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逻辑
经济逻辑解读当前经济现象,剖析背后经济本源,寻找宏观与微观的必然逻辑,只做大宗商品衍生品领域内的深度阅读,为用户提供最有价值的宏观研究,产业链调研,产业链基本面深度研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网  ·  刘德华、周渝民方紧急发声:不实! ·  昨天  
杭州网  ·  刘德华、周渝民方紧急发声:不实! ·  昨天  
混在邯郸  ·  74岁刘晓庆,官宣! ·  2 天前  
混在邯郸  ·  74岁刘晓庆,官宣! ·  2 天前  
杭州网  ·  王宝强回应:已经踩好点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逻辑

最新橡胶调研报告【10月15日】

经济逻辑  · 公众号  ·  · 2020-10-23 09:09

正文

【经济逻辑】:解读当前经济现象,剖析背后经济本源,寻找宏观与微观的必然逻辑,只做大宗商品衍生品领域内的深度阅读,为用户提供最有价值的宏观研究,产业链调研,产业链基本面深度研投,致力于大宗商品衍生品领域内最具价值研投平台 
来源:东兴期货,作者|刘学
调研时间:10月13日-10月15日

调研目的:云南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种植产区,整个云南的种植面积超过全国种植面积的50%,产量占比达到57.31%。本次调研深入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勐腊等产业一线,了解天然橡胶生产、销售、库存、胶种间挤压及产业格局变更情况等,力求为 2020年年底和 2021年年初天然橡胶操作研判做出有力支撑。

1. 自产原料:今年开割初期由于干旱和白粉病推迟开割一个半月(5月中旬才开始开割),7-9月因多雨影响割胶量,9月中旬后割胶才恢复正常。目前干含量约为26%-28%,低于去年同期,主要是开割初期三次落叶影响。预计今年原料同比减少30%。云南天然橡胶基本在11月中下旬停割,今年担忧拉尼娜冷冬或提前停割10来天。

2. 替代种植指标:今年云南替代种植指标35万吨,2019年为31万吨。往年替代指标四月中开始进入,今年9月才陆续到达,主要集中在9-10月进入。替代种植指标来自缅甸和老挝,主要以标二形式进入。老挝胶少指标多,而缅甸胶多指标少,目前指标进入率达到80%。因担心疫情流通不确定性以及今年边防趋严不正常渠道基本杜绝,工厂替代指标进口积极性高,进行冬储备货,也推升指标价格,目前指标价格是10-10.2元/公斤(杂胶)。指标使用情况目前差异较大,各工厂使用率在30%-80%,年底肯定会使用完指标,不然会造成明年指标的核减。

3. 生产情况:今年加工厂基本推迟开工,前期原料紧缺。9-10月自产原料和替代种植指标进入后,原料充足,工厂基本满负荷开工。但临近停割期前期减产量难以回补,预计今年减产30%左右。“十一”假期后有国营工厂生产的WF开始具有年份钢印,防止换袋等不规范操作。景洪地区依然大多使用农垦电力,限电影响不大。工人收入较低,在高开工下存在提升用工成本“抢人力”的现象。春节前后两月是工人相对高收入月份。

4. 成品库存:目前云南地区非期货仓库库存5.8万吨左右,当地最大的国企仓库库存4.6万吨,同比下跌34.29%,该企业以外的现货库存 1.2万吨,同比下跌40%左右。目前云南非期货仓库库存整体同比缩减约40%。云南仓库以标二为主,王家营那边的仓库现在有分流趋势,既减少费用,成品也可以直接从云南这边点对点到工厂。

5. 疫情的影响:割胶初期由于疫情耽误了最佳施药时机,致使白粉病严重,影响产量和干含;疫情管控严格,不正常原料进入渠道基本杜绝;替代种植指标大幅延后,运力成本增加,导致指标价格攀升;疫情影响工人流动性,外来工人进入困难基本使用本地工人。而另一方面疫情也使得外出打工工作不好找,有部分人员回流割胶;在疫情的不确定下,工厂冬储囤积原料积极性高。

