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药魔方Pro
聚焦生物医药前沿,洞察研发投资风向!医药魔方Pro重点关注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医药新技术、新靶点、新疗法,主要跟踪早期项目投融资事件和临床数据,邀请一线专家对重磅研究成果和行业事件进行解读,提示生物医药的研发投资风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超硬核!机械表高精度建模,全网最直观,最详尽 ... ·  5 小时前  
湖南日报  ·  查分!通道来了! ·  18 小时前  
湖南日报  ·  不要买!不要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药魔方Pro

超级重磅炸弹药物「炼成记」

医药魔方Pro  · 公众号  ·  · 2024-03-04 22:12

正文

伴随着跨国药企2023年财报陆续披露,越来越多年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的“超级重磅炸弹药物”浮出水面。

据统计,2023年同时有10款药物销售额破百亿美元,这也是历史上 “超级重磅炸弹”药物最多的一个年份。其中, K药以250亿美元摘获 新一届“全球药王”桂冠。

2023年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的药品

注:BI财报暂未公布,Jardia nce年销量为预测值(按礼来公布的年销售额增长率,推测Jardiance年销售额大概率突破100亿美元)
截至目前,全球累计已有16款药物的年销售额峰值达到了100亿+美元,这个数字较4年前(7款)翻了一番。当然,这期间存在新冠疫情催生重磅炸弹的因素,比如 辉瑞 新冠疫苗 Comirnaty 的年销售收入曾经达到400亿+美元,这种亘古未有之案例或许之后也很难复现。

历史上年销售额超100亿美元的药品

“盛况”不止于此,还有不少药物的半只脚在2023年即将迈过“超级重磅炸弹”的门槛,包括 强生 达雷妥尤单抗 (97.44亿美元,+22.2%)、Vertex的囊性纤维化复方药物Trikafta/ Kaftrio (89.45亿美元,+16.4%)、 默沙东 的九价HPV疫苗 Gardasil / Gardasil 9 (88.86亿美元,+29%),按照它们眼下的增幅趋势,似乎也是要在百亿美元俱乐部提前预定一个席位。

这不免让人感慨,单只药品年销售额超100亿美元这样一个壮举,为何在当下变得更加容易了?这些明星重磅炸弹药物做到了什么才能到达这一境地?


心血管药物的辉煌:叱咤一个时代

心血管疾病药物是超级重磅炸弹药物榜单中的“常客”,从第一款销冠小分子 Lipitor (阿托伐他汀),到 抗凝血老牌药 Eliquis (阿哌沙班)、控糖与减肥双剑合璧的 GLP-1 药物Ozempic( 司美格鲁肽 ),以及拥有糖心肾三重功效的SGLT-2抑制剂Jardiance(恩格列净),他们以强悍的实力,贯穿起整个制药行业的辉煌时代。
这几个明星药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没有 first-in-class光环,而是在上市之初就面临着强敌林立的竞争环境,但因其 得天独厚的产品优 势以及差异化的临床价值发掘和 商业价值兑现路径, 最终 攀登至百亿美元高峰
例如Lipitor,在其上市前的他汀赛道已经十分拥挤,4款产品 Mevacor (洛伐他汀)、 Zocor (辛伐他汀)、 Pravachol (普伐他汀)以及 Lescol (氟伐他汀)已经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尽管开局不利,但也蕴藏着巨大机遇。得益于前述竞品的市场教育铺垫,医生对他汀类药物的长期服用安全性以及治疗效果顾虑得以减轻,而且患者对于高血脂以及心血管关联事件的用药意识也被唤醒。

踩中这一时机上市的Lipitor,此后又与高剂量同类产品通过“头对头”研究一比高下,拿下了更为优异的临床数据。与此同时,Lipitor还有着一流的市场营销策略,例如定了一个比最大竞品Zocor低至近一半的价格,并且不断加强教育公众对疾病风险的认知。

