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通过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间有不少涉及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部分,特别是针对退役军人这一重要群体,专门提到“
完善就业优先政策
”。
其中,涉及的要求主要是
“完善”“健全”“优化”“统筹
”等,而与退役军人相关的内容主要是
“
完善就业支持体系
”和“
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
。
此前,国家层面一直在努力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相关工作,也积极动员各级单位和政府尽可能多地给予保障和关心,尤其是在提供资源、组织规范系列教育培训、研究政策倾斜等问题上,不断优化相关工作机制,加大对退役军人就业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等。
比如,一些省市地区下大力研究和细化符合退役军人特点、能够助力他们更好适应社会职业发展和岗位需求的培训。尤其是组织有意愿、有基础的退役士兵成为“兵教师”,为国防教育和“抓娃娃”贡献力量。
2022年,
退役军人事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促进优秀退役军人
到中小学任教的意见》以来,
各地陆续发布实施办法,
得到战友强烈关注。通过
增加指标、放宽年龄,
纳入定向师范生进行培养,
免费培训等方式,持续深化和细化相关工作。
以无锡市今年的相关文件为例,其中,专门提到
加大“兵教师”培养力度
,从
提升学历教育、到组织教学能力培训,再到优化课程设置
,全面施力。
由此可以看出,针对退役军人的就业专项培训,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认识高度统一
。
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退役军人的教育培训,帮助退役军人提升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各地近年来都在加大在退役军人教育培训方面的投入,很多省份以发动全省力量的方式,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
展现出高度的政治站位和强烈的责任担当。
二是举措十分得力
。无论是推动退役军人成为兵教师还是兵支书,各地都是出实招、办实事,并不是走走过场摆摆样子。很多地方真正拿出了不少好岗位,提供了不少好机会,面向退役士兵从部队到地方工作打通“最后一公里”,从举办培训、组织竞赛、开展练兵,到提供锻炼、提高容错、提升保障等方面,全面给予支持和鼓励,很多战友因此切实受益,也更加愿意以自身努力回报单位。
三是效果比较显著
。退役士兵得到新的就业岗位,以部队铸造的铁的纪律、严明作风,说一不二的实干精神,和“见红旗就扛”“见困难就上”的无畏品质,实实在在地树立起工作新风,也给“新东家”崭新的面貌和给力的回馈。他们保持在部队时养成的良好品质,踏踏实实在本职岗位建功立业,亦能推进单位发展建设,也为个人开创新未来赋予生机活力。
四是影响非常正面
。
为更好助力退役军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政府、学校,还有很多企业也加入进来,用好、用活“机关部门、服务体系、社会力量”三驾马车的力量,结合各地工作实际,
建强干部、军创企业家、退役军人队伍,为地区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五是发展具有后劲
。
从各地推出举措的力度和方式可以看出,这一模式可拓展、可深化,具有强大发展后劲。围绕退役军人开展就业专项技能培训,不仅能充实基础教育阶段国防教育力量,大大激发和鼓励优秀退役军人投身教育事业和基层工作,而且对于完善相关单位培训能力、提升人员整体专业素养、扩大工作实效性具有巨大意义,是军地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抓手。
此外,不久前,退役军人事务部也针对进一步加强退役军人事务员职业技能培训组织了相关活动。详情可见本平台推文:
在广州举办这个竞赛,专为服务保障退役军人!
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