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理硬盘。
曾经从张云金老师的公号(ID:GISer学习团)中下载的一批云金分享的国外制图达人制作的城市地图,如今再看,仍然觉得很柔和的配色。好奇的在网上搜了一下,该图的作者是谁。不过,更引发我『哇哦』的是,最先搜到的是作者在Shutterstock上以14.5美元的价格售卖两种格式的成果(大小两幅图,都是300DPI的jpg)。在Adobe的stock上差不多这个价格。
考考各位地图看客,这是哪座城市?
我回想起,当年从云金那里下载以后,就觉得这个地图中要素组织的有点意思,模仿着自己去制作倒也不是很难,当然这里面肯定需要依靠专业的GIS(地理信息系统)工具来进行精细的配置。且不论一个行家里手需要耗时多长多短,任谁,对一个称手工具的熟悉是少不了的。可以说,这就是曾经的GIS专业人士享有的荣光,Ta们可以引以为傲自己掌握的技能,这里面学习的门槛可不低。
不过,用今天的眼光看,这份荣光可能要湮灭在时光隧道中了。两年前配置地图还能有什么好办法?最起码的,每种地图要素的颜色,不得一个个的取色,拷贝粘贴吗?现在可简单了,一次性发给大模型啊:
Prompt:你是一个制图专家。下面是我发给你的Google Maps Style Array的语法规范示例。我更喜欢附件中图片的样式设计,请识别图片的要素和各个要素的配置,按照我的示例修改json文件,重新生成附件地图中的style:
[
{
"featureType": "all",
"elementType": "all",
"stylers":
[
{
"visibility": "on"
}
…省略
]
测试了一下,三个模型的输出拟真程度比拼,我感觉ChatGPT-4o,最近似(o1不支持多模态,不能上传原型图片)。
4o的输出(json文件长,后面略去)
将输出的Json文件,粘贴到一个支持Google地图样式的网站即可,我选择的是Snazzymaps。
4o的结果
Gemini 1.5pro的结果
claude3.5 sonnet的结果
再进一步的,将配置好的地图链接加入QGIS(xyz layers),可以输出高分辨率、高DPI的图片用于打印,售卖!
有了这些成果做基础,那照抄别人的设计多没有意思啊。让模型做你的助手,和你一起来设计!我的尝试是继续保持地图的简洁,突出城市的道路网,用一些亮色调来绘制路网(直接用prompt给大模型布置任务)。4o给出的创意结果如下:
想象一下,全球所有城市的地图,按照你的心意设计,动动嘴皮子,就可以打印出来作为你的创意成果直接或者间接的创造价值。最妙的是,你根本不需要过什么GIS软件的学习门槛!
显然,如今的大模型与软件技术进步已经让以GIS为代表的专业工作变得更为简单和高效。回顾一下刚才所做的事情,只需要将图片发给像ChatGPT这样的生成式AI模型(得支持多模态),参考一个Google Maps风格的JSON格式文件,就可以立刻生成一幅高DPI的高清地图,直接用于打印。我想强调的是,这种自动化的制图流程不仅大大缩短了专业工作者的制作时间,还让原本需要专业技能的工作变得大众化,任何人只需简单操作即可完成。这让我不禁思考:GIS等专业领域的门槛正在不断降低,而这背后,可能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技术革新带来的力量。
又想起来过节期间,我的好友少飞给我推荐了一张图,是最近LinkedIn上博主Matt Forrest发布的一张关于**传统GIS和现代GIS的对比表格,**引发了海外一些GIS专业人士,热闹而理性的讨论。我将这张表格整理如下:
这张表格展示了传统GIS和现代GIS在多个维度上的显著差异。总体上,现代GIS依托云计算、开源工具和实时数据分析,变得更加灵活和高效。作者本人(Matt)在比较中(也包括这张表格最初和修改的版本),大概能看的出他个人的好恶:
1、传统软件又贵又慢,不开放,限制多;
2、处理的数据量大、实时性好、依靠云端资源的弹性的技术才是好的;
3、开源的、对大众友好的技术产品才是现代的,不过时的。
在该帖子的讨论区,尽管大多数人对现代GIS的变革表示支持,仍有一些专家对这种转变持保留意见。
比如传统GIS工具,就说ArcGIS吧,曾经是行业的中流砥柱,其中强大的制图和分析功能即便用的人很少,但真到了『关键任务时刻』,用什么开源的技术凑也凑不出来,大众们不用这些功能不意味着没有价值;另外,像QGIS和PostgreSQL的PostGIS插件这样的开源产品,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从时间上看也算不上现代,技术上更说不上什么高人一筹,只不过用的人越来越多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