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侠客岛
但凭侠者仁心,拆解时政迷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政事儿  ·  32岁谢沁菲,已任市委常委 ·  4 天前  
长安街知事  ·  布林肯:我们搞了,但没成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侠客岛

对话郑永年:未来三年,对真正的企业家是机遇【侠客岛年终观察③】

侠客岛  · 公众号  · 政治  · 2024-12-24 17:29

正文

1、侠客岛:“全球南方”正成为越来越不可忽视的力量。您怎么看待这一力量?会对世界局势产生怎样的影响?

郑永年:我个人理解,“全球南方”是对不公正的国际秩序的抗争,是这些国家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它也是全球性的政治运动,跟“全球北方”相对。

这些后发国家、落后国家、发展中国家觉得世界秩序不公平,他们的声量很小,承担的责任也不公平,比如气候问题,发达国家历史排放那么多,先排放、先污染了,早早发展起来了,现在又要让后发国家承担减排责任。这是很显然的权利义务不对等。这些诉求没有完全反映在现有国际组织里。所以,“全球南方”是对利益、责任、权利三个层面的争取。

“全球南方”跟“全球北方”相对,但不是反“全球北方”的,是要向北方争取利益,而非反北方的联盟。“全球南方”本身就是从不结盟运动、欠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不是高度组织化的,它的边界在变化,内部的多元性远远高于统一性,政党、制度都很多元,内部也有竞争。有一些势力想要破坏“全球南方”的团结,这本身就说明它的确是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在“全球南方”里,中国位置最好,有能力也有意愿去做改变,贡献也可以更多。

2、侠客岛:中国对“全球南方”意味着什么?


郑永年:不要低估中国单边开放对“全球南方”的影响。我一直说,有三个“不要低估”:不要低估特朗普上台对世界贸易体系的破坏力量;不要低估世界资本重新推动全球化的力量;不要低估中国单边开放对重塑世界贸易体系的力量。


世界资本跟中国单边开放是相向而行的。特朗普不能把美国、日本、欧洲的资本固定在自己的土地上。即便限制这些资本来中国,总不能限制他们去“全球南方”吧?换一个思路,这是很大的市场。


更重要的是思想层面。现在“全球南方”还缺少一定的灵魂和思想。印度说自己是“最大民主国”,但现在是西式民主最低潮的时候,吸引不了“全球南方”。真正吸引他们的,就是中国现代化的经验。他们对中国最感兴趣的就是现代化。为什么?因为中国不像美国那样推广自己的模式,但又走出了非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全球南方”国家很多曾经是西方殖民地,也采取了他们的政治制度、发展模式,但到现在为止依然,要么仍是低度发展状态,要么掉进中等陷阱。中国是唯一既独立、又发展的。能不能把中国式现代化跟“全球南方”的叙事对接?他们需要思想、共识。


这方面有广阔天地。美国不能替那么多国家做主。这些国家要发展就会做出自己的选择。如果世界上只有西方现代化一种模式,他们就没得选;有非西方的路子,他们就可以选。至少有两家了嘛,可以比较了。


3、侠客岛:这几年大家反复讨论的一个词就是“不确定性”。我们应该如何面对2025年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


郑永年:当然。不确定性取决于客观形势的变化。除了我们前面反复谈到的国际关系中的不确定性,更多的不确定性实际上是认知问题。我在广州的“读懂中国”论坛上讲,我们必须乐观,也有足够的理由乐观。面对问题,实事求是,方法总比问题多。现在好多不确定性是在国际上,中国本身是确定的。问题暴露出来了,方法也都有了,解决问题有个过程。


中国的数字经济、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还在蓄势待发。受西方保护主义影响,贸易肯定会受到冲击,但是其他可以做增量。只要体制改革到位就可以。中国现在人均GDP才1.3万美元,美国是5到6万美元。这是多大的提升空间?方向是确定的,中国式现代化说穿了就是老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好,剩下的就是落实。放眼世界,东盟、日本、韩国、欧洲、中东……都存在激烈或相对不那么激烈的的地缘政治变动,但中国是稳定的。


前面说认知问题,一方面要看到转型期客观的困难挑战,但如果认知有问题,就会牵涉到信心。我说接下去三年,只从挣钱的角度看的商人可能会悲观,但对真正的企业家是机遇。任何一个变迁的时代都是企业家的机遇。商人可能更需要稳定时代,而企业家是要抓住机遇改变世界。对马斯克来说,美国到处都是机遇。


4、侠客岛:年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说要稳住楼市股市等,给外界传递了许多积极信号。接下去怎么看?


