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野球帝
专注野路子实战训练,要的就是接地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南都市报  ·  NBA | ... ·  16 小时前  
江南都市报  ·  NBA | ... ·  16 小时前  
苏群  ·  卢卡来湖人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野球帝

痛悼!巨星陨落...

野球帝  · 公众号  · 篮球  · 2025-02-07 17:34

正文

(吃午饭的时候看到了新闻,加写的,今天的发布次数中午已经用完了,但兄弟们应该能看见,这篇推送,也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2月6日20时30分,我国痛失脊梁。
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在湖北武汉与世长辞,享年99岁。
这才是应该上热搜的大新闻。
他的故事,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
学生时期,作文已经写过无数次的我,今儿打算在一个篮球公众号,和大家再分享一次。
1926年,黄旭华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的一个小镇,父母都是医生的他,儿时的志向是从医,治病救人。
他小学毕业时,全面抗战拉开了序幕。
白天上课,每当日寇飞机声响起,老师便拿起小黑板带着大家往外跑,冬天藏在甘蔗地里,夏天躲在大树底下,读书上课就像“打游击战”。
黄旭华在炮火和动荡中走过了他的少年和青年。
面对废墟,他开始有了这样的思考:“为什么日本鬼子想炸就炸、想杀就杀?为什么中国这么大,却连个安心读书的地方都没有?”
后来,他决定不学医了,考入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学习。
1958年,中国启动核潜艇研制工程。
大学造船系毕业、参与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的黄旭华,成为其中一员。
图片
那个时代背景的中国有多难,有多穷,不赘述,内忧外患,一穷二白。
1959年10月,苏联的赫鲁晓夫访华时傲慢地说:“核潜艇技术复杂,价格昂贵,你们搞不了!”
毛主席誓言: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黄旭华参加了核潜艇总设计组工作,成为最早参与核潜艇研制的29人之一。
核潜艇是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项目启动之初,包括黄旭华在内的所有科研人员都没有见过核潜艇长什么样。
黄旭华曾说:“中国自己有志气有能力,靠自己的力量一定能够把核潜艇搞出来。十年不行那就一百年,一百年不行一千年,一千年不行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图片
“从今天起,你的一切都将属于国家,包括名字。
面对苏联专家撤走、技术封锁的困境,黄旭华带领团队用算盘和计算尺攻克核潜艇流体力学难题。
在辽宁葫芦岛的荒滩上,他们用木头制作1:1模型验证结构;在长江口的试验船上,他冒死记录深潜数据。
1970年,当中国首艘核潜艇“长征一号”劈波斩浪时,这个用玩具潜艇推导原理的团队,创造了世界核潜艇研制周期最短的奇迹。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鱼雷攻击核潜艇下水,1974年8月1日正式交付,编入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速度之快,震惊世界。
图片
生前,黄老常说: “这辈子没有虚度,我的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
核潜艇研制是国家最高机密,在黄旭华投身核潜艇事业的30余年中,他一直没有向父母透露,自己在哪个单位、做什么工作。
他曾说: “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1987年,上海《文汇月刊》一篇题为《赫赫而无名的人生》长篇报告文学,详细介绍了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人生经历。
黄旭华的母亲看到后顿悟,文章里的黄总设计师,就是30年没有回过老家,被家人们误解为不孝顺的三儿子。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这是感动中国给黄老的颁奖词。
他的故事,一次次出现在我的作文里。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