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罗天昊国与城
交流国家、城市与区域竞争战略,社会与经济改革事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资讯  ·  两年消失8000万张!信用卡业务春寒料峭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罗天昊国与城

罗天昊:遥望天下大同

罗天昊国与城  · 公众号  ·  · 2020-04-05 19:38

正文


罗天昊

著有《大国诸城》 致力于国家与城市战略

公众号 ID Luotianhao99 罗天昊国与城

春的遥望。

上年最后一个月的 30 日,京张高铁、张大高铁、张呼高铁同日开通,本人应邀体验京张高铁,特意从京取道张家口至大同,一路奔向这座塞外名城。

大同作为北魏都城,开创魏、(北)周、隋、唐四代法统的肇源地,在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近现代以来,大同作为中国的煤都,亦闻名于世,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前四十年的落幕,大同逐步被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中。当下,大同经济总量仅千亿,在全国排名百名之外。更值得警醒的是,作为山西第二大城市,大同经济总量却仅排名第八。无论是硬性的经济实力,还是软性的知名度,都逐步泯然众人。

大同重新走入世人眼中,则是由于十年前开始的一场造城运动。 2008 年至 2013 年五年中,大同重造古城,与此同时,大举拆迁和大力举债,震惊全国,也引起了一场巨大的争议。

这场争议,实际上也是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战略选择的争议。

培育替代工业体系,产业转型升级?

还是以旅游破局,直接偷天换日?

大同,一座充满祈祷与吉祥隐喻的城市,寄托了无数世代的人们良好的期待。

大同到底该走何种战略道路?

经过改革与阵痛之后,大同能否与其名一样,拥有“天下大同”的未来?

本文初稿成文于 1 月初,不意随后一场席卷全国的新冠疫情,搅动天下人心,大同天下,似乎更成为一种全民的热望。

何年何月,能实现天下大同?

(1) 大同,工业的爱与恨

试图恢复过去的人,没有头脑。

试图将过去全部忘掉的人,没有良心。

位于晋北的大同因煤而兴,煤炭储量居中国城市之首,并获封“煤都”。

但是,大同还不仅仅是煤都。它还曾经是一座工业重镇。八十年代,大同是全国比较大的 14 个城市之一,与重庆、洛阳、无锡等城市比肩。除了大同煤炭集团,还有齿轮厂、机车厂、药厂等。只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沿海的崛起,使大同显得相对衰落。在大同最低谷的 2016 年,经济总量在全省 11 个城市中排名倒数第四。

产业转型,势在必行。

大同的产业问题,纷繁复杂,总结而言,就是一个产业组合和优先发展的问题。

三大产业:

煤炭产业;

煤炭之外的工业,包括煤炭延伸产业,传统工业和新兴产业;

以旅游和文化产业为主导的服务业。

煤炭行业受限于国家大势,必然衰落。

关键是:发展大众工业,还是旅游业?