6. 胶种格局变迁的影响:近两年民营工厂和部分国营工厂对于轮胎胶的布局基本完成(主要是9710和T20),主要原因在于轮胎胶订单和利润相对全乳更好。2019-2020年浓乳利润高位,云南地区也有多个浓乳厂扩产计划,在进一步抢占全乳原料份额的同时,可能引发内部竞争加剧。

综上所述,今年受开割前期国内产区干旱和白粉病影响,原料产出有限,减量在30%左右。拉尼娜冷冬或导致提前停割。替代种植指标于9-10月集中进入,目前各工厂原料充足,冬储积极性高位,开足马力生产。但错过了5月的第一个旺产季,难以补齐损失的全乳胶成品量,预计减产30%。浓乳利润高位,挤压全乳原料,或有进一步在云南扩产预期。目前云南产区产销旺盛,从原料、成品、仓储来看减量约30%,标二价格坚挺,供应端支撑逻辑不变,预计沪胶维持偏强走势,可逢低做多。
(1)收胶点

收胶点A:

      该收胶点位于景洪,属于比较大的收胶点。收胶点胶水价格10.8元/公斤折干,价格有所提高。现在干含在25~28,干含比较正常,对比5月刚开割时(干含40)有明显下降。现在割胶恢复正常,割胶人也比较多,还有些青壮年。主要原因是今年原料价格有所上涨,因疫情影响外出打工工作不好找。虽然目前割胶比较正常,但补不齐此前因干旱停割两个月的量。该收胶点以胶水为主,因为现在村里因为气味大不让放胶块。该收胶点现在一天收胶20多吨,往年有50多吨。一个胶农现在正常的话可以割胶300-400 株,两个人可以割500-800株,用摩托车带的送胶的袋子两个50-60公斤。

停割预计在11月中旬。今年因为冷冬可能提前停割10几天。胶农反映今年割胶量减少3、4成。


收胶点b:

该收胶点位于橄榄坝三分厂附近,主要负责为某国营工厂供胶。该收胶点地势较收胶点a高些,对比收胶点a,该收胶点现场人少很多。胶农送胶的集中时间会在10-11点。附近割胶还是以承包制为主,且大部分树比较高产,但是分配到每户的树从高产、小树、还有报废的树都有,现在胶树产量是比较高的,但是缺人。因为价格太低,没有人愿意割胶,今年开割晚,很多人就出去打工了。胶水原料要到12块以上,才会有比较强的割胶意愿,15元以上会有很多人回来割胶。今年云南原料收购价格比较稳定,而且价格也不算太低,收胶收了还是比较好卖的。胶农年龄结构上来看,因为不好找工作割胶工多为4、50岁,30岁以下的人很少。附近有一个傣族园,但是傣族园的游客多少不影响割胶。现在是第二波旺产季,但是11月底要停割, 如果天气凉的话,11月25日左右就要停。第一波旺产期在五月份,因为干旱和白粉病的影响,已经错过了。


今年收胶量还是少,价格才涨起来之前很多人没割,现在快停割了。该收胶点一年大概交四千多吨的量,往年这个时间每日收胶量7、8吨,现在只能收4、5吨,全年原料至少少一半。工厂每天会进行报价,早上下午都有,降价时工厂会提前通知。当天胶水收购价格在10.4元/公斤折干,工厂给该收胶点的收购价是10.9元/公斤,胶团收购价10元/公斤,杂胶收购价格3.2元/公斤。该收胶点收胶情况直到10月5号6号以后才相对正常一些,此前附近一直下雨( 7、8月),基本上没有收胶,价格也是最近才上来,现在收胶多了,收胶毛利润大概在五毛。收到的胶水胶团比例基本上没有变。主流干含在30%左右,比收胶点a略高,但今年干含没有去年高。


5月份的时候, 二级胶比一级胶贵。废胶价格分等级,胶线低一点,胶团要贵点 ,队里现在因为气味大,不让放胶块,但还是有人少量存放。工厂收购原料没有什么特别偏好,胶水胶块都要,还是根据价格情况。工厂给收胶点结算是现结,但是会有2-3天的账期(加工完结账)。


(2)加工厂

某国营加工厂c:

