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云南广播电视台
云南网络广播电视台提供新闻资讯,新闻发布、台网互动微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芋道源码  ·  年后面试的兄弟们注意了。。。 ·  18 小时前  
芋道源码  ·  防止超卖的七种实现 ·  昨天  
芋道源码  ·  DeepSeek+Spring有搞头么? ·  昨天  
芋道源码  ·  腾讯开源:零代码、全功能、强安全 ORM 库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云南广播电视台

游在云南 | 来云南,这7条生物多样性旅游精品线路别错过!

云南广播电视台  · 公众号  ·  · 2024-05-25 08:50

正文

近日

云南省发布了

7条 生物多样性 旅游精品线路

分别是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线

滇西北横断山线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线

玉溪澄江古生物化石线

红河干热河谷线

大理苍山洱海线

保山腾冲地热火山线

以生物生态资源为依托

大力发展云南生物多样性旅游


此次发布的 生物多样性 旅游精品线路中——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线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出发,途经勐腊望天树景区、野象谷,最终到达曼远村;


滇西北横断山线包括丽江高山植物园、丽江老君山、拉市海湿地公园,最后抵达普达措国家公园;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线则在景迈山深度体验古茶树遗传资源保存、持续利用、传统制茶工艺;


玉溪澄江古生物化石线包括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抚仙湖;


红河干热河谷线包括红河谷山地未来创新中心、多依树梯田、阿者科村;


大理苍山洱海途经苍山、洱海到大理大学生物科学馆;


保山腾冲地热火山线从腾冲火山群出发到腾冲北海湿地。


接下来

小编带你详细了解

这7条生物多样性旅游精品线路

↓↓↓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线


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结构最复杂的陆地生态系统,在我国分布区域狭小,极其珍贵。西双版纳是我国热带雨林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张彤 摄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于一体,是我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多、植物专类园区最全的植物园。


植物园收集有活植物13000多种,建有38个植物专类区、13个专题园区,保存有珍稀濒危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00多种。其中的绿石林园区保存有典型的石灰山雨林生态系统,有种类繁多的热带兰科植物,大叶木兰、四树木、灰叶猴、蜂猴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以及“上有雨林、下有石林”的独特景观。


植物园建有热带雨林民族文化博物馆,用于展示热带雨林的重要性,以及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民族对森林的传统利用方式,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系统介绍热带雨林及其居住在该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博物馆。




勐腊望天树林



空中廊道 望天树景区 供图


勐腊望天树林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有步行道及空中廊道。


来到这里,游客主要体验望天树(热带雨林指示物种,有“林中巨人”之称)、云南鸡毛松、苏铁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望天树群落,热带雨林特有生态现象(如独树成林、老茎生花、大板根)等。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此设有专门研究热带雨林群落结构、保护生物学等方面的永久样地。




西双版纳野象谷



西双版纳野象谷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有高空观象栈道、雨林索道、步行道等。


为保护亚洲象,当地采取建设食物源基地、人工辅助更新方式保护和恢复栖息地、建设生物廊道等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并首创了“亚洲象肇事公众责任险”保险制度。在此地建有亚洲象救助与繁育中心、亚洲象博物馆。主要体验亚洲象及其栖息地、沟谷季节性雨林等。




曼远傣族村寨



曼远村 赵家琦 摄


曼远村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是傣族村寨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乡村之一。


村内的曼远寺建有佛寺药园,种植傣药植物,以及贝叶棕,收集种植石斛、羯布罗香、望天树等植物120余种3000余株,在利用傣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根据体验对象及需求,可以设计为一天、二天和三天不同的旅游方案。一天: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二天: 国科学院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勐腊望天树林;三天: 国科学院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勐腊望天树林+西双版纳野象谷+傣族村寨。


滇西北横断山线


滇西北横断山是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也是世界著名的生物分布与分化“南北通道与东西阻隔”的区域,汇集了雪山峡谷、高山湖泊、冰川草甸、丹霞地貌、珍稀动植物等独特自然景观,有“天然高山花园”之称。

丽江高山植物园



丽江高山植物园位于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是集高山植物种质资源圃、高山植物科普示范区和生态旅游园区为一体的高山植物集中栽培区。


植物园建有7处引种保育及栽培温室,从东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域收集500余种有经济价值的植物进行活体保存,特别是报春花属及杜鹃花属各引种近百种。植物园对滇西北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开展长期定位观测研究,建有丽江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寒温性云冷杉林动态监测大样地,以及30个点的动态监测卫星样地,开展滇西北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等研究工作。


来到这里,游客主要体验滇西北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东喜马拉雅-横断山区植物迁地保护,以及玉龙蕨、喜马拉雅红豆杉等珍稀濒危物种。




