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库小报
来自读库内部的顶级绝密小道消息,绝无虚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反向的猫  ·  用男性思维经营婚姻,到底有多爽 ·  昨天  
宛央女子  ·  黄圣依,她是那种注定会被淘汰的人 ·  6 天前  
宛央女子  ·  床伴嘛,还是要看人性的最低处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读库小报

关于疾病,我们不知道的还有很多

读库小报  · 公众号  ·  · 2020-02-12 18:15

正文

今年春节早,公司放假也早。家乡的朋友很久不见,返程的火车上便开始约时间。还有朋友打趣说:“是不是想见的人太多,根本约不过来?”谁也没能想到,过不了几天,我们将迎来一个最“闲”的假期。

 

周五深夜到家,周六一早便去医院探望一位因意外骨折的朋友。早几天得知他受伤要手术时,我就翻检记忆,把多年前自己手臂骨折的经历从脑海中刨出来,从骨折以后怎么应对判断、急诊拍片的情形、手术前的状态、进了手术室的流程,到做完手术麻药过去当晚会多么难受,统统详细介绍了一遍,让他完整“预习”了这次手术。

 

待到我们在病房见面时,他已经被通知挂完水就可以出院了。他笑眯眯地说:“幸好那天晚上你和××一起给我讲了动手术的事,心里有准备,真的被推进去的时候就不怕了。”我也笑了。回想自己当年,没人告诉我会经历什么,情况又很紧急,一通忙乱之后躺在手术台上等待麻醉,最真切的感受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明天和意外,我们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来。”疾病就是最好的例子。不论贫富,无关智愚,疾病面前人人平等。

 

疾病来临的时候是毫无预兆的,就像几年前我上班途中滑倒意外骨折,就像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



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疾病

 

生病,简言之,就是身体处于不健康的状态。

 

常见的疾病很多,感冒、过敏、牙痛、高血压、心脏病、癌症……这些疾病里,有很多是病毒引起的。

 

问题来了:那么,什么是病毒?

 

病毒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生物,事实上,它们甚至不能算活物——既不吃东西,也无法独立繁殖。病毒非常小,比人体细胞还要小几百倍。它们能自由进入细胞,在其中随意活动。

以上文字引自科普绘本《瞧!这些病》

 

病毒的种类很多,特别常见的是疱疹病毒,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会携带它。虽然比例这么高,但大可以放心:首先,并不是携带疱疹病毒的人都会得疱疹;其次,即使得了,这也完全算不上是严重的疾病。


这次疫情的主角则是一种冠状病毒。它的边缘具有皇冠一样的凸起,因此而得名。



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渲染图
图片来源:中文维基百科

 

病毒进入细胞之后会做些什么呢?


它们通常只做一件事:用诡计诱骗细胞,从而复制出新病毒。病毒本身没有繁殖能力,因而需要活体细胞(如人体细胞)的帮助。

以上文字引自科普绘本《瞧!这些病》


如果病毒疯狂复制,病情就会失控。对于病毒,医学界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予以根治。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算理想,最有效的法子居然是等待——等身体自己打败病毒。



我们不知道怎样预防疾病

 

说到治疗,其实,预防才是最好的药物。

 

除了作息规律、均衡营养、勤加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之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接种疫苗。


生活中每一个领域都是相似的,我们需要提前学习或练习,提高自己的能力。正如常言道:熟能生巧。疫苗就是对人体的训练。向体内注射一些没有危险、经过特殊处理的病毒或细菌,身体便可以学习如何与之战斗。日后,当真正危险的病菌入侵时,我们就能自我保护了。

以上文字引自科普绘本《瞧!这些病》


这次疫情来势汹汹,钟南山院士提出“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具体怎么预防呢?世界卫生组织给出了相关建议,其中之一是洗手。

 

说起来大家可能要笑,洗手谁不会?“饭前便后要洗手”更是老生常谈。但有多少人踏踏实实做到了呢?检讨一下自己,我不由心虚,悄悄流下一滴汗。洗手勤快的时候当然不是没有,比如真的生病了,或者是突然发现护手霜快到期迫切需要消耗掉……身边有朋友的确能做到,总结经验,发现原来是在有了孩子之后,要身体力行,给孩子做榜样。

 

医生朋友很早就给我科普过标准的七步洗手法,听说世界卫生组织更新中文页面后,上去一看,直接给出了十二个步骤。一张张图片按顺序看下来,发现这样洗手自己还真不会。没说的,赶紧补上这一课。


洗手步骤图解

图片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官网

 


我们不知道如何给孩子介绍疾病

 

作为成年人,了解疾病的渠道和方法有很多。对于孩子,可能比较多的情况是需要靠家长和老师来介绍。生病的时候当然是个好机会,正好能告诉孩子为什么生病、出现了哪些症状、要怎么治疗、多久可以好转、以后需要怎样预防等。不过,大部分孩子肯定还是健健康康的时候多,平时做好科普、加强预防,等真的遇到疾病就不容易慌张。

 

在这方面,有经验的科普作家能帮忙。《瞧!这些病》作者,波兰科学记者卢卡什就很有一套:

 

  • 蛲虫病虽然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但最有效的预防措施还是讲卫生。要勤洗手和屁股,屁股痒时别抓挠。另外,蛲虫还讨厌干净的内衣和床单。

 

  • 绦虫能活下来多亏了人类,而兽医和研究寄生虫的专家能保住工作也多亏了绦虫。

 

  • 大脑是球形的,布满波浪状褶皱,呈灰白色,有点儿像核桃,只不过比核桃大得多,也软得多。

 

  • 孩子们通常在学校里感染病毒性感冒,因此,逃学或许是预防感冒的最佳方法。

 

  • 病毒附着在于细胞之间穿梭的转运蛋白上,就像逃票坐火车。真是狡猾。

 

这些拉家常一般的语言明白晓畅,有的读来忍俊不禁,孩子们笑着就了解了疾病,还能学到不少冷知识:

 

  • 绦虫的身体由几千个节片连缀而成,总长足有十五米!