工厂概况:该工厂产能为1.2万吨/年全乳胶和1.5万吨/年杂胶。9-10月原料进来比较集中,目前加工厂是100%开工。今年原料供给太过集中,相较去年是确定减产的了,难以补回,具体减产幅度还要根据后续国外的原料供应判断,20%是确定的,能否有30%还要看后续原料进入情况。该厂计划投产浓乳产能,目前征地150亩,各项审批已经基本落地,该企业云南另一家工厂也有投产浓乳计划,目前正在征地阶段,听闻景阳也有浓乳投产计划。该厂新上的浓乳项目加上云锰现有的浓乳产能,将挤压未来杂胶供给减产,同时全乳胶原料也会收到挤压。政府暂无明确补助等支持文件下达。


原料收购情况:自产原料该厂估算1-9月缩减30%。最近云南的收胶价格小幅上涨,海南涨幅更大,当天14200元/吨可能也难以收到较多原料,实际采购价格在14500元/吨左右,泰国原料价格也在上涨。今年因为疫情原因,流动性减少,很多人没有办法出去找工作,所以回来割胶增多。目前胶水销量较好,疫情之下,乳胶手套订单良好,胶农在价格驱动下转而生产胶水,挤压杂胶产量,少量杂胶以运输不便山区为主,同时挤压全乳胶,原料分流造成产量缩减。


替代种植指标:替代种植指标以原料进口为主,主要来自老挝和缅甸。老挝胶少指标多,而缅甸胶多指标少。工厂这边用缅甸方向的替代指标。替代指标往年进入来源较复杂,缩减情况无法估算。每个工厂均不多(2万吨折干指标量20几家加工厂分配)。今年替代指标入境不同于往年,往年是泼水节过后开始陆续进入,今年是9月份开始放开,主要集中在了9-10月两个月,截至目前,差不多80%的替代指标已经进入,剩余指标将尽快使用完毕。因为在疫情流通不确定性下,工厂都希望指标尽快进入。据该工厂反映,截至10月底将使用该公司90%的替代指标,11月份可用指标重回稀少,又将进入原料偏紧时期,后期原料价格预计会走高。一般来说每年替代种植指标的量保持较为稳定。替代指标如果今年12月份未使用完成将会被缩减明年指标额度,因此在胶量较少的情况下 ,老挝这条线指标价格相对较高。目前该厂的指标价格是10-10.2 元/公斤(杂胶),难以从老挝进口胶水,以杂胶形式居多。缅甸的指标胶如果想从老挝进来,要先陆运然后水运,费用较高,基本行不通。疫情之前从缅甸运原料进来需要换2次司机,现在疫情期间需要换3次,一次400元/车。因为恐慌心理,担心疫情升级原料进入再次趋紧,目前指标进入的速度加快,目前加工厂库存基本处于满库状态,原料库存够用到11月份,资金和场地是囤积原料的两个条件,该厂资金虽然充足但可存放场地不足,指标用完 之后难有其他进入途径,后续如果原料不足 将会迫使工厂存在提前停工可能。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边防投入巨大。


橡胶树生长情况:温度在15℃以下,胶树会很快落叶,基本上不能再进行割胶。因为橡胶树主要是靠光合作用产生液体,胶质量好的地方光照也好,所以北边阳光少的地方就更适合种茶叶。目前版纳橡胶树长势正常,胶农没有进行施肥、养护,今年前期干旱时胶农采取少割甚至不割的措施,往年两天割一刀,但是今年干旱,就选择三天割一刀。7、8月份雨水较多,到9月份一直在降雨,降雨充足,因此现在橡胶树枝繁叶茂。目前虽然出胶较多,但是干含降低,今年的干含下降的非常迅速,到目前为止平均降至25-26%左右。景洪橡胶树的干含要比勐腊高1-2%左右,因为景洪的光照要更好一点。今年云南橡胶树在年初的时候有过白粉病。


天气影响:今年天气比较反常影响割胶量。上半年受厄尔尼诺影响,干旱无雨,开割期大幅延迟(5月中旬才开始陆续开割),开割初期产量较往年大幅减少,7、8月份才开始上量,但是受拉尼娜影响,降雨较多又再次影响了割胶量。目前对拉尼娜影响下今年温度会提前降低和低于正常水平存在一定担忧(胶树在低温环境下会被冻死冻伤,参考2008年,因为低温,云南偏北地域橡胶树有被冻伤甚至冻死,继而影响第二年的割胶量)。