丽江老君山



老君山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供图


丽江老君山位于丽江市玉龙县,游客主要体验冰川融冻地貌、丹霞地貌、高原冰蚀湖群、垂直地带性植被群落、高山草甸、滇金丝猴,以及地方社区参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




拉市海湿地



拉市海湿地 拉市海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拉市海湿地位于丽江市玉龙县,有环湖公路,基础设施完善。拉市海为国际重要湿地,有“迁徙候鸟的栖息乐园”之称。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斑头雁、中华秋沙鸭、黑鹳、灰鹤等珍稀濒危鸟类,海菜花等植物,以及湿地生态系统。




普达措国家公园



普达措国家公园 石显尧 摄


普达措国家公园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由国际重要湿地碧塔海和属都湖组成,被列入国家第一批国家公园试点,按国家公园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化旅游、生态教育和社区受益为一体。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展生物多样性旅游和自然教育体验。游客主要体验湖泊湿地、高山亚高山生态系统、亚高山牧场等。





根据体验对象及需求,可以设计为二天、三天不同的旅游方案。二天:丽江高山植物园+丽江老君山;三天:丽江高山植物园+丽江拉市海湿地+丽江老君山+普达措国家公园。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线


景迈山古茶林位于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世界罕见的大面积栽培古茶林,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记录着傣族、布朗族认识茶、利用茶的历史演变,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2023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景迈山古茶林



景迈山古茶林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来到景迈山古茶林,游客主要体验古茶树遗传资源保存、持续利用、传统制茶工艺,以及常绿阔叶林—古茶林混农生态系统。





本路线为二天旅游方案。


玉溪澄江古生物化石线


澄江帽天山世界自然遗产是中国首个、亚洲唯一的古生物化石类世界遗产,保存了完整的寒武纪早期古生物化石群,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重要实证,是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重要遗址,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古生物发现之一,其所保存的澄江动物群是当今世界上发现仅有的3个保存早期古生物软体组织印痕的动物群之一。依托该遗产地,建设有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抚仙湖是我国水质保护最好的天然湖泊之一,湖内分布有抗浪鱼、抚仙刺鲃等27种土著鱼类。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



游客在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参观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 供图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位于玉溪市澄江市,以“生命大爆发、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样性”为主要脉络,保存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展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以及地球生命演化。博物馆包含主馆、科研中心、研学中心等,是开展生命科学教育、自然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博物馆,游客可体验帽天山古生物遗迹和地层剖面。




抚仙湖



抚仙湖孤山岛 徐万林 摄


抚仙湖位于玉溪市澄江市,沿湖有90公里环湖公路,基础设施完善。抚仙湖水质为I类。在这里,游客主要体验北岸生态湿地、智慧抚仙湖、森林抚仙湖建设、抗浪鱼等土著鱼类保育。





本路线为一天旅游方案。


红河干热河谷线


红河河谷分布着亚洲最为典型的河谷型萨王纳植被(干热河谷植被)。位于元阳的哈尼梯田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2018年,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红河哈尼梯田有1300年以上的历史,并使用 至今 ,保存有100多种传统水稻品种,保留有“自然分水法”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制度,被认为是农耕文化的“活化石”,积淀着深厚、独特、丰富的生态与文化多样性。

红河谷山地未来创新中心



红河谷山地未来创新中心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由世界农用林业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与红河州人民政府共建,依托红河谷丰富的生物资源与热区“天然温室”,开展农业种质资源创新、农林复合种植与生物质循环试验示范。主要体验农业绿色发展体系、干热河谷生态修复。


临近山地未来创新中心,可体验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定位站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中唯一从事干热河谷植被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监测的科研基地,主要开展西部干热河谷地区资源、环境和持续发展,以及对全球变化的反应模式研究,其研究也是全球干热生态系统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依树梯田



多依树梯田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多依树梯田位于红河州元阳县,旅游点包括多依树、爱春、大瓦遮等连片梯田。主要体验因地而异的梯田农耕技术、水稻遗传资源、“稻鱼鸭”生态农业模式、梯田日出和云海自然景观。当地独创了“一水三用,一田多收,粮渔共作,强农富农”的综合生态种养模式。




阿者科村



阿者科村蘑菇房 红河州委宣传部 供图


阿者科村位于红河州元阳县,是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地保留最完整的哈尼族传统村落之一,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哈尼族“人靠饭菜养、稻子靠水长、山上林木光、山下无米粮”的朴素生态观,生动地印证了“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阿者科村可体验哈尼族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哈尼四季生产调、乐作舞、哈尼哈巴等传统民间文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体验对象及需求,可以设计为一天、二天不同的旅游方案。一天:红河谷山地未来创新中心;二天:红河谷山地未来创新中心+多依树梯田+阿者科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