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调色的时候,
遭遇过没有思路的窘境。
小修遭遇过啊,
而且经常遭遇!!!
每个月总有那么三十二天
都没什么思路呀呀呀呀
按照“老套路”调出来的
总觉得不如意,
尝试了四五种不同的手段去调,
每个结果都很失望。
然而还想继续尝试新思路的时候,
deadline到了!
客户上门了!!
于是,去他喵喵喵的,
思路不够,黑白来凑,
一个黑白渐变映射拖上去,
安逸~
你以为能完美交稿拿到尾款?
图样图森破!
被老板罚了三天薪水。
所以,今天的从零开始学修图中,
小修就含泪和大家聊聊
黑白片的那些个事儿。
为什么调黑白?
黑白照片在摄影中,可谓占了半壁江山还要多(甚至有只拍黑白的摄影师)。
所谓黑白,顾名思义,就是摆脱了色彩的影响,让观者更集中在影调,情感,线条,构图上
。
(摄影师:PLUS Kai Ziehl。)
色彩会带给人主观偏见
,比如,看到红色会想到热情、奔放;绿色会想到生机、清新;蓝色会想到忧郁、宽广等等。
而如果照片摆脱了这些色彩带来的情绪,我们会更加专注于照片本身所传达的内容、构架,回归本质。
黑白效果能带来什么?
黑白照片在人像摄影中,更多的是
情感
,在建筑和风光摄影中,更多的是
线条和影调。
换言之,如果我们拍摄的人像类作品,情感丰富,但是由于受到很多色彩的影响,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将图片调整为黑白,让观者的注意力更集中在画面想表达的内容上。
尤其是在人文摄影中,可以说是黑白的天下了。
黑白片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复古,如果带上一些泛黄,就更像经历了时间之后,充满了岁月的痕迹。
吐槽:在前几年,一些三四线城市的拍婚纱的客户,就喜欢要一张先拉黑白渐变映射,再拉一个黄蓝渐变映射的效果的图,效果是复古的效果,仿佛他们的爱情和婚姻能经得起时间的磨砺,从遥远的70年代走过来(吐。。。
(大概就这样的效果,最好能放几个斑驳艺术字上去)
但是,时尚和复古息息相关,复古也可以很时尚,所以我们又在追求一种洋气的复古感(文末会有案例)。
(复古又时尚)
我们偶尔会遇到一些主体色彩信息不强,但是明暗对比却很突出的片子,唔。。。大概可以说是逆光人像摄影。
这个时候,若我们把照片调成黑白色,就可以用轮廓和线条来更好地突出主体。
调黑白=去色?
黑白调色≠去色,更
不是简简单单拉一个黑白渐变映射就能解决的
,我们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调整图片的反差,这里的反差指的是
明度的反差
。
一张彩色图片,尽管看上去反差再大,再调整成黑白的时候,也有可能被弱化掉这个反差。
举个例子:
这是RGB模式下的两种颜色。对比很明显。
但在灰度模式下,它们的区别就不是很明显了。这样就把很多颜色对比给弱化了。
在了解反差之后,我们要确定图片是走高反差还是低反差的方向。
高反差:明暗对比强烈,画面硬朗,轮廓感强!
低反差:明暗对比弱,给人一种朦胧感,仿佛在讲故事一般。
(郎静山作品)
确定了反差的方向以后,接下来考虑的就是影调了。
在黑白照片中,我们通常所说的影调包括:
高调、低调、中间调
。不同的影调有其不同的感情色彩,如
高调的明快、淡雅,低调的庄重、深沉,中间调的和谐、平稳等。
影调只有与具体的形象、物象相结合,才能赋予作品以鲜明的、生动的感染力。
(高调)
(中间调)
(低调)
按照图片所表达的内容,确定影调的方向,然后再使用各种工具修饰完善。
案例
说了这么多废话,小修随手(电脑坏了,趁还能工作,只想抓紧时间写完稿)修两张黑白照片给大家参考一二,也介绍两种常见的黑白修图流程。
我们知道,当一张图片抛开色彩信息以后,直接用去色之类的方法,得到的图片效果基本上都会比较灰,缺乏对比。
我们打开下面这张图(图源淘宝):
下面以LR为例,ACR同理。
我们在LR中将图片转为黑白,
切勿直接将饱和度降为零
,而是使用HSL工具。
(点选这个黑白按钮)
得到下图:
这时候得到的效果灰灰的,缺少对比。
我们会到基础面板,为图片调整基础黑白灰影调:
调整完黑白灰影调之后,再用曲线找一个小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