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华网
新闻有深度 思想有温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虹膜写真”火了,重要提醒→ ·  20 小时前  
央视新闻  ·  当我们攒够了思念 ·  2 天前  
新华社  ·  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 ·  3 天前  
环球时报  ·  13人失联!国务院安委会挂牌督办 ·  3 天前  
人民日报  ·  确认了!她宣布复出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华网

九旬老太坚持要入党 恪守家训的她这辈子图什么?

新华网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7-05 13:59

正文


达式华是位住在杭州翠苑一区的老太太,今年91岁了。

  

老太太出生在南京,在大连成家立业,1983年离休后与爱人携手来到杭州,作为晚年的归宿。去年年底,达式华了却了一桩心愿,在90岁高龄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虽然党龄不长,但达式华始终以党员的要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方便让予别人,困难留给自己”的家训挂在墙头。人生中本颐享天年的时间,她花在了自己觉得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花在了她身边的杭城百姓身上。

  

半年党龄·党徽端端正正戴在胸口

  

7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达式华家中,房间并不是特别开阔,但收拾得干干净净。

  

达式华把自己也收拾得清清爽爽,烫一头细卷发,身上套一件透气的香云纱,即使不仔细看,也会发现香云纱的前襟位置,端端正正戴着一枚党徽。


达式华把党徽端端正正戴在胸口

  

“我们一家四口人,全部是党员!”看见记者注意到她身上的党徽,达式华骄傲中带着一丝羞涩,“不过我党龄最短,他们都很早就入党了。” 其实从20来岁的少女时开始,达式华就憧憬着这一天。

  

那时候,达式华从中央护士学校毕业,在南京当一名小护士,1949年夏,刚刚解放的南京燥热而潮湿,数以千计刚从渡江战役火线上下来的伤员,涌入了南京华东军区医院。

  

“入院的解放军伤员对我们很客气,还叫我们‘同志’呢!”让达式华发现“共产党员就是不一样”的,还在后面,“那时候器械药品不足,本来该用全身麻醉的改用局麻,手术中伤员汗珠浸湿了衣服,却没有叫一声痛。”

  

几位受了轻伤的老首长,由于终日挤在医院阴暗闷热的地下仓库,伤情迟迟不见好转。达式华和同事多次提出,让几位老首长住到病房里或者换到她们的宿舍。但每次苦苦相劝时,最终都被他们以伤员和医护人员更需要好的住处为由拒绝。“应该说,那时候我就把入党的念头悄悄放在心里了,就觉得要向他们看齐。”


  

达式华高举右手,向着鲜艳的党旗光荣宣誓

  

然而因父亲的一些历史原因,直到2013年12月,她才迈出了这一步,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写得很快,一、二个小时就完成了,A4纸写了3张半。达式华说,不用打草稿,所有要说的话全部都在脑子里,在过去的日子想了一遍又一遍。

  

和年轻的入党积极分子一样,达式华认真完成党校培训学习,按期提交思想汇报。

  

2016年12月18日,达式华转正入党。当宣读自己手写的转正申请时,她坐姿端正,声音清亮,一字一句讲出了想对党组织说的心里话。

  

“成为党员后,我感觉责任更大了,要走好今后的每一步,要为大家做更多的事。”这些话并不只是说说,达式华也是这么做的。

  

一纸家训·困难留给自己,方便给予他人

  

其实,在很多人的心中,达式华就是一名“老党员”,因为她心里装着大家。

  

走进达式华家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大字:“方便让予别人,困难留给自己”,白色宣纸,雅致的黑色毛笔字,朴素得不能再朴素。


挂在墙上的家训

  

这是达式华家的家训。1952年和爱人在大连结婚时,他们俩就商量着把这句话作为家训,一直放在心里,落在行动上。要做到,这真的不容易!

  

1958年,达式华所工作的医院组建医疗队下乡,达式华第一个报名,“大家都有孩子,而且家里没有老人帮衬。”达式华回忆道,“那时候我女儿虽然才1岁多,但好歹有母亲照看,就咬咬牙,狠心下了乡。”

  

这么一下乡,就是8年,这当中偶有假期回家看女儿,女儿总是躲在角落里,不认识妈妈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挺对不起我妈和女儿的,但那时候别人真的有难处,我自己苦一点,熬熬就过去了。”

  

1983年,达式华和爱人离休,来到杭州准备颐养天年,没想到一到杭州,达式华就当上了“小巷总理”,在居委会帮忙。

  

1986年,达式华一家搬进了翠苑一区53幢,更是成为了整个小区的义务保健医生。

  

在今天的达式华看来,当时是环境所迫:“整个翠苑区块连条修好的路都没有,更何况是医院之类的配套。”但也是家训使然,“别人有困难,该帮能帮总得帮呀!”