当然,Lipitor卓越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是其销量不断攀升的源动力,而在更为亲民的价格以及持续释放的临床需求推动下,Lipitor上市不到3年时间就反超前面的竞品,在2004年成为全球首个年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的超级重磅炸弹药物,往后近10年一直问鼎“药王”。

Eliquis是辉瑞与 BMS 合力创造的“超级重磅炸弹”,两家公司在心血管领域都有着丰富的开发与推广经验,再加上产品本身有着优于老一代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让其在新一代口服抗凝剂中地位越来越突出。自上市以来,拥有“Best-in-class”属性的Eliquis销售额也一直呈稳步上升状态。

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能够在糖尿病领域掀起如此大的浪花,主要源于其具有独立于降糖之外的心肾保护作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慢性肾病患者基数大,而且通常是相伴相依,如何实现更好的共同管理是行业非常关注的方向。因此,在糖尿病、心衰以及慢性肾病三大适应症的持续渗透下,恩格列净销售额连年上涨。

糖尿病领域并不缺乏疗效突出的药物,能够在存量市场以外开辟出增量市场是降糖药物冲出突围的一大利器。SGLT-2抑制剂以及GLP-1类药物最终在市场中大放异彩的核心要素都是在降糖之外找到了生存之道。尤其是GLP-1R激动剂Ozempic,强效降糖叠加心血管结局获益以及显著的减肥功效,使其销售额屡破新高,甚至有望荣获“新一代药王”位置。

抗感染药物的奇迹:如 昙花一现,但足够耀眼


在”超级重磅炸弹“药物名单中,有一类药品的诞生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他们亮眼的成绩虽然稍纵即逝,但却是药物研发史上可以留下记录的浓墨重彩。这类药物能在短时间内跑出百亿体量,离不开临床需求的剧烈释放。

最经典的案例莫过于 吉利德 旗下两款仅用1年就突破100亿美元大关的丙肝药物 Sovaldi (索磷布韦)和 Harvoni (来迪派韦+索磷布韦)。二者都被业界公认为“神药”,一上市就以超高的治愈率,救丙肝患者于水火之中,触动了洪水般的销售增量。一年下来两款产品分别狂揽102.83亿美元、138.64亿美元收入。

高额收入背后,昂贵的药品定价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手握超高治愈率的“神药”, 吉利德一开始就锚准了高价路线,Sovaldi有着1000美元/片(84000美元/疗程)的定价,而紧随其后上市的治疗周期更短、治愈率更高的Harvoni,更是标出了一个疗程9.45万美元的价格。

吉利德能够打出高价这张牌,不仅是因为两款产品极高的治疗价值,也依赖于临床上巨大的未满足需求和不可替代性。但成也萧何败萧何,高治愈率引来艾伯维等其他玩家对这一市场蛋糕的拼抢,直接导致丙肝患者数量急剧下跌,临床需求量加速萎缩,最终两款产品百亿美元销售额的高光时刻仅维持1年。

价格因素对整体销售额的影响在之后的重磅炸弹药物中也有直观体现。2021年以来,疫情触发的刚性需求使得Comirnaty、 Spikevax Paxlovid 等新冠类产品跑出了惊天的速度,一举成为当时最闪耀的明星药物,销售额峰值分别为403.41亿美元、184.35亿美元和189.33亿美元。

尽管都获得了丰硕的利润,但两款疫苗的商业表现却大相径庭,Spikevax的峰值收入甚至不及Comirnaty一半。而临床研究显示,两款疫苗在预防效力方面旗鼓相当,Spikevax的有效性不劣于Comirnaty,甚至更优秀。这其中,产品定价的差别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由辉瑞操刀的Comirnaty主打价格战,除了在美售价(19.5美元/剂)略高于Spikevax(15美元/剂),美国以外其他大部分市场Comirnaty定价均较低(欧盟价格23.15美元/剂);而Spikevax美国价格虽然相对较低,对于美国以外的市场,尤其是剂量数较小的订单,单剂疫苗定价则高达30美元。

