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原成都军区某部退休干部孙剑平终于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户口簿。这一天,他等了整整11年。
1999年,孙剑平购买了军队集资住房,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当时既没有办理房产证也没有签订购房合同。2005年,孙剑平退休,由于拿不出现有住房的有效产权凭证,一直未能在居住地办理落户手续。
2016年初,张剑平的移交安置工作被作为遗留问题,从原单位交到了成都军区善后办。老干部处处长彭科了解情况后决定“跑跑这件事”。
彭科拿着单位开的证明和张剑平来到派出所,管户籍的民警了解情况后直摇头:按规定,必须要有民政局的函件才能办。
到了民政局,又要求出具房屋产权凭证。彭科和张剑平一起翻箱倒柜找当时单位的购房意向书、交款收据。为了更保险,彭科还找到小区的物业、水电、通信等部门,把近些年的物业收据、通信安装协议书、水费缴费记录等,只要能证明房子是张剑平的材料都收集起来,装进文件袋。
材料拿到民政局,办事人员很热情,但还是办不了:这些材料没有法律效应,不能作为办理依据。
难!难!难!问题又回到了原点。但彭科没有放弃,仍然积极与土地、房屋管理、民政、公安等部门保持沟通协调。那段时间,彭科白天几乎都奔走于张剑平家与这几个部门之间。
一开始,彭科还用单位的公车,后面觉得驾驶员太辛苦,干脆自己骑上电动车跑。看着彭科为自己的事天天风里来、雨里去,张剑平心里过意不去:“落不了户就算了,反正大半辈子都过了,也不在乎后面这点时间。”
“只要不放弃,办法总比问题多。”在彭科的努力下,他们最终与有关部门达成一致,凭借张剑平原单位与军事设施建设部门等4方签订的《产权处置协议书》,成功办理了落户手续。
张剑平的落户难题只是成都军区善后办成立时,接手的百余遗留难题中的一件。这些难题大多时间跨度大、利益牵扯广、问题成因错综复杂,个个都堪称难啃的“硬骨头”。
“就算是‘硬骨头’,我们也有钢口铁牙。”善后办将这些难题进行梳理分类,按业务归口分到各个部门,落实责任人,签订责任书,一批久拖不决的棘手难题终于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