2008 年至 2013 年,中国产业转型最关键的五年,大同抛弃了工业攻坚,试图实现跨越式发展,以旅游产业的异军突起,来实现城市转型。

若以经济总量论成败,至 2019 年为止,这个战略基本是不成功的。

最后结局是几面落空:煤炭因为价格问题自然受挫,制造业转型升级被抛弃,最后只剩下旅游产业单兵突进。

2016 年,大同的 GDP 总量为 1025 亿,在全省 11 个地级市中排名倒数第四。负增长的,比起 2015 年减少 30 亿。

历史远未终结, 但是,至少可借鉴过去已经获得成功的城市。

黄石是转型相对成功资源型城市,突破口,却在工业振兴。

黄石 2008 年被国务院列入资源枯竭城市名单。黄石的资源,包含煤炭,铁矿石,铜精矿和各种非金属矿。

应对资源衰竭,黄石的策略:逐步减少资源产业开发,但加速发展金属衍生产业,同时,在大众制造领域大规模扩张。最终竟从资源型城市转变为制造业大市。

黄石没有抛弃传统产业,而是做大传统产业,并且进行产业升级。在此基础上,再超常规发展新兴产业,以及服务业。

黄石的制造业,只要集中在三个领域。

一个是金属以及衍生产业。黄石的金属产业很发达,同时推动铜加工、铝型材、钢铁向下游产业链延伸,发展精深加工。

二是发展大众制造,普适型传统产业做的好,一样有机会。黄石的机械制造、中药,保健酒都不错,传统的服装产业,如美尔雅、波司登,全国驰名。

第三部,才是超常规发展新兴产业,包括电子信息,印刷电路板等产业。

最终,融合三大类型的战略,黄石经济突飞猛进,工业快速发展,形成了特钢、铜、电子信息、汽车等 4 个千亿元产业集群,装备制造、生命健康,建材、新能源、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等重点产业。

2013 年,耿彦波调离大同,大同的战略,也从单兵突进的“古城复兴”,过度到双核驱动,另外一核,就是工业化。

大同的工业,关键在两点:煤炭产业的高端化,大众工业的扩展。

大同本是能源产业基地,在此基础上,发展太阳能和风电。当下,大同全面打造氢能与燃料电池先导产业、储能蓄能产业、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产业、风电全产业链、光伏全产业链、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六大产业集群。向新能源之都进发。当下,北京新研、深圳雄韬、西安隆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等项目均已投产。

大同 2018 年的煤炭产能 12730 万吨,其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 62%

大同非煤工业增加值增长 14.5% ,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上升 3.5 个百分点,工业结构性反转初见成效。

同时,大同全面打造装备制造、生物制药、通用航空、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型材料、节能环保、现代纺织八大产业集群。

2018 年,大同工业总产值 1065.8 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工业振兴,初见成效。


(石窟全景)


(2) 没有繁荣的实业,单腿旅游难走远

“天下大同”,赫然成为大同在对外介绍中的钦定官方语,足见在大同的未来远景中,旅游被寄予厚望。

2018 年,大同实现旅游 620.9 亿元,增长 28.5% 。旅游收入与 GDP 比值达到 48% ,全国平均占比为 6.6% ;同时,旅游人数达 6911.2 万人, 28.4% 人均接待游客 20 人次。全国平均为 4 人次。在两个方面,大同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连续三年增幅近 30% 。将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合乎逻辑。

但是,仍需大同警醒的是,没有繁荣的实业,旅游产业难以走远。

落后地区的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为大同提供借鉴。

贵州崛起,大数据和旅游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工业崛起。

最近十年,贵州高速公路飞速发展,至当下通车里程竟然超过 7000 公里,排名全国前四,超过山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大省富省,而贵州的经济总量,不过排名全国二十名之外,人口也面积,均排名十五之外。

同时,贵州也纳入中国高铁体系。

便利的交通,使贵州承接珠三角和长三角产业转移,非常方便,在贵州各市,均兴建了大规模的工业园区,轰轰烈烈的工业化,才是贵州最近几年崛起的真实原因。

十二五时期,贵州规模以上工业年均增长 14% 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十三五时期,中国工业发展势头严重减缓,但是贵州平均工业平均增速也在 10% 以上。

2012 年,罗天昊曾应邀考察贵州,走访了贵阳、黔东南州、黔南州、遵义、安顺等地,几乎每个城市,都在大搞工业。来自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大批企业,纷纷进驻贵州。

贵州的高速发展,表面看到的热闹,是大数据,是旅游。

云贵原本齐名,但贵州却后来居上,超越云南成为旅游大省, 工业飞速发展,交通疯狂补课,才是贵州崛起的最大支撑。

贵州对于大同的启示是:未来大同虽然将树立旅游产业的支柱地位,但是,本土经济的振兴,是发展旅游产业的根基。

2018 年,贵州旅游收入达到 9471.03 亿,与 GDP 比值达 64% ,远高于大同,接待游客高达 9.69 亿,而贵州全省人口仅 3600 万,人均接待达 65.4 人次。