显然,更低廉的价格使得Comirnaty赢取了更多订单,最终收获了更好的商业回报。当然,辉瑞这样大型制药公司的品牌效应和成熟的供应链也是 Moderna 无法比拟的重要因素,这与疫苗的成本管控以及定价直接挂钩。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业内也亲眼目睹了巨星的陨落,新冠类产品日渐式微,逐步退出舞台。


自免和肿瘤药物的厚重: 更长的生命周期

现阶段,大多数超级重磅炸弹药物都有着广谱的适应症,能够覆盖多种疾病的治疗,且都有着不错的疗效和安全性。例如,治疗13种自身免疫疾病的 Humira 、覆盖25个癌种的 Keytruda 、横跨6种呼吸免疫及皮肤疾病的 Dupixent 、治疗5种自免疾病的 Stelara 以及覆盖21个癌种的 Opdivo ......它们无一不是多技傍身,凭借自身的全能属性不断撬开更大的市场空间,并逐步成长为临床上的基石疗法。

除了斩获多项适应症,这类超级重磅炸弹背后还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不断翻涨的价格。由于这些超级重磅炸弹药物均出自发达国家,大多采取自主定价,有一定的灵活性。上市之初,制药企业一般会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综合考虑治疗价值、投入成本、临床需求、市场竞争环境、专利保护期等因素,最终敲定一个合适的数值,能保证在专利期内最大限度尽快收回各项成本并带来回报。

专利期内,企业方也会根据产品新增临床获益证据情况、市场变化以及通胀率等内外因,每年动态调整售价。以“前药王”Humira为例,2013年以106.59亿美元摘得“药王”桂冠后连续11年营收过百亿美元,与一路看涨的销售走势相呼应的是较2002年首次上市暴涨653%的价格。在2023年初专利期到来前夕,艾伯维还赶在生物类似药对其构成威胁前再次提价8%,不过这依然难抵专利断崖的威力,2023年Humira销售额直接缩水68.33亿美元。

2023年一组公开数据显示,Stelara、 Revlimid 、Jardiance等百亿美元品种较初始上市价格也都有着翻番的涨幅,分别达184%、270%和97%。

今年初,多款超级重磅炸弹药物赫然出现新一轮的涨价名单中,不仅包括仍在巅峰的老牌药Eliquis加价6%,处于急速上升期的大热品种Ozempic、Dupixent也纷纷抛出3.5%、6%的涨幅,这些变动将会以翻倍的增幅体现在年底的财务报表中。

专利断崖所致的隐痛,快慢也就十来年。但是,在数十个适应症的加持下,这些全能型药物都赢得了更长的生命周期,其销售额自然水涨船高,上市以来的累计收入也十分惊艳。在长达20年市场保护期中,Humira收获了约2144亿美元营收,而拥有14年专利保护期的Keytruda,在距离2028年专利悬崖还剩5年之久时也创收了1017亿美元......

Humira销售额( 源: 药魔方NextPharma

Keytruda历年销售额( 来源: 医药魔方 Ne xtPha rm a

而且,这类药物在各自专注的疾病领域中通常都有着显赫的临床地位,即便是专利到期,也会有着充裕的缓冲时间,销售表现也不会出现猛然跌至谷底的境况。


现金流之外,超级重磅炸弹药物会给企业带来什么?

年销售额达到100亿+美元的畅销药物,不仅是企业的现金奶牛,同时也是各个企业以此为根基在相应领域开疆扩土的底气来源,甚至会影响企业往后十多年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

比如站在Dupixent这样一个免疫“爆款”产品的肩膀上, 赛诺菲 作别了昔日“ 胰岛素 巨头”的荣光,正在成为 “免疫巨头”之路上高歌猛进,战略布局也是持续加码从预防到治疗的免疫产品管线,并计划在2025年前推进5款具有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佳潜质的免疫预防产品进入III期临床、至少10款创新产品进入临床试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