某民营加工厂d:

工厂概况:目前主要加工产品为9710 、水洗小烟片以及tsr 20,由于民营厂的全乳无法参与交割 ,因此对该方面投入较少,只产出少量全乳,基本上自用。该厂共有3条生产线,其中2条传统标胶线,1条子午胶线。该胶厂在缅甸和老挝共60000万亩土地, 其中45000亩种植橡胶,另外15000亩为粮食和甘蔗,缅甸自产原料折干后约能达到4000吨/年。


生产情况:该厂今年三月开始开工,比往年延期一个月左右,但自从三月以后都是满负荷开工,且产量相比去年增加一倍,主要是目前实行两班倒(比去年多一个班,工人两班倒),两个班一天产量在100吨左右。该加工厂反馈目前订单情况尚可,该工厂的产品结构和品质,和别的工厂有一定差异,有一些下游工厂比较认可该工厂的工艺,所以今年订单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目前订单已经销售到12月份( 12月份还有少量可销售订单),最远的到明年1月,但目前也不敢大量超卖。全乳和9710 :全乳除了颜色好杂质低,实际的理化指标还不如标二,对于下游工厂来说,其实更喜欢9710 ,在全乳高溢价的情况下,不排除会替换回9710的可能性。


工人概况:优先倾向于用缅甸工人,月收入在2500-3000人民币就属于高收入了,而国内(普洱)一般要4000-5000 月收入才满意,对缅甸工人的分成情况看树龄,前三年开割的是二八开,四年以后的是四六开。而国内工人的话有五五分成的,也有全给工人的(为了刺激胶树产量, 迎接可能到来的牛市),今年国内工人收入比较低,按今年胶价来算,一整年估计只有三万不到。


供电情况:该工厂电接的还是农垦电力,但受停电影响不大,一方面该工厂每月贡献四十万电费,是大客户,同时该条线上还有农垦医院,需要保障用电,而且从农垦电力转到南方电网也比较困难,水电站建设的时候没有给版纳留接口,需要从墨江地区拉线到版纳才可以,而且版纳财政比较紧张,改造电网费用太高。南方电网以前也想并购农垦电网,但农垦电力现在还是盈利的,所以也不想被并购。


原料收购:该工厂今年原料收购量相比往年大幅减少,如果不算替代种植的指标,自产原料减产量大约在30%左右。今年本地割胶实际从五月中才开始,但直到九月下旬到十月才开始恢复正常的产量,但是产出量也不太大。由于替代种植的指标进的比较晚,本地原料产出也不顺畅,因此该工厂今年上半年买了不少10号、标二等作为原料进行生9710,全乳便宜的时候也买过全乳作为原料。原料采购比重上,本地收购的原料最少,其次是替代进来的(自有替代指8000吨),最多的是通过贸易途径购买。今年三四月份采购大量缅甸原料(好几千吨),后来原料价格上涨之后对能否按时交付存在担忧,目前已经正常交付60%左右。担心极端天气可能会造成云南地区提前停割(大约低于十五度停止割胶),该工厂大概计划在11月左右开始冬储 ,不过也有反馈一些 资金充足的国营厂已经开始进行原料冬储。西双版纳最大的浓乳厂开工初期对该工厂原料收购有一定影响,但在九月以后,该浓乳厂原料收购不太正常,主要原因是两点,其一是雨季导致成品率下降,因此直到十月才重新开始收 原料,其二是因为该浓乳厂资金偏紧。


替代种植指标:老挝线口岸正常,但是胶量不多,通关速度也慢,很多指标胶由于今年指标下发时间较晚,海外资金偏紧,所以被提前预售较多。缅甸线大概四万吨左右的量,目前进入30%-50% 不过按65%进行折干计算,实际相当于约2.5万吨干胶。替代种植现在进入方式单一,造成自老挝进入的量胶少指标多,缅甸线胶多指标少,而且缅甸线现在能进缅三的口岸只有两个,所以缅甸地区的指标成本高位,不过指标进来的 利润还可以,有1500元/吨。即使今年最后完不成指标,明年调整老挝缅指标占比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指标是按照境外种植的情况、完成情况等因素分配,第三国产品进入是视为非正常渠道的的。