 

  • 波兰的狐狸也需要接种狂犬疫苗,方法不是打针,而是用飞机投下一个个糖果般的可食用疫苗。

 

  • 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是被(没消毒的)水杀死的。

 

科普绘本《瞧!这些病》中,插画师卡罗利娜的配图也很妙,她只用红、粉、黑、白四种颜色,就轻松生动地呈现了各种疾病:


龋齿



疫苗


感冒



我们不知道如何与病人与死亡相处

 

大约十个月前,一天清早,有个朋友突然微信联系我:“你一直不看朋友圈还不知道吧?××走了。”我当时刚坐到桌前打开电脑,对着跳出来的小窗随手敲了回复询问:“她去哪儿了?”网线那端,朋友沉默了很久,发来两个字:“天堂。”

 

一时之间,我震惊到手足无措。

 

又过了一会儿,再收到一句话:“今天是她的追悼会,我想着得告诉你一声。”

 

××是我们的舞蹈老师,只比我大一岁。

 

稍稍平复了下心情,我打开朋友圈,找到××,一条条快速往下滑,想知道疾病始于何时。找到之后,再一条条往上细读:确诊是癌症,去医院,制定了治疗方案,脱发,有好转,还可以给学生上课,又住院了……照片越来越少,文字也慢慢从之前的乐观变得沮丧,然后,一切戛然而止。

 

××的先生是我的舞蹈班同学,我又找到他的朋友圈,但只看了第一条就无法继续,太悲伤了。他是病人的家属,确诊之后的日日夜夜都是巨大的煎熬。这一切没有人能体会,没有人能帮忙,都得他自己扛。逐条往前翻阅,看到他之前几次在同一个地方和××拍的合影,说以后每年都要再来。可惜,死亡粉碎了这个美好的愿望。

 

我毫无预警地陷入了这种悲伤的情绪。


悲伤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正因为这种情形,我们才知道应该避免哪些情况的发生。看到悲伤的人,第一反应是伸出援手。毫无疑问,悲伤在生活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有些时候,一旦悲伤超出了限度,人就会陷入不明缘由的沮丧。

 

我已经有几年没接着学舞蹈了,那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加上一直不看朋友圈,无论是实际生活还是网络生活,都已经长时间没有了交集。身在外地,追悼会当然无法前去,那么给她的先生发个信息?我拿起手机,打字,删除,再打字,再删除……当自己同龄人的人生被突然中止,疾病、死亡毫无阻隔出现在眼前,心里除了困惑(为什么会是她?),还有慌张(下一次呢,又会是谁?)。

 

我不止一次地想,如果还在家乡工作,如果一直学舞蹈及时知情,自己会做什么?会怎么做?然而,生活无法假设,无论怎么想,都不会知道答案。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经历身边人突然亡故,但是悲伤没有固定的流程,也永远无法对死亡免疫。死亡,是需要认真学习的重要一课。



我们不知道怎样判断信息


死亡,在这次疫情中也显得触目惊心。

 

理智的专家告诉我们,这种疾病和很多其他疾病相比,死亡率并不高。但坐在家中看新闻的感觉绝非如此。最开始的时候,甚至连当地人都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和武汉朋友的对话

 

每天看各地最新疫情的时候,网络上各种信息都会将我们裹挟:什么是真相,哪些是谣言?怎样获取信息,怎样分析信息?哪些信息来源是可靠的?相互矛盾的信息同时出现时,该如何分辨真假?

 

有个朋友在小群里感慨:“这次的事件,对每个人的信息鉴别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鉴别的前提,是了解,知道什么是客观真实。

 

对于疾病,我们要想了解客观真实的情况,有一件可以立刻做的最基础的事情——认真整理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各人的基本信息(年龄、身高、体重、血型等)、历年的体检报告、过往的疾病史等。如果正在生病,就记录下每天的症状与感觉,为就诊与未来回顾做好准备。



最后,推荐几本书



《默克家庭医学手册》

早几年认识的一位医生朋友推荐的,可以像字典一样查阅,帮助我们对人一生各个阶段的常见疾病有基本的了解。



《瞧!这些病》

今天文章里的引文部分都来自这本可爱的医学科普绘本,推荐给有孩子的家庭,父母可以与小朋友一起了解常见疾病。只有客观看待它们,才能更好地与之相处。初探医学常识,可以从这本小书开始。



《医事》

这本书当年一出版我就买来读过。作为一个普通人,总免不了跟医院打交道。那么,如何与医生实现有效沟通?作者建议我们不要做被动的病人。医事,终究是人事。

 


《当呼吸化为空气》

36岁的神经外科医生保罗在书中记录下自己肺癌确诊后对生与死的见证与思考,他亲历死亡,虽死犹生。

 

《你也是个传播者》(待出版)

这是“14岁懂社会”系列的新书,尚未出版,也不是医学主题,但非常推荐各位未来有机会读一读。它探讨了信息的收集、筛选、编辑与传播,深入了解这些,能帮助我们独立思考、有效判断。


本文作者:读库编辑 · 吴语


 点击下方书封即可购买医学史科普著作↓ 

“医学大神”十四册套装(附《搜神记》一册)

现代医学史诗,人类智慧交响曲


👇点击 阅读原文 入手这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