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今晚时间
活到老学到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天学习一点、积累一点,终会完成质的飞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货主论坛】“2025跨境冷链与国际贸易协同 ... ·  8 小时前  
开发者全社区  ·  75司的VIP们 ·  昨天  
中国航务周刊  ·  这一港口春节期间创下47项生产高效纪录 ·  2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不到24小时,美国邮政宣布:恢复接收中国内地 ... ·  2 天前  
潮沈阳  ·  这笔费用,今起上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今晚时间

600多分进二本、选错专业被迫退学...填志愿的“坑”越早知道越好!

今晚时间  · 公众号  ·  · 2018-01-18 18:00

正文



近期看到后台有不少家长咨询志愿填报的留言,看来大家都已经在为志愿填报提前做准备了。填报志愿是技巧也是学问。每年高考录取时,都会有一些同学遭遇“高分低就”,甚至“高分落榜”的遗憾。此类例子举不胜举,其实大家身边也许就有!

选专业时该考虑哪些因素?填报高考志愿都有哪些误区?我们整理了志愿填报咨询师提供的一些失败报考志愿案例的解读,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案例一:高考600多分却进了“二本”

专家指导:等出分后再研究填志愿,太匆忙!

这类例子其实非常多,前年沈阳有一名理科考生考了600多分,但最终只进了一所二本公安院校。高考之前这位考生的家长完全没有了解过志愿填报信息,出分后几天乱选了几所院校就填报了志愿。其实按这个分数,完全可以报考中国刑警学院,甚至可能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每年留给考生填报志愿的时间,往往只有短短几天。由于一些考生和家长对填报志愿的情况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所以在填写时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最终结果也常常无法令人满意。

现在很多家长出分之后再开始研究报志愿,这是不对的。家长们现在就要开始准备,要选出20个左右的学校备选。学生们自己也要有所打算,先预估一下分数,想学什么专业、心仪哪些学校,“分合适,不见得就是适合你的。”大家越早开始了解志愿填报信息,高考结束后面对志愿表就越有底气。

案例二:因专业选错,最终辍学复读

专家指导:别为进名校而胡乱选专业!

曾经一名学生以挺高的分数考上天津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但孩子不喜欢这个专业,最终辍学复读。

很多家长认为选专业只要考虑就业就好,殊不知不考虑孩子兴趣、性格就填报志愿是把孩子往火坑里推。家长们高考之前必须搞清楚自己在志愿填报上存在哪些误区,及时调整,给孩子和自己最好的状态。孩子在学习,家长也不能懈怠。

案例三:女生学工科,就业不乐观

专家指导:女生要尽量选有就业优势的专业

在高校招聘会上发现,很多工科专业女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沈阳某高校一名安全工程专业女生曾表示,她所在班12名女生,只有一个女生签约成功,还是借了男朋友的光。

建议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认清女性在一些职业上的优势和长板,在专业选择上尽量选择有就业优势的专业。

案例四:只报北上广,掉进“三批本”

专家指导:要结合自己的成绩报考适合院校

一名家长说:“儿子去年比本科一批控制线高了16分,我们一心想让孩子到北上广,本科一、二批次全部填了北京、上海、广州的高校,结果哪所院校也未投上档。最后孩子只好上了一所三本批次的独立学院。”

对此专家表示,不少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热衷于报考天津、南京、上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或其他沿海开放地区院校,其他城市的高校均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从而使某一地区的高校录取竞争更加激烈。填报志愿要理智,要结合成绩报考适合的院校。

案例五:专业选择想当然,追悔莫及

专家指导:要详细了解相关学校相关专业设置

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由于学校不同,其发展方向也有差异。选择专业,仅凭专业名称,没有详细了解就“定下终身”是非常有害的。

去年,河南一名考生从小就对生物学感兴趣,高考报考时只考虑生物相关的专业,一发现“生物医学工程”这个专业,就选作了第一志愿。然而,被录取后他才发现,他考的学校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竟然设置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之下,主要课程与生物专业相距甚远。后来他才明白,这个专业主要是从事医疗电子设备研发的,比如心电图仪器、B超机、CT机等。

很多考生对专业的选择不是靠详实的调研和精准的分析,而是看专业的名字,猜测专业内容报考,这必然失败。比如,很多家长以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计算机相关专业,但其实这个专业与计算机没什么联系,其实就是“数学”学科的一种。还有很多家长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讲授的是“教育”的“技术”,然而这个专业主要研究的则是多媒体技术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说白了就是培养学校电教中心的工作人员。

案例六:根据冷热选专业,最后被学校退档

专家指导:辩证对待“热门”与“冷门”专业

大连一文科考生,前年高考分数达到了天津财经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但最终却被学校退档。原来该考生选择的专业志愿全部是该校历年来最热门的几个专业,并且没有填报专业志愿服从调剂。由于热门专业录取分数远高于最低录取线,最后被学校退档。

专业的冷热会随着人才需求的消长而变化,高校的冷热专业可谓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热门专业不可能永远热下去,冷门专业也不是命中注定坐一辈子冷板凳。因此,考生选择专业志愿必须从长远着眼,结合个人兴趣爱好,着眼于自己未来的发展,选报合适的专业,辩证对待“热门”与“冷门”专业。


了解高考信息的权威途径有哪些?

高考信息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来源广泛,其中也混杂了一些不实宣传和虚假信息。那么,考生和家长应该通过哪些途径准确、全面、及时获取高考信息呢?

一、盯紧官方网站

1、浏览教育部网站及“阳光高考”平台。

教育部网站和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是国家发布高考政策的指定网站。“阳光高考”除发布政策外,还承担公示特殊类型考生名单、公布高校招生章程、开展高考网上咨询周活动等功能。该平台还是高校自主招生、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网站。平台内容丰富、信息权威及时,是考生和家长了解高考信息的首要选择。

2、关注本省招办网站。

省级招生办(考试院)官方网站是了解本省高考信息的主渠道。目前全国各省级招生办都在其官方网站定期发布政策信息,其中包括高考报名、体检、考试、查询成绩、填报志愿、录取、征集志愿等。这些信息都与考生密切相关。详见下表:


省份 官网
北京 北京教育考试院
天津 招考资讯网
河北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山西 山西招生考试网
内蒙古 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
辽宁 辽宁招生考试之窗
吉林 吉林省教育考试院
黑龙江 黑龙江省招生考试信息港
上海 上海招考热线
江苏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浙江 浙江教育考试院
安徽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福建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江西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山东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河南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
湖北 湖北招生信息网
湖南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广东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广西 广西招生考试院
海南 海南省考试局
重庆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
四川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贵州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
云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