某民营加工厂e:

工厂概况:2005年开始建厂,拥有1.2万亩胶园,工人主要来自红河、普洱、思茅,目前分为1、2、3、5队,从2014年2条线建立到目前5条生产线,每年都在追加投入。


生产情况:附近割胶资产原料缩减30%左右,成品产量受疫情影响,前期1条线在生产,产量较往年缩减30%左右目前实际产量6万吨,年计划是15万吨,今年很难完成年计划。还有另外两个厂,金色橡胶在勐捧,另一个厂在景洪,因为缺少原料该厂这个月才开工,勐捧工厂开工两个月,往年都是过年的月份停产一个月,其他每个月都是保持生产。目前该厂是单产量最大的民营企业。停割期如果不生产的话加工厂会是亏损的,另外客户也需要维护。标二很多都是到了昆明套利盘手里,等到缺原料,加工厂再进行回购,原料主要是到了加工厂,去年冬储原料有3000 吨,该厂没有替代指标。缅三烟片,从去年就比较紧张,拉伸非常好,轮胎胶生产中使用缅三之后其他添加胶种选择范围更广泛更灵活。该厂使用南方电网,不用担心电力供给不足情况,景洪、大勐龙那条线是云垦电网,干旱时电力供给不足。该厂老员工较多,很多都是家安在这里,100多人很稳定,思茅,红河地区的工厂较多,本地的工厂很少,正常的话四五千工资,春节前后4个月月薪能到七八千。


替代种植指标: 替代指标是以标二的名义进口,其实实物还是胶块为主,干搅线用来生产轮胎胶,胶团不直接加工成轮胎胶是因为轮胎胶需要的设备工艺要求更高,境外加工厂的生产线达不到这个工艺,所以以生产标二作为国内二次加工的原料为主,90%替代指标以标二形式进来。去年整个云南替代指标31万吨,今年35万吨。


某民营浓乳加工厂f:

工厂概况:该厂为民营工厂,工厂年产能在10万吨,拥有120台离心机(每日可开工16个小时358公斤,每开工 3-4个小时需清洗半个小时左右),未来可能增长到180台,该厂是全国最大的浓乳工厂,是云南最大的浓乳生产企业,工厂年产量在6万吨 。主要产品分为两条线;乳胶和乳胶制品(医疗制品为主;检查手套,输尿管和避孕套等,发泡制品为辅),对外销售和对内使用的消耗量在4: 6。目前,工厂拥有300名职工负责乳胶生产和制品生产(实际预计100职工左右,开工率高职员工资在4000-5000元/月,开工率低职员工资在2000-3000元/月)。


销售情况:乳胶销售:以现货销售为主,工厂的成品现货往往存放20天以内,工厂采购后可直接使用无需再次存放(买家付全款或按批次付款),没有超卖等操作(不接受保证金模式)。工厂根据前一个月的产品销售情况和库存累积情况,制定本月的生产计划(非接单生产)。主要出售对象为有工厂背景的贸易商(自提和送到皆可,工厂更愿意送到,以此积极拓展自有销售渠道)。工厂的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昆明、江苏、广东等地区,工厂委托物流公司进行陆路运输(费用:广东为500元/吨,江苏是650元/吨,昆明为200-230元/吨)。医疗制品和发泡制品销售:以现货为主,可接订单生产。听闻是全权委托于某大型国企 进行集中性销售。工厂以自有原料为主,自产自销。刚开割后,即 4、5月左右,为工厂乳胶销售的旺季。在 9-10月为工厂生产第二个小高峰。


原料采购:采购方式,每日早上报价及数量,有固定供货的二盘商,可覆盖方圆100公里左右(实际最多可覆盖30-40公里,从工厂到勐腊县之间的区域)。报价根据国营工厂的价格为基准,按生产节奏和所需数量调节价格上涨的幅度,淡季 在0.3-0.5元/KG ,旺季高于0.5元/KG 。结算方式,工厂仍然跟二盘商进行折干结算,账期在35天内。工厂最多可存储原料库存2000吨,成品库存2万吨。工厂对库存的挤压和资金的占用敏感度不高。宁愿占用资金,也不愿进行预售。