没有强大的工业体系,实体经济体系,没有完备的基础交通,旅游难以走远。

实业不发达,旅游业也难以单腿发展。

整个山西并不富裕,大同本土也是经济落后地区,在高铁开通之前,无法纳入北京体系,旅游产业发展,受到巨大的制约。

大同绝不能总是希望实现绕道发展,或者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实现工业化补课。

投机取巧,总有一天必被时代报复。

扎实根底,先在平凡中积累,再实现爆发与飞跃,才是人间大道。


(好友张德华在悬空寺)

3 )从珠海到大同:中国城市的迷失


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

耿彦波在大同主导的造城运动,引起了非常大争议。

誉之者,谓大同转型势在必行,迟早要建立文旅产业的主导地位,不如利用大同得天独厚的风景名胜资源,提前改造古城。

毁之者则认为,大同的产业转型应该先搞实业,引进企业,延伸煤炭相关产业,等有实力之后,再改造古城。疾风暴雨的造城运动,把未来十年的财政都花光了,有点急功近利,且不分主次。

大同战略之惑,与当初的珠海相似。

在中国的特区中,深圳珠海,早期犹如双子星座,至四十年后,深圳已经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而珠海,则逐步熄灭光华。

珠三角大搞工业崛起的黄金时代,梁广大却主张优先发展服务业,搞旅游和会展、高科技等产业。在梁广大的同僚继任者中,不少人主张开发工业。

为此,珠海发展旅游业还是工业争议不休,一直持续了将近 20 年。

在珠海犹豫时,珠三角其它城市风潮千里。至 90 年代中后期,深圳,广州、东莞、惠州,中山,佛山,江门等群体崛起,初步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中国制造名扬天下,珠三角城市大局已定。制造业的滞后,使珠海超常发展的梦想落空,在第一轮的发展中,珠海逐步落后,特区光芒消失殆尽。

但是,时势在变。

以港珠澳大桥建设为标志的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重新将珠海推到风口浪尖。

交通连为一体的粤港澳,使珠海曾经不饱满的港口,变得忙碌起来,而珠海拥有独立的机场,更使佛山、惠州和东莞等借用广深机场的经济重镇羡慕不已;珠海的航展,也逐步成长为全球性的著名航展,跻身全球五大之列。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今日大同,处境与近年的珠海接近。

耿彦波大规模举债造城,假如没有后续产业勃兴,将是典型的寅吃卯粮。大同近年的发展,也确实有这个方面的隐忧。

2008 2 月耿彦波出任市长后,从 2008 年到 2012 年,城建投入共达 1000 亿,政府投入超六百亿。而同期大同财政收入一共才 600 亿。换言之,耿彦波一届政府,将大同所有的 600 亿财政收入都花光了,还从社会上倒贴了 1000 亿。 等于花光了大同十年以上的财政收入。

但是,大同又是幸运的,潜行几年后,突然被纳入了中国高铁版图。

京张高铁开通期间,罗天昊在大同游历考察三天,回京之时,整个车厢爆满,咨询了乘务方,高铁开通几天,北京至大同线的游客人数,至少翻了一番以上。从前六到七个小时,在高铁时代,被缩减到两个小时。时间距离缩小到原来三分之一。

高铁入局,时间距离的缩短,对大同的改变是颠覆性的。未来旅游人数急剧攀升,旅游业将成为大同的支柱产业,对耿彦波好高骛远的批评,也许将变为富有远见的好评。

时势二字,至关重要。

洞察时势,做对关键性的选择题,考验城市的智慧。

青史流芳与遗臭万年,全在造化弄人。

城市战略选择,应更多决于自己手中。

所以,某种意义上说,耿彦波很幸运。

张大高铁,拯救了他。



4 )高铁时代,从大同眺望天下

高铁贯通南北,大同风云突变。

大同坐落在黄土高原东北部, 扼晋,冀,内蒙之咽喉要道, 南连张家口、北京,北通内蒙,高铁时代,大同与北京的时间距离缩小到 2 个小时,与其它地方时间距离也突然缩小,未来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