郑永年:这都是宏观政策条件。接下来需要的就是将政策转化至实体经济的机制,释放更多新的经济活力。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早期,当时的宽松金融、积极财政为什么很快能带动大发展?因为可以通过大规模基建,通过房地产,通过制造业应用技术转化,把政策空间转化成实体经济效果。


现在呢?不仅要有宽松的金融、积极的财政,而且要有第三条腿,就是科学监管。比如生物医药。以前我们很多是仿制药,现在有原创了,但是要么过度监管,要么因为卖不上价,企业就卖掉了。上个月美国企业就花几亿美元买了2种中国的新药,到时候可以在那边弄成百亿千亿的规模,说不定我们还得去回购。还有人工智能,中国一些技术已经赶上美国了,但没有落地应用。


什么叫科学监管?打个比方,你首先得让小孩生下来,才可能慢慢把他培养成理想中的小孩。这就是监管。你如果根本不让落地,直接流产,那就不是监管,而是只有“禁”没有“管”,更谈不上科学、合理、有效的监管。


我们看马斯克被提名的职务,目的就是提高效率,去做去监管的事。如果我们不能有效监管,或者过度监管,一些技术很可能就跑去美国,帮美国发展去了。宏观政策要转化成经济活动,带动新的就业,得算这个“大账”。


当然,时代不一样了。以前房地产就是新增经济活动,现在传统行业就业饱和了,就得创造新就业机会,未来科创很重要。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是靠科技推动的。这也是最有潜力的地方。


5、侠客岛:怎么看中国的外部环境?您在不同场合都强调中国要有定力有信心,能否再归纳一下?


郑永年:中东会有一定影响,但中国不是那里的当事方;俄乌局势会有影响,但也还好;东海、南海、台海是可控的,即使有一点摩擦。很多人仍然抱着西式想法,把自己发展取决于外在环境。比如我在“读懂中国”论坛碰到的一些外国学者,他们觉得美西方排挤中国,中国就孤立了,实际上不是这样。他们越孤立中国,中国反而越开放。


美国战略界也在重新评估,说美国是不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以为在这种压力下中国经济会死掉,结果呢?反而越战越勇了。中国的发展不完全取决于外在环境。我们需要和平,但是也有双循环;如果外循环出问题,还有内循环这个根本。这么大的市场释放出经济活力,就是很可观的。


而且中国自主性很强,无论是跟东盟还是欧洲,都可以自主去做很多事情。随着国际环境变化,中国的自主性反而在变强。以前还有人说粮食不用种,芯片不用造,买就行了。现在呢?


无论是中国企业家还是年轻人,都要改变思维。改革开放后,中国内部的现代化和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化相向而行,所以我们顺风顺水几十年。但如果看大历史,没有谁能永远顺风顺水。但逆水就不行舟吗?也要走,慢一点没关系,只要往前走就可以。


所以认知很重要。想想看,我们1.3万美元的人均GDP,如果能够达到“亚洲四小龙”最后一位韩国3.3万美元的人均GDP,到时候中国的经济体量得是多大?我们的中等收入阶层只占人口的30%,如果按照“亚洲四小龙”的比例,未来达到50%-65%甚至更高,那又是多大的潜力?


信心很重要。但信心来自于直面问题,只要解决问题,就会涌现活力。不敢直面问题的都是悲观者;乐观者才会去找问题。直面问题,找到方法,才能光明。


采写/公子无忌
编辑/点苍、静玄
制图/云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