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如果把故事情节去掉,越读越觉得像一本百科全书,知识面涉及非常广。特别是物理学,神秘而深奥。
《行尸走肉》,这一篇中的患者是一名信仰佛教的男性。由于过于极端和偏执,已经达到走火入魔的地步。
他由于从小身体不好,家人经常带他去寺庙烧香拜佛,每次烧完香回去后就感觉身体好多了,因此他对寺院越来越亲近,越来越向往,并且很虔诚,一直吃斋。按照他的话说已经到了开悟的境界,在那之前他总是觉得心里不清净,可又不知问题在哪儿。自从开悟以后,他好像找到了问题所在,那就是断开尘缘。他觉得他该做些什么,于是他开始付诸行动,劝人向善,给人解惑,放生,找一些“歪教邪论”去辩论,并把那些人说成“邪魔”。他认为他是为了他们好,他是在做好事,是在帮助他们。
当作者给他讲了一个和尚的故事后,他很不屑的把那位不卑不亢、平和自然的和尚看作只是在内修的小乘,而他却是救人济世的大乘。
当作者不赞同他“无生死、无牵挂、无悲喜,必须放下这些才能明白真正的快乐。”“亲情、友情、爱情,都是假的”这种观点,而阐明了“神佛有悲喜,有憎爱,所以才会有眷顾。神佛一定是大爱无边,因为神佛会垂怜每一个”的观点时,他有点怒了,“这是邪道,你已经走歪了,你已经歪曲到妄言的地步了。你断不了尘缘还找了这么多借口,是邪魔入心了吗?”
看完这篇,使我想起我的一位朋友的母亲,她信过基督,信过佛。每逢信哪一样,都达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只要是她认识的人,不管是亲戚、朋友、还是我那位朋友的同事,她都会不厌其烦的去说她所信的宗教的好处,还一再的说“我是为了你好”,还会拿一些书给你,你一旦不感兴趣,她立马就会说,“你如果不信,就会怎么怎么...”一些诅咒的话就会撂给你。只要认识她的人一看到她就唯恐躲之不及。这使得我那朋友非常痛苦,因为她母亲,好多亲戚和朋友都不愿与她来往。而她又不忍心把母亲送到精神病院。无奈之下,她选择了远走,把她母亲一人留到了乡下,逢年过节的时候回去看她一眼。
人,一旦对什么事情进入癫狂状态,对自己是一种灾难,对别人是一种负担。
《角度问题》,这一篇的主人公是一名插画师,她的思维逻辑很新颖,打破常规看问题,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有些事情看多了,听多了,就成了一种习惯,不会去思考或质疑为什么是这样,而会觉得本应该就是这样。
这名女插画家在一次逛商场时,发现她的小外甥一直闹,不愿在商场里面,也不是有什么想玩的。等她蹲下身去哄他的时候,发现在孩子的高度看到的都是腿、鞋子、裤子,很没意思。从那时起她就开始关注在小孩子的眼里,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甚至房间也布置的像个孩子的房间,到处都是色彩鲜艳的装饰。
在孩子的眼里,由于身高原因,他们没兴趣看那么高,那么远,因为他们更靠近地面,地面才是最吸引他们的,一个虫子、一个走路踢起来的石头、积水的倒影、脚下方砖的花纹,都会引起他们的兴趣。没几个会仰头看天、看朝阳、说空气新鲜的。这就是站的角度不一样,看问题和注意的事物也不会一样的。
还有一次在超市里看到一个小男孩很惊恐的看着牛肉干,当问他是不是馋了的时候,他指着牛肉干的包装说“牛很勇敢,它举着自己的肉告诉大家这个好吃。”这类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太多,从不会考虑为什么要这样。而在孩子的眼里就不同了,他们会想象,牛拿着自己的肉该多疼啊。
对于我们成人来说,不管什么事情都会用有无价值来衡量所有的事情。每个人站的角度不一样,看问题就不会一样,而他们的行为也会不同于别人,就会引起多数人异样的眼光,会觉得这个人不正常。正如文中说的“你了解了我的角度,也就接受了我的行为。就这么简单!”只有这样,你才会简单的生活,没有那么多烦恼和困惑,才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