  

那时候,离翠苑最近的医院是市一医院,没有公交车,往返一趟特别费时间,因此谁家要打针挂水,都是拿了药,让达式华上门来帮忙。小区孕妇产前、产后的监测检查,也都是达式华一手料理,“那时候哪像现在,妇女从怀孕到要生,一次都没有去过医院的大有人在。”她说,“我就上门去看看孕妇脚肿不肿,血压高不高,做好孕妇监测。”

  

让达式华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个孕妇高血压,幸亏让她给碰上了,“孩子还没要生,人要先抽(搐)过去了,刚巧我到她家做孕妇监测,一看不对劲,赶紧拜托了楼下一小车司机,把人送医院去了。”

  

产后的监测也不省心,达式华要教新手妈妈们怎么给孩子洗澡,怎么喂养,“年轻人不懂,年级大的又都是老观念,都得手把手教过来。”

  

那些年,几乎翠苑一区每个孕妇的家里,达式华前前后后要跑上数十趟;每个孕妇生产,都是达式华亲自护送入院,“都是半夜去的,我们居委会还特意备了一辆三轮车。”

  

这一纸家训,还在传承。女儿结婚那年,达式华和爱人把家训挂上了厅堂。女儿女婿都是做医生的,邻居有人生病来寻求帮助,达式华总是催着,让他们快点去。她在社区的工作室搞活动,也总让后辈去帮忙。

  

会累吗?“不累!跑一跑还锻炼身体。”达式华说,“更何况是为人民服务啊!”

  

一生坚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路上

  

许多形似口号的话,从达式华嘴巴里说出来,特别有说服力,因为她用行动在践行。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翠苑区片的各式配套日益齐全,达式华不必再在每个单元楼里奔波,她所关注的人群,逐渐集中转向老年人。

  

1988年,国家卫生部在全国重点城市做“高血压”普查,杭州被列入普查地区,达式华协助调查发现,社区内高血压患者达500多人,而且大部分患者没有用药。

  

随后,小区马上成立了“高血压监测点”,由达式华在内的四名退休医师负责,定期检测血压,并指导用药宣传医疗知识。

  

直到今天,高血压监测点依然每个礼拜二、礼拜五定时开门,达式华也依然会和其他退休医师轮流坐诊,为社区居民量血压。

  

达式华用的是老式的水银柱血压仪,“比电子仪器量得准些。”碰上有“老病户”擅自停药,她会说上两句,“命重要还是钱重要?”

  

这么多年下来,高血压监测点更名为达式华工作室,工作室里积攒下了六七十本笔记本,里面记录了六七百位老人的健康指数:血压、血糖指数,用药情况及并发症等。


工作室里积攒下了六七十本笔记本,里面记录了六七百位老人的健康指数

  

在翠苑一区的老年活动室里,提起达式华,大家都知道:“达医师嘛,小毛小病问她准有答案!”

  

回望达式华离休后的生活,她似乎一直在忙忙碌碌没有停下来,不仅把小区这个“大家”照顾得不错,自个的小家也兼顾得挺好。

  

每天,达式华总会沿袭爱人带来的老习惯,喝一杯咖啡,烤两片面包,晚上还会替尚在忙碌工作的女儿女婿操持一顿晚饭。

  

你无法将她和“91岁”、“风烛残年”之类的词汇联系起来,坐在记者面前的达式华耳聪目明,早年间纹的眉毛也若隐若现,颇具风采。

  

“不然你让我坐在家里干嘛?”达式华反问道,“人总要找点事做,有点成就感的。”


达式华有着一摞摞的荣誉证书

  

如今让达式华有成就感的事很多,比方说血压监测点成立以来,翠苑一区小区里,几乎没有一位老人因为高血压而突发脑溢血或中风;又比方说家中橱窗里68本红彤彤的奖状、晶莹剔透的奖杯和一身正气的雷锋铜像。

  

“忠实执行家训,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达式华感慨道,“我这辈子的梦想已经实现了,也希望更多人能记得最初的梦想吧。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大家都在看


外交部回应朝鲜试射洲际导弹


中国有多安全?老外感触最深的竟是这件事……


不能“炒房”就“炒墓”?广州拟规定凭火化证明才能买公墓



来源:浙江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 (新华网浙江频道荐稿)

记者:吴佳妮

编辑:谷朋

推荐文章
新华社  ·  “虹膜写真”火了,重要提醒→
20 小时前
央视新闻  ·  当我们攒够了思念
2 天前
新华社  ·  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
3 天前
环球时报  ·  13人失联!国务院安委会挂牌督办
3 天前
人民日报  ·  确认了!她宣布复出
5 天前
早安晚安心语  ·  如果一个人真的爱你...
7 年前
海蓝博士  ·  从最遥远到最亲密,我这样走过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