业储能预期有较强的增长空间。


工业储能技术的升级是推动清洁电力转型关键因素。储能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场内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具体举措包括:

“全国一盘棋”统筹规划在建与计划中的工业储能,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鼓励创新商业模式,制定配套政策,保障储能项目各方利益者权益,促进储能产业健康发展。

加快储能融入现货市场,深化储能在现货市场中的盈利模式,提升储能项目的经济性。

扩大储能辅助服务能力,增加储能可参与的辅助服务品种,提高储能设施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研究探索储能参与的“隔墙售电”模式,推动储能项目与用电侧直接交易,降低电力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扩大绿电消费规模


尽管中国绿电资源丰富、市场化交易政策陆续出台,中国绿电交易活跃度普遍偏低。2023年全年绿电省内市场交易量为537.7亿千瓦时,占省内交易总量的1.2%。现阶段工业领域企业对场外绿电规模化采购仍持犹豫的态度,持续优化市场机制将是扩大绿电消费规模的关键。


扩大绿色电力的消费规模是实现工业部门低碳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场外绿色电力采购,企业可以降低能源成本,同时减少碳排放。


具体举措包括:

协同推进绿证和绿色电力交易,全面提升绿色电力消费水平,推动绿色电力市场的活跃度。

建立电、碳、证市场衔接机制,激发市场交易意愿和活跃度,促进绿色电力的市场化交易。

建设全国统筹机构,协调消除省间交易壁垒,促进全国范围内的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建立合理的输电价格机制,促进跨省跨区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和交易,实现电力市场的高效运行。

增强长期购电协议的灵活性,探索创新购电协议模式,满足企业多样化的绿电需求。



全球性的合作与机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