成本和未来规划:成本是以当地胶水价格的基础上,加上500元/吨的生产成本(不包括折旧)。使用德国和西湖 530离心机,其标准可达医用标准。工厂运输费用较高,广东为500元/吨,江苏是650元/吨,昆明为200-230元/吨。未来规划以医疗制品为主(检查手套模具厂订单已排到明年3月),发泡制品为辅。乳胶销售占比将减少,主要供于工厂内部的消耗和使用,以打造自有品牌。


某国营加工厂g:

工厂概况:该厂一天12小时(一班)最大产量26-27吨左右,两班倒最多7000-8000 吨,现在产量有所提升, 8月份生产也不正常, 9-11月份相对高产,今年1-10月中旬产量 2000吨左右,去年同期产量3000吨左右,减产1 /3左右,停割前还有1个月到1个半月,今年产量很难改变大幅减产的情况。18年和1 9年差不多,年产量4000 吨左右。厂内无仓库,仅有小型中转库,三天两车运往昆明。WF生产工艺当中从鲜胶水注入到成品13小时,其中静置槽占用时间8小时,后面的工序快的话需要两三小时。


原料采购:该厂为国营工厂,原料覆盖周边20公里, 8月原料依旧较少(降雨较多),9月割胶才开始恢复正常,工厂6月18日才算正式开工(疫情、白粉病、干旱、强降雨)。胶水价格低,胶农收入少割胶意愿不高,周边承包胶园弃割严重,因为雇佣胶工成本高。这两天价格行情好了一点,今日原料价格10.9-11元/公斤, 前两天10.7-10.8元/公斤,今天较前两天上涨0.2-0.3元/公斤。去年11月30日停割,今年温度下降有点早,有可能提前停割,海拔700-800米的是主流,1000米以上的也有。持续15 ℃或者以下并不会对橡胶树形成冻伤,是以前农垦要求的停割温度,并且是刚开割3年以内的小树,对大龄胶树影响不大。如果温度低到临近零度,橡胶树才会冻伤。周边工厂较多,原料争夺激烈,该厂没有自有胶园 ,版纳当地胶园从归属农垦改成归属 当地政府。胶园实行承包制,每个割胶工人分 400 棵橡胶树,要缴付相应树位的承包费用(大约一棵树30-40元),农场工人要自己缴付医疗、养老保险( 10000+)等,生活压力非常大。承包合同19年,还有8-9年到期,承包费前两三年因为胶水价格低未征收,去年重新开始缴费20%(一个人大约一两千)。该厂周边水果园等可以打工,如果泛亚铁路通车,水果运输方便刺激水果种植,有砍橡胶树可能(办证,审批,轮种),存在大周期减产可能。


未来规划:总公司计划转型增加9710和T20装置,今年8月份才开始试机。9710 生产主要是水线,一致性较好,也可以用胶团。T20基本上不用水线,普遍干搅为主。轮胎胶设备较WF更多,投入更大,资金多。单个收胶点单独测干含,质量一致性降低。


某国营加工厂h:

工厂概况:该厂为国营工厂, 在云南有两个可生产交割品的工厂,本部工厂约1万吨( 满产情况下),另一个工厂1.7吨,以做终端客户为主,产品以轮胎胶为主,订单相对稳定。


生产情况:往年3月份开始生产WF ,两个厂大概出2万吨的交割品,今年云南很多工厂5、6月份才开工,极个别工厂7月份才开始生产全乳,主因原料紧张,部分工厂甚至直接关停,今年直到6月才开始普遍投入生产,而且当时原料稀少(受干旱和云锰的价格冲击影响)。当地最大的浓乳厂对该地区的原料价格存在一定冲击,六七月份的原料被该浓乳厂抢掉很多,所以正式的生产到 7月份才开始,而且这段时间才开始上量,今年预计总共大概能出到1万多吨的交割品。从开割至七月 下旬受原料减产以及浓乳比例的提高挤占全乳的影响,成品减产大概在50%,因为现在原料产出逐渐在恢复,所以预计到年底,成品产量减产幅度在20%-30%之间更加合理。现在已经开始进行冬储,大概计划备到1万多吨的量,需要保证能用到三四月,目前的开工大概可以持续到一月底二月初,在二月打算